《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部骗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4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课题《苏州园林》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育五单元第19课课型教读新授课 **八年级学生课标分析《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1)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目标确立依据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单元位置、地位)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通过阅读介绍中国建筑的文章,可以了解我国人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慈与杰出创造力语丈要素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单元目标)《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旻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义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本课文本特质)因此,学习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文章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通过研读重点语段去了解文章是如何恰当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通过品析重点语句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叶圣陶先生字里行间的自豪感,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课目标及策略)学情分析在学习这篇说明文之前,集中讲了说明文的知识,班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常识都知道一些,所以学习这篇文章,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不太难已有的学习基础),但这篇文章有些语言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在上课时要抓住这些重点的或者用词准确的句子,结合课后题让学生深入体会、品析(不足之处及解决策略)教学目标1. 速读课文,图点勾画概括关键语句,通过分析第二自然段与3-6段的对应关系(行为条件),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说明顺序(行为结果)2. 通过3-9段关键词的提取(行为条件),明白与“园林总特征"的关系,明确说明事物需要抓住特征3. 通过阅读介绍苏州园林的语段(行为条件),小组合作探究(行为条件),准确(行为程度)找出(行为动词)相关的说明方法,且理解其作用(行为结果)4. 通过删、换关键词语和原句对比等方法(行为条件),揣摩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行为条件),体会(行为动词)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行为结果)。
5. 通过观看纪录片以及本文所介绍的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行为条件),深入(行为程度)感受(行为动词)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行为结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任务一:评价任务1 (针对目标1):速读课文,阕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说明顺序学习活动:速读课文1、2段,完成以下任务:苏州园林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从文中围出一个词语用波浪线勾画出表达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一句话一幅完美的图画”,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苏州园林美在 ,美在 ,美在 ,美在 生板书美的内容)难道只有第2段说到了四美?迅速看一看3-9段,还有哪几个自然段也提到了这些美?那这几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那7-9段为什么不在第2段中提及?共同看7-9段,其实作者在这里带了我们一个忙,帮我们能一下子看出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你发现了吗?在介招苏州园林特征的结构上,你有没有发现点什么?那说明顺序呢?任务二:任务三:评价任务2 (针对目标2):今大的你要化身小导游,请你从分类说明的3-9段分别提取一个关键词,给介绍的各个点贴一个标签好吗?学习活动:能不能从分类说明的3-9段分别提取一个关键词,给介绍的各个点贴一个标签?譬如:我给第3段“亭台楼榭的布局”加一个“美术画”。
安排:前几个小组找4-6段的标签;后几个小组找7-9段的中的标签评价任务3 (针对目标3):你已经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独特的美学韵味,请你找找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它们有着怎样的作用?任务四:任务五:学习活动:1. 带领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说明方法2. 品读全文,自主找出体现说明方法的语句3. 学生小组内对照评价标准互评,学生自主修改提升,最后教师找学生展o评价任务4 (针对目标4):品读重点语句,可以通过教师对句子的删减、替换词语,来说出句子前后的变化,以此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性1.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分析“标本” 一词的表达效果)答题锦囊:①标本的含义②在句中的意思③说明效果2. 假山的堆斐,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位置可不可以互换)答题锦囊:①艺术的含义、技术的含义②两词同中有异③表达情感3.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能否去掉?)答题锦囊:不能去掉① 大多:大多数,所占比例比较大② 原句强调: ,删掉后句意发生改变③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归纳明确:标本——词语的使用糖准反映说明对象的特点O艺术,技术——作者注意以近义词语互相比较,可以辨析其中微殊之处,增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大多,极少——限定性词语的使用,很有分寸,尊重事实,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学习活动:自主思考导学案上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在导学案上写下自己的答案2.学生借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做具体阐述,必要时老师做补充引导,全班共同点评评价任务5 (针对目标5):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苏园六纪》相关片段,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广泛影响,独特的艺术价值,悠长的美学享受,再请学生谈谈内心的感受学习活动:1. 学生观看纪录片2. 在导学案上组织语言表达内心的的感受3. 老师借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感受,全班共同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