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 论文.docx
4页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摘要】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略读课文的频率是越来越高,到六年级出现一个单元有两篇略读课文,六上第六单元就是如此略读课文到底怎么教?简单地说,就是把前面精读课文里面学到的阅读的策略,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手段,更多的用到学生的自学自读当中去本文就以笔者执教的《青山不老》为例,谈一谈部编教材中略读课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关键词】部编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 阅读策略语文能力的核心是阅读,学生学习语文应当着重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指什么?是指通过阅读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一种阅读策略小学语文的略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叙述了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创造一片绿洲的故事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为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策略,笔者在教学《青山不老》一文时做了以下尝试一、抓课题,找准切入口课前,我先板书出示“青山不老”,请学生说说与“青山”的有关的诗句或俗语,然后质疑:青山本来就不会老的,作家梁衡借这篇文章想表达怎样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
二、抓关键问题,概括主要内容课文导读中有两个阅读任务:默读课文,说说(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呢?了解这一阅读任务后,同学们带着这阅读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我要求同学们,和问题有关联的重点读,没有关系的跳过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很快就锁定第4、1、5自然段,但找到后只是照书读书在老师的提醒下,很快回过味来,从关键段中概括关键信息,很简洁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然后,学生又将这两个问题有机地整合成一个问题,很完美地回答后发现,用抓关键问题的方式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样,学生既巩固了书本第三单元习得的“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又学会了新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同时为深入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观点做了第一层次的铺垫三、抓住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课由关键词“奇迹”作为中心展开教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我要求同学们围绕课题下方的阅读问题,再次品读课文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带领学生从面上,从点上,从一组震撼心灵的数字上感受奇迹的壮观,奇迹的了不起如在教学理解“在15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一句时,用我们的学校、教室的面积与“3700亩林网”进行比较,从直观上让学生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然后再出示一组曾经的山沟恶劣的环境图片,今日和昔日的对比,直观上再次感受奇迹之大,之壮观,感受老人创造奇迹的艰辛此时再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描写奇迹的有关段落,学生惊叹、敬佩的情感得到充分迸发,读得真情流露接着让学生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再次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时间的两个词语“每天”“十五年”来体悟文章的表现手法,感悟人物形象,为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做进一步的铺垫L悟“每天”教学中发现,学生从老人一天的作息时间中,很快悟出文字背后的“味道”:简朴、辛苦、坚持……我让他们一一板书到黑板上,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悟“十五年”老人就在这样的每一天中一坚持就是十五年!这是什么样的十五年?小组合作学习1)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先提供了一个示例,如何从关键段中的找到关键句再概括出关键词学生在具体事例的观照下,很快从2、3、6中自然段中提取出:孤军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关键词并写到了黑板上2)图文并茂,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年坚守的不易3)此刻,你想对老人说什么?然后通过层层引导,深入悟读,真正了解奇迹的正是因为老人的辛苦,老人的坚持不懈,老人改造自然的决心,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创造这一奇迹,而老人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是在条件特别恶劣的晋西北。
对比过去和现在,一位山野老农,让如此贫瘠的土地变成一片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呀至此,真正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走近了这位老人,感受到老人崇高的品质,理解文章的内涵也就水到渠成了四、抓住关键句,体会作者观点经过前文的悟读,最后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不老的仅仅是青山吗?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有了前两三个环节学习的铺垫,第二个阅读任务的完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马上找到课文中的两个关键句:“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在小组合作,相互补充下,孩子们很快通过抓关键句中关键词的方式,梳理出课题的两层含义:第一层:青山葱郁,永远生机盎然第二层:老人热爱绿化,造福后代的精神永存这正是文章的主旨,也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以“青山不老为题”,包含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和赞美以及祝福,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永存爱德加・戴尔在著名的“学习金字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本环节的学习遵循金字塔学习理论,采用的学习方式很丰富:小组合作学习、上台感受、提问、讨论、提供范例、提供不同的策略的练习……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互相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效果最好的学习。
课堂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学习策略,明白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了解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抓住关键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这样的阅读才有方法,有层次,有高度略读课文到底怎么教?简单地说,就是把前面精读课文里面学到的阅读的策略,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手段,更多的用到学生的自学自读当中去,努力做到:(一)语文要素落地部编班语文从三年级开始抓住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到五年级抓住关键句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到现在六年级抓住关键句去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一个螺旋上升的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节课里面我努力的把之前的语文要素跟现在的单元的语文要素打通,连贯,使我们的单元语文要素不会成为为一个单元就结束的要素,而成为整个系统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二)阅读策略习得《青山不老》这节课我们将有目的的阅读,抓住关键句问题概括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抓住关键句去体会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些阅读策略进行有机地渗透,使策略成为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带得走的一种能力部编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到底怎么教?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利课文提供的助读系统(如本课中的课前导读)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策略自主学习课文,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部编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到底怎么教?我们一直在路上!【参考文献】1. [M]《阅读力》聂震宁,2017年3月2. [S]《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