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管理)第二轮复习:地球的大气环境.doc
8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ks5u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球的大气环境地理试卷试卷简介:1. .考察知识内容:(地球的大气环境)2. 题目难度:(简单(3)中等(14)复杂(3))3. 题型方面:(单选题(17)简答题(3))4. 题量方面:(共20题)5. 参考答案:(有答案)6. 试卷类型:(二轮专题复习)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17小题,每小题4分)1.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较大影响,据此回答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 A.直达地面的蓝色光比重大 B.高空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C.高空大气分子使蓝色光被散射 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反射到空中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完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使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 B.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C.使大气吸收紫外线辐射能力增强 D.使射向宇宙空洞的大气辐射减少3.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A、始终在对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 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4.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①的作用B.秋末傍晚施放烟雾能预防农作物遭受冻害是因为②的作用C.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大只是因为③的作用D.夏季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④的作用5.下图中A、B、C、D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6.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这主要是由于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7.下图为近地面气压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每年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都向南移 B.北半球向南移,南半球向北移C.都向北移 D.北半球向高纬移,南半球向低纬移8.读某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均温分布图。
回答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一个纬度带? A.50N〜30N B.30N〜10N C.10N〜10S D.10S〜30S 9.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和海陆气温变化特征据图回答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10.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下图为某日“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其中,A、B、C、D四处,风向画法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答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C.罗马、纽约、东京、上海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12.读图表回答 如图示意的四个城市中,其气候特点与下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2.520.118.516.214.612.311.413.414.715.317.820.1降水量(毫米)8510507891985149402514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13.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1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加 D.高纬地区降水少更加干旱15.2008年我国第一个海岛核电站——投资512亿元的福建宁德核电站于2月18日动工兴建。
而位于福州郊区的福清核电项目,近日也收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同意其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据此回答除核能资源外,福建省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A.地热 B.天然气 C.风能 D.太阳能16.下图是南半球气压与空气水平运动流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7.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MQ、LP分别代表经线和纬线,回答若图中虚线LQP为等温线,O地为南半球某地,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周围郊区 B.O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周围平地C.O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L、P位于沿海 D.O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二、综合题(3小题,共32分)18.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过程有关2) 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过程有关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读“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某日的锋面活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目前,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 锋2)该锋面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在下图中的 图(双选)对应的季节最为常见3)如果图示为该日北京时间12时的锋面活动状况,锋面移动速度为40千米/小时,则锋面将于次日 时移到北京地区。
届时北京将可能出现 等天气现象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20.读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处、B处画出风向2)图中C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在其控制下多 (多云阴雨或晴朗)天气3)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的特征,其原因是(4)若图中陆地为亚欧大陆,则夏季D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冬季E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它的形成,割断了 气压带的带状分布ks5u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球的大气环境答案一、单选题(17小题,每小题4分)1.C 2.B 3.B 4.D 5.C 6.C 7.A 8.D9.C 10.A 11.D 12.B 13.A 14.B 15.C 16.D17.B二、综合题(3小题)18.(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4)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 引起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19.(1)冷 (2)①④ (3)6 大风或沙暴气温下降,天气转晴20.(1)略(2)副热带高气压带 晴朗(3)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地表较为均一(4)印度低压 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