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植物的茎叶花果.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8837997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0.5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最高级的一大类群植物,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现知被子植物共约30多万种,1万多属,占植物界的一半以上;我国被子植物约有3万种,根据其形态特征的异同,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共300多科,8000多属本章仅选择讲述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植物所在的科、属特征,以及个别在系统分类或进化上有重要地位的科予以适当介绍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被子植物在长期演化、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经典的植物分类学就是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来进行的,现就植物常见的形态学术语简介如下  一、茎  (一)茎的生活习性  植物茎的生活习性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种类型  1.木本植物(wood plant)  乔木(tree)乔木有明显的主干,通常树干高大如松树、银杏等  灌木(shru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基部分枝如紫荆、月季等  2.草本植物(herb)  一年生草本植物(annual herb) 生活周期在一年内完成如水稻、花生等  二年生草本植物(biennual herb) 生活周期在两内年或跨越两年得以完成。

      如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perenniall herb) 植物的地下或整个植株能生活多年如荷花等  藤本植物(vine)包括木质藤本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两类前者如葡萄、省藤等;后者如草莓、牵牛等  (二)茎的生长习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几种(图14-1)  直立茎(erect stem) 茎垂直立地,如银杏、小麦等  平卧茎(prostrate stem) 茎平卧地面,如蒺藜等  匍匐茎(stolon t stem) 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草莓、甘薯等  攀缘茎(climbing stemm) 借助于茎、叶等的变态器官攀缘于其他物体上,如黄瓜等  缠绕茎(twining stem) 茎缠绕于其他物体上,如牵牛等  二、叶  叶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常因植物种类而异,变化较大,但分类地位相近的植物的叶形常常相似  (一)叶的形态  1. 叶的质地  革质(coriaceous): 叶厚韧似皮革,如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L.)等  膜质(membranaceous): 叶薄而呈半透明,不呈绿色,如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草质(herbaceous): 叶薄而柔软,如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等  肉质(succulent): 叶肥厚多汁,如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L.)等植物的叶  2.叶形  叶形是指叶片的整体形状不同植物叶形往往不同,叶形是识别植物的重要依据之一植物中,叶形近似条形、圆形、椭圆形和卵形的情况很普遍,为了利于区分植物,往往根据叶片最宽处位置及叶的长宽比对这类叶形进行细分,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图14-2,图14-3)  剑形(ensiform)和条形(linear)(线形) 叶的长宽比在5以上,前者叶片厚、硬,如凤尾丝兰(Yucca filamentosa);后者叶片薄、软(如小麦),如为宽阔且特别长的条形叶,又可称为带状叶(如玉米)  圆形(orbicular)、阔椭圆形(broad elliptical)和长椭圆形(long elliptical) 叶的最宽处位于中部,叶长宽比分别近1~1.5、1.5~2和3~4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多为圆形叶;橡皮树(Ficus elastica Roxb.),多为阔椭圆形叶;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多为长椭圆形叶。

        阔卵形(broad ovate)、卵形(ovate)和披针形(lanceolate) 叶的最宽处位于中部以下偏向叶基,叶长宽比分别近1~1.5、1.5~2和3~4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多为阔卵形叶;女贞(Ligustrun lucidum Ait.),多为卵形叶;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多为披针形叶  倒阔卵形(broad obovate)、倒卵形(obovate)、倒披针形(ob- lanceolate ): 叶的最宽处位于中部以上偏向叶尖,叶长宽比分别近1~1.5,1.5~2,3~4玉兰叶多倒阔卵形叶;马齿苋叶多为倒卵形叶;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多为倒披针形、倒长卵形叶  确切描述叶形时,常用复合名称来描述,如卵状披针形是指叶片兼有卵形、披针形的特征,矩圆形是指兼有矩形、椭圆形的特征等  有时植物叶形十分特殊,用其形象来描述更为准确、便捷,如管形(葱)、针形(油松) 、三角形[三角叶蟹甲草,Cacalia deltophylla (Maxim.)Mattf.]、箭形(慈姑)、戟形(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盾形(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扇形(银杏)、鳞形(侧柏)、肾形[大黄橐吾Ligularia duciformis (C. Winkl.)Hand.-Mazz.]等。

        3.叶尖  叶尖(leaf apex)是叶片的先端,其常见的叶尖类型有(图14-4)  尾尖(caudate) 先端延伸较长,近尾状,如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erre ex Gagnep.)  骤尖(cuspidate) 叶先端突起成短尖,如小叶黄杨的部分叶  渐尖(acuminate) 尖端为锐角,如杏( Prunus armeniaca Linn.)叶  锐尖(acute) 尖端为锐角,且叶边缘直顺,如桑(Morus alba L.)  钝尖(obtuse) 尖端成一钝角或狭圆形,如大叶黄杨的叶  截形(truncate) 先端平截,近乎成一直线,如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ent.]  尖凹(concave) 先端稍凹入,如黄杨[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Cheng]  倒心形(obcordate) 先端宽圆且凹入明显,如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  4.叶基  叶基是叶片的基部,其常见的类型有(图14-5)  心形(cordate) 叶片于叶柄处凹入,叶柄两侧各有一圆裂片,如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ht]。

        耳垂形(auriculate) 叶片于叶柄两侧的两个裂片如耳垂状,如油菜  偏斜(oblique):叶片在叶柄两侧的两个裂片大小不等,如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Andr.)  楔形(cuneate) 叶片在近叶柄处渐变狭,两边一同趋向基部呈楔子,如垂柳  截形(truncate) 在叶柄两侧的叶片平截,近乎成一直线,如有些杨树叶的基部  圆形(rounded) 叶片在叶柄处呈半圆形,如苹果(Malus pumila Mill.)  抱茎(amplexicaul) 无叶柄,叶基部的两个裂片围裹着部分茎,如抱茎苦买菜(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穿茎(perfoliate) 无叶柄,叶基深凹,叶基部的两个裂片包围茎后合生,茎如穿叶而过,如金黄柴胡(Bupleurum aureum Fisch.)  5.叶缘  叶缘指叶片的边缘叶缘凹凸不齐时,缺陷处称为缺刻,两缺刻之间的部分叶称为裂片(图14-6)  全缘(entire) 边缘平整,如玉兰、女贞  波状(undulate) 边缘略有凹凸,曲线起伏平缓似波浪,如白菜  钝齿状(obtusely serrate) 叶缘缺刻明显,齿尖钝圆,如大叶黄杨。

        锯齿状(serrate) 叶缘缺刻明显,齿尖尖锐、两边不等,向叶尖偏斜,如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  牙齿状(dentate) 叶缘缺刻明显,齿尖尖锐、两边基本相等,齿尖直向外方,如桑  重锯齿状(double serrate) 锯齿的边缘又具更小锯齿,如华北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 (Regel.) Maxim.]  纤毛状(ciliiform) 边缘有纤细睫毛状物外伸,如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  刺芒状(aristate) 有侧脉向外延伸的刺芒,如刺叶冬青(Ilex bioritsensis Hayata)  6.叶裂  叶裂指叶缘具有较大缺刻的边缘形态(图14-6,图14-7)  1) 叶裂形状  掌状裂(palmate) 叶片如手掌状,各裂片或裂片的延伸线在叶柄顶端交汇于一点  羽状裂(pinnate) 叶片如羽毛状,各裂片分别在不同部位与中脉交汇  2)叶裂裂缺程度  浅裂(lobate) 叶裂不超过半个叶片的1/2,如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叶羽状浅裂;棉叶掌状浅裂。

        深裂(parted) 叶裂超过半个叶片的1/2,但未达叶脉,如蒲公英叶羽状深裂;蓖麻叶掌状深裂  全裂(divided) 叶裂深达中脉或叶基,如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叶羽状全裂;大麻 (Cannabis sativa L.)也掌状全裂  (二)叶脉  不同的植物,其叶脉的分布格式,即脉序不同(图14-8)双子叶植物多具网状脉;单子叶植物多具平行脉、弧形脉、射出脉,偶有网状脉时,与双子叶植物具游离脉梢的网状脉不同,其细脉多相互交汇、无脉梢游离,如天南星科、薯蓣科的一些植物;裸子植物多具单一主脉;叉状脉多见于蕨类植物,偶见于种子植物  1.网状脉(序)(netted venation)  网状脉叶脉错综分枝,侧脉与细脉交织成网状根据中脉分枝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  羽状(网)脉(reticulate venation) 一条明显主脉居叶片中部,各侧脉自主脉两侧逐渐分出,排列似羽毛,如毛白杨等  掌状(网)脉(palmate venation) 几条近等粗的叶脉自叶柄顶部发出,叶脉数回分支,排列似掌骨,如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Poiret]、蓖麻等。

        三出脉(ternately venation) 主脉两侧只产生了一对侧脉如分枝靠近基部,称为基生三出脉,如枣(Ziziphus jujuba Mill.)等如分枝离开基部一段距离,称为离基三出脉,如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2.平行脉(序)(parallel venation)  平行脉侧脉粗细相近,彼此大致平行,其分支细脉可在叶尖或叶缘汇合,但不成网状常见于单子叶植物中的条形叶、剑形叶依据侧脉的形状,又可分为:  直出平行脉 叶的主、侧脉均从叶基发出,彼此近平行,直达叶尖汇合,如玉米等  横出平行脉 侧脉从主脉两侧分别发出,与主脉近垂直;侧脉彼此近平行至叶,如粉芭蕉(Musa paradisiaca L.)等  弧形脉 (arcuate venation) 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