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周密一萼红翻译及赏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8909769
  • 上传时间:2022-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周密一萼红翻译及赏析一萼红,这是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周密所创作的一首词作,描写了对故国的眷恋与痛惜之情 原文: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周密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字词解释: ⑴一萼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有北宋无名氏词,因词中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乃取以为名;平韵始见于南宋姜夔词[1] ⑵蓬莱阁:旧在浙江绍兴卧龙山下,州治设厅之后,五代时吴越王建,以唐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谪居犹得近蓬莱”得名 ⑶步:登上 ⑷鉴曲:鉴湖一曲《新唐书·贺知章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镜湖即鉴湖 ⑸茂林:指兰亭王羲之《兰亭序》:“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⑹俯仰:又作“俛仰”《兰亭序》“俛仰之间,已为陈迹 ⑺五湖舟:范蠡事,见《国语·越语》 ⑻磴(dèng):指山路,石级 ⑼崖阴:山边 ⑽几:几度,几次西浦、东州:作者自注:“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萁地。

      ⑾王粲登楼:王粲于东汉末年避乱荆州作《登楼赋》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⑿负:辜负 ⒀秦鬟(huán):指形似发髻的秦望山,在今绍兴东南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妆镜:指镜湖 ⒁狂吟老监:即指贺知章《旧唐书·贺知章传》:“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此言安得有如贺监其人者,与之吟咏销忧;表示怀念友人的意思,亦是虚说李白有《对酒忆贺监》,诗二百首,又有《重忆》诗其《重忆》云:“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本句意略同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涛翻译: 步入幽深盘曲的小路,正是云黄天淡,残雪的寒意未休一曲澄澈镜湖,映衬出水浅澎寒的槽瘦,墙垣破败的兰亭,茂林修竹丛生衰草,尽笼在轻烟的凄柔,—仰一俯之间,千古岁月悠悠年岁已晚,飘零的足迹越行越远,不知何处是尽头能有谁与我,远遁人世的离乱,同泛五湖的一叶扁舟?古老的石级旁,倒挂枯松的斜悠,山崖背阴处布满苍苔斑驳的老朽,一片凄清的景色,引起唏嘘感慨的清愁 回首事,孤身飘泊天涯,家乡小路,只在魂魄牵系的归梦中,几回魂飞西浦几番泪洒东州可如今归来故国的山河故园的思念像王粲登楼的悲哀感受。

      惹人爱怜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秀髻对镜湖弄妆洗梳,江山如此美好,却蹂躏于他人之手,旧地重游为什么偏在这个时候!噢,为我唤来那镜湖边的疏狂酒徒,我要与他一起吟诗纵饮消解一怀深重的烦忧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创作背景: 据王沂孙《淡黄柳》词序:“又次冬(1276)公瑾自剡还,执手聚别……敬赋此解按王词中所云“翠镜秦鬟钗别,同折幽芳怨摇落”诸语,可知周词为同时之作该年正月元兵入杭州,宋室以亡在故国沦亡的情况下,词人登临古阁,感慨万千,创作此词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赏析: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进山登阁的过程山路曲折盘桓,行人渐入幽深这就登楼而言,是由题前人笔,也可以说是一个缓缓而起的序曲,它从叙事中带出景物,景物却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了清冷压抑的阴影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当时的天气冬云凝重,天色昏黄,仿佛要下雪的样子作者以阴沉的天气烘托自己抑郁而沉重的心情鉴曲”三句,描写登阁所见到的景物,鉴湖和兰亭都是历史上名士栖游的地方,而眼前一片萧瑟和衰败这三句自然化入楼上景观,将人文物象和自然风光融合无间从结构上看,也就是由写景转入抒情,为过渡到下文作准备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只觉“千古悠悠”。

      以上六句都是借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心理如果说“俯仰千古悠悠”是对世事的感怀,那么接下来“岁华晚”三句就是对个人身世的慨叹自己不知不觉已步人晚年,却还要四处飘泊,远离故乡,孤身只影,又有谁会同情我,理解我,愿与我一起泛舟五湖?这几句语促情急,层层递进,暗用典故,字里行间不仅抒发了寂寞伤怀之情,也吐露了自己对前途和归宿的设想,曲折地表现了对现实的态度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蓬莱阁原也是登览胜地,如今却游人稀少,繁华消歇,只见那石阶上倾斜的老松,和路边崖畔厚厚的青苔,这一派荒芜落寞的景象,不就是王朝沉沦、山何破败的象征吗!所以诗人写到这里,再也抑制不住地发出了痛苦的呼喊——“一片清愁”,水到渠成,自然地收束了上片同时,这也就揭示了诗人之所以要感慨世事、怀古伤今、泛舟五湖的现实的原因 下阕开始抒发对故国山河的感怀,对宋朝大好江山丧失的痛惜下阕首句以“回首”带起三句,述说流亡岁月中对故乡故都的刻骨思念这三句互文见意,意思是回想在那些天涯飘泊的日子里,我多少次梦回东州、西浦,热泪滚滚,洒落在这日夜思念的土地上这个倒叙不单是为了抒发昔日的思情愁怀,更为描写今日作铺垫、作反衬魂飞西浦,泪洒东洲”今天归来,该是惊喜不已,泪如泉涌。

      可是,出人意料,如今登上蓬莱阁,眼前分明是故土故园,而心中的滋味,却颇似王粲所说的:“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楼赋》)这种“很特别”的感觉,将那种江山易主、国破家亡的悲伤,表现得极其真切,极其深沉由此逼出“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二句点题的话,集中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巨大创痛这里采用艳丽的词语极力铺陈山川的美丽,意在反衬亡国的惨痛诗人说辜负了,辜负了,秦鬟妆镜,你这美好的江山,为什么偏偏在这样的时刻来与你相见!这是正面的语意,反面还有一层,那就是这样的时刻,我心中“一片清愁”,你亦无昔日的神采风韵,如此相见,更是悲酸难耐虽有亡国失家之痛,却又有难以直言之苦,只得以自悔自恨之言出之,曲笔传情,更见悲慨愈转愈深,愈叹愈悲,如何收煞得住呢?不过也只有山重水复,方能更见其才情笔力下面作者语锋一转,再由今而古,由实而虚,向空处寄情狂吟老监”指贺知章,他曾任秘书监,又自号“四明狂客”词人要召唤他一起来赋诗消忧,表面意思是自我排遣,好像离主题远了一点,其实正表明忧愁郁结,难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共赋消忧”与上阕结尾处的“一片清愁”相应,都有“意在言外”的韵致,使沉痛之情在含茹吞咽之中又转深了一层。

      这首词借物抒怀,以阴沉凄凉的冬景表达作者国破家亡四处漂泊的忧思词的上阕涉及国土沦亡,但萧敝的冬景无处不渗透遗民的哀痛下阕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开感情的闸门一任奔泻,以倾吐心头郁积的哀伤,然而,至“还似王粲登楼”句一顿,至“好江山、何事此时游”时作者的悲愤之情突至高峰随后却轻轻一退,转而要呼唤“四明狂客”贺知章,来与自己一道吟赋这样层层推进,回环往复,构成了本词情思哀婉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草窗词素以意象缜密著称综观全词,写景空远,抒情婉曲,结构细密,引事用典十分贴切,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词学功底和创作才力所以这首词一直被推为《草窗词》的压卷之作 个人资料: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 宋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年内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 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著述繁富,留传诗词有《草窗旧事》、《萍洲渔笛谱》、《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

      编有《绝妙好词》笔记体史学著作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对保存宋代杭州京师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曾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42000余卷,及祖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1500余种但生前已散去不少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