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与历史观.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48940762
  • 上传时间:2018-07-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08.50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与历史观*1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 哲学家他们的论著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在哲学上,柳宗元与刘禹锡主要是围绕天 人关系展开的天人关系论,在中国哲学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 家已经相当注意这个问题的思索刘禹锡、柳宗元,主要继承荀子一派的思想,并且有所发 展刘、柳二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所 以本章将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放在一起考察Date2一、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Date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刘禹锡 进士及第,又登博学 宏辞科Date4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进士及第、应举宏 辞科Date51、问题的起因刘禹锡、柳宗元二人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引发于韩愈的一番议论柳宗元撰《天说》 ,对韩氏的观点有所展示他的基本看法是:子诚有激而为是邪!则信辩且美矣吾能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Date6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果蓏、痈痔、草木也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是物也,其 能有报乎?繁而息之者,其能有怒乎?天地, 大果蓏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 ,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且怨,欲望其哀且仁 者,愈大谬矣。

      子而信子之仁义以游其内,生 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痛痔、草木耶 ?(《天说》)Date72、天人不相预若深入一步发掘,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 持“天人不相预”的观点不过,刘禹锡对上述韩愈与柳宗元的观点均不甚满意,他评论说: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穷 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Date8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 曰:“天与人实则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跖、跻焉而遂,孔 、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之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 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 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天 论上》)Date93、天人交相胜刘禹锡认为“天人交相胜”,同时又认为在自然领域与人文、社会领域,各自遵循不同的 规律他说: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 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 天与人交相胜耳Date10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 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

      阳而艺 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斩材窾 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同上)Date113、“天人交相胜”的三种状态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 状态,第一种是“法大行”他说: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钟之禄,处之咸曰 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 ,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 同上)Date12第二种是“法小弛”刘禹锡指出:法小驰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 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同上 )Date13第三是“法大弛”,刘禹锡指出:法大驰,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 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实,尽丧矣 同上)Date144、天人关系问题的实践意义天人分际表示不同的实践方式和情境刘禹锡举例说:若知旅乎?夫旅者,群适乎莽苍,求休乎茂木,饮乎水泉,必强有力者先焉;否则,虽 圣且贤,莫能竞也斯非天胜乎?群次乎邑郛 ,Date15求荫于华榱,饱于饩牢,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斯非人胜天乎?苟道乎虞、芮。

      虽莽苍犹郛邑然 ;苟道乎匡宋,虽郛邑犹莽苍然是一 日之途,天与人交相胜矣同上)Date165、“数”与“势”刘禹锡又提到“数”与“势”两个概念,以进一步证成他的天人之说:水与舟,二物也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执形乎其间焉一以沉,一以济,适当其数,乘其势耳彼势之附乎物而 生,犹影响也本乎徐者其势缓,故人得以晓也 ;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彼江海之覆 ,执有疾徐,故有不晓尔《天论》中) Date17刘禹锡对“数”的普遍性有自己的看法: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乌有天地之内有无形者邪?古所谓无 形,盖无常形耳,必因物而后见耳乌能逃乎数 邪?有形则有数,亦有势《天论》下)Date186、“天人交相胜”与“天人不相预” 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 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 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 非天预乎人尔!(《天论》下)Date19柳宗元却发现了某些不同之处他说: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 出焉,究之矣凡子之辞,枝叶甚美,而根不 直取以遂焉。

      又子之喻乎旅者,皆人也,而一 曰天胜焉,一曰人胜焉何哉?苍苍之先者, 力胜也;邑郛之先者,智胜也虞、芮,力穷 也;匡、宋,智穷也,是非存亡,皆未见其可 以喻乎天者,若子之说,要以乱为天理,理为 人理邪?谬矣《答刘禹锡天论书》) Date207、柳宗元的宇宙观柳宗元当然不光是提问题,他也力图通过理论建构来阐述自己的自然观他曾撰有《天对》,以应对屈原《天问 》的形式,阐述心目中的宇宙起源和演 化进程:Date21问曰: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 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对曰: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厐庞昧革化 ,惟元气存,而何为焉!Date22柳宗元的回答是: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天对》)柳宗元这种思想在《非国语·三川震》中有进一步的申述: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Date23三、柳宗元的历史观Date24在历史观方面,柳宗元所著《封建论》、《非国语》比较具有代表性Date251、反对天人感应的传统政治观柳宗元在《贞符》序中指出:非也何独仲舒尔,司马相如、刘向、扬 雄、班彪、彪子固,皆沿袭嗤嗤,推古瑞物以 配受命,其言类淫巫瞽史,诳乱后代,不足以 圣人立极之本,显至德扬大功,甚失厥趣。

      Date26柳宗元并不是要回到孟子的性善论立场,而是想要剖析历史的运作法则他在观察了历史以后认为: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惟人之仁,匪祥于无匪祥于天兹惟贞 符哉!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 《贞符》)Date272、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在人类社会原始状态的认识方面,柳宗元颇似荀卿,但也有所差别:孰称古初朴蒙空洞而无争?厥流以讹,越乃奋夺斗怒振动,专肆为淫威?曰:是不知道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雪霜风雨 雷雹暴其外,于是乃知架巢空穴,挽草木,取 皮 Date28革;饥渴牝牡之欲驱其内,于是乃噬禽兽,咀果谷,合偶而居交焉而争,暌焉而斗,力大者搏,齿利者咬,爪刚者决,群乱者轧,兵良 者杀,披披藉藉,草野涂舟然后强有力者出 而治之,往往为曹于险阻,用号令起,而君臣 什伍之法立德绍者嗣、道怠者夺谁说初民社会就朴蒙无争呢?但也不是纯任争斗,专肆 淫威《封建论》)Date29柳宗元对封建制度产生的过程在《封建论》中有详细论述: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彼其初,与万物皆生 。

      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 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 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Date30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 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果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 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 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又就而 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 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 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 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 ,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Date313、历史规律柳宗元纵观社会的发展,通过追溯与比较之后认为,秦朝拥有天下,以中央集权的郡县 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的进步柳宗元说:丞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环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 叛人而无叛吏,人迎怨于下,吏畏于上Date32柳宗元继续历史的陈述,他的思路一直奔到了唐朝: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 不可革也。

      Date33封建制为何不如郡县制,因为该制,“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 而郡县制,则是“公之大者也”封建制将臣属、牲畜、土地看作私产相较而言,郡县制 的好处是,“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 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 ,未可知也Date34三、对刘禹锡、柳宗元思想的概括与评价Date35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和柳宗元“天人不相预 ”的观点,都否认了“天人感应”和“道德定命论”等偏于神秘主义的看法他们在这方面的基本 观点与其切身经历关系密切尽然他们的地位 和遭遇充满波折,但他们意志坚定,品格正直 ,事业合乎当时的社会道义切身处境使他们 确信,历史事件的发生与个人遭遇是人事的作 用,而非上天意志的体现,更无所谓上苍神明 之监察、审司此二人在历史观上都强调制度 架构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其天人哲学的延续与 深化Date36【复习与练习】1、试述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和柳宗元“天人不相预”观点的异同2、柳宗元《封建论》的主要内容Date37【参考读物】1、《刘禹锡集》,载于《四部丛刊》2、《柳河东集》,载于《四部丛刊》另可参阅罗振玉影印南宋世綵堂刻本及吴文治校点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