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等医学院校外语教学中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doc
6页在高等医学院校外语教学中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王丽群,闫秀静,杨 林(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外语部,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摘要:在医学界大力倡导人文教育回归的今天,英语教学在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上面能够做出独特的贡献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探讨外语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外语教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所起的独特作用关键词: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外语教学 To Strengthe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Humanistic Spiri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Li-qun,YAN Xiu-jing,YANG Lin.(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1,China)Abstract: Today the medical profession strongly advocates the return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an mak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With the example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nique rol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o the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medical students.Key words: Humanistic spirit; Quality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1.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增加,医学院校越来越表现出对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的重视。
然而,这种重视更多地局限于英语的工具职能,对英语的文化功用则挖掘得不够深入在全球大学人文教育回归的今天,有着深厚人文传统的英语教学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探讨外语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之间的关及其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提高所起的独特作用2. 医学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着悠久的传统一直以来,不同的学者对人文精神有不同的表述杨叔子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髓,是求善而至于至善的精神境界,并推动着人文知识、思维与方法等的发展他还从人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指出“人文主要为科学向导,科学主要为人文奠基;”“科学文化本身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而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 [1]赵成从人文与社会及人的发展的关系角度提出:“人文精神具有追求真善美,超越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关注人自身,体现人的需要和理想这三个特点.” [2]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生存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 就医学领域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是指让病人得到尊重,让生命得到关怀从中外医学史来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传统。
我国古代医学倡导“医乃仁术”、“大医精诚”西方医学著名的“希波拉底誓言”也提出:“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的幸福着想医学直接面对人的生命健康,比起其他领域医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更为真切、更为直接,所以,医学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医学工作者更应注重人文修养 3.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然而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充斥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医学院校人文学科教育出现了严重衰落 知识教育抑制了人文教育,技术主义压倒了人文精神,工具理性战胜了价值理性,知识权威淹没思想创造智育至上、能力主义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价值观念医学教育越来越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纯粹的技术知识的攀升,忽视文化,鄙视精神医学生与人文社会科学难以接触,以致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匮乏 近些年来,这一现状已经引发了国人的深刻反思,在医学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4.医学院校外语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 4.1. 外语教学何以能够担负起人文精神的培养20 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奥尔特加认为, 大学之目的不止在创发知识,也在培育人才他认为: “大学的教育包括三项职能: (1)文化的传授; (2)专业的教学; (3)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
[3] 他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并把其置于比专业教学更重要的位置可见,大学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使命在大学培养人文精神的的各类课程中,外语教学具有特别的优势 首先,外语是一门极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语言教学可以透过语言符号的表象,挖掘其深厚的文化意义 [4] 高校的外语教材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他能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材料其次,外语教学的课堂为参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最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的课程之一与严格的专业训练相比,外语教学所提供的思想空间的自由度要大得多 [5]外语课堂上经常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张扬个性,培养思辨能力、 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的认知、感想和观点都会得到尊重,这正是人文精神的最佳生长点再次,高校的外语教师具备人文精神教育的资格当前中国高校的外语教师基本具备了进行人文教育的基础,良好的人文精神意识,能够发掘教学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注意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他们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综上可见,外语教学能够并且应该承担起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4.2 医学院校外语教学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4.2.1 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医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临床诊疗手段不断更新,但与此同时医疗费用高涨, 医疗纠纷增加,医师人格地位低落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显然是其根本原因社会的进步是全面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如果只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而没有精神文明、人文文化,那么这一切对于社会来说不是财富,而是灾难长期以来,我们在医学教育中,由于只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只关心病,而不关心病人;只具备医术,而缺少医德;只顾个人的经济利益,而不顾人全人类的健康医疗逐渐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当然是越来越不满意于是社会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想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就要让医学回归于人性化要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重铸医学的人文价值,推进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融合,使人文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要深刻认识到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改革中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高超医术的医生,更要培养出充满仁爱之心、关注全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医学工作者4.2.2 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大学学生大体有三个方面的裨益:第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人文精神能够超越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关注人自身,体现人的需要和理想,因此它“有助于学生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浅目光和工具主义理念所带来的浮躁” [6],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树立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有助于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人生抱负和完整的人格 第二,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没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就没有全面发展的基础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宗教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单纯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会抑制人的自由发展和创造力,人文素养缺乏会导致创造力低下,技术落后只有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心的青年学子才会对知识的探索充满热情,有持久地发展潜力 [7] 第三,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建立多维、开放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吸纳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缺少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缺乏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是很难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的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健全的人格以及创新和再学习能力因此,人才培养既要“兼顾国家与社会的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又要“兼顾学生个人的近期就业需要和终生发展需要” [8]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而非职业化的教育, 要为学生构建比较广博的知识结构,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探求知识,服务社会,和发展自我奠定深厚的基础 [9]5.如何在医学院校外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5.1 利用外语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增强人文素质外语教材与医学专业教材相比,本身就是直接的人文教育的素材语言即文化每一篇文章都是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的有机结合,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授课时,不但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更应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内涵如在学习《大学英语》 [10]第 2 册中“Learning, Chinese- style ” 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和宽容。
再如在学习 “The richest man in America, down home”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这个物质泛滥的社会应当如何对待财富又如通过 “Saving nature , but only for man ”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章“Life of a salesman”, 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人的生存意义,尊严和人的价值并加深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学习第 3 册中“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加强感恩意识,使他们明白在生活中,感恩情怀不可缺少,引导他们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在学习“A clone is born”(同上)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刻分析克隆所带来的社会, 伦理,道德问题,并从医学工作者的角度深入思考应如何利用克隆造福人类对这些材料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发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质,引导他们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地思考,培养起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5.2 利用外语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外语课独特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包括:(1).对比法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尤其是学习西方文化的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