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国培生集团-详解.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8243560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4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国培生集团-详解 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 Group)目前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官方网站网址: 英文目录 1 英国培生集团简介 2 战略四要素分析o 2.1 (一)业务组合o 2.2 (二)资源配置o 2.3 (三)竞争优势o 2.4 (四)协同优势 3 外部环境分析o 3.1 (一)一般环境分析o 3.2 (二)产业环境的五因素分析 4 发展战略类型o 4.1 培生的产业类型o 4.2 职能活动的地点和合作程度o 4.3 国际化战略的结构 5 竞争战略o 5.1 (一)差别化的内在来源o 5.2 (二)差别化的外显来源 6 职能战略(产品战略)o 6.1 (一)产品战略目标o 6.2 (二)产品战略 7 附:培生集团CEO——玛约丽斯卡蒂诺简介 8 参考文献英国培生集团简介  培生集团是国际著名的出版与传媒巨子之一,旗下包括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Pearson Education)、企鹅出版集团企鹅集团(Penguin Group)和著名的金融时报集团(FT Group),并拥有著名的经济学人集团50%股权,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三万余名员工培生集团以拥有最丰富的知识产权和高品质出版物而享誉世界。

      年销售额为70多亿美元  培生集团总部设在英国伦敦1996年前,培生集团虽也拥有朗文集团、金融时报集团和企鹅集团,但当时还经营着许多非出版业务,如著名的伦敦蜡像馆1997年Marjorie Scardino女士任首席执行官后,对集团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重组,明确集团的核心业务立足于教育、信息和大众出版根据新的战略,集团出售了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业务,并购了相关业务,并进行了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了以终身教育为主的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以提供世界顶级商业信息服务为主的金融时报集团,以提供一流大众读物和参考书为主的企鹅集团重组后的集团确立了全体员工遵循的企业价值观,各子集团虽独立运作,但在内容和市场资源上越来越寻求互补与合作  几年来,培生教育集团始终保持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市场发展速度,在全球的高等教育、英语教育、专业出版和中小学教育领域位于全球之首;《金融时报》2003年12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的评比中,排名第一;企鹅集团的全球业务也在持续增长,国内读者所熟悉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系列在全球热销  培生集团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渊远,具有非比寻常的深度和广度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朗文集团出版的《实用基础英语》、《新概念英语》、《朗文英语辞典》等大量英语教材就被引入国内,成为几代人学习英语的经典教材。

      在九十年代初期,朗文集团与人教社合作,为国内量身订制了初等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本世纪初,响应教育部双语教学的要求,向国内引进了一流的计算机和经管等高等教育教材;在北京申奥成功后,企鹅集团为配合国人学习英语,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英语学习片〈北京出租车赴伦敦〉  培生集团致力于加强与国内出版业的合作,利用其多年积累的本土化经验,立足于本土化发展 2015年7月23日晚(北京时间),英国培生集团周四宣布,已同意将旗下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FT集团以8.44亿英镑(约合13亿美元)的价格售予日本最大媒体公司日经新闻(Nikkei)[1]战略四要素分析  培生集团采取的是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其主要业务分布在图书杂志的编写、出版、印刷和发行方面,其旗下拥有培生教育、金融时报和企鹅三大集团,分别在教育书籍、商业和政治新闻以及大众读物领域占市场领先  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经过整合后的集团三大主营业务较为相似,共性也多,不仅可以在市场资源和内容上通过信息技术的扩张进行合作,在流程、管理技能和思想上也能够进行互补,形成横向一体化虽然集团业务之间平行,但是,集团有意识地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给其中最具有增长点的业务,即培生教育集团。

      能力方面,集团拥有完备的教育服务体系、纸介教材、教师资源、数字化和网络教育、测试测评的一体化系统,使其本身拥有较强的控制性  培生集团最大的竞争优势便是品牌旗下拥有朗文、Prentice Hall、Addison Wesley等知名世界品牌,对于集团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集团倡导前瞻性的规划和组织并逐步转化为市场能够接受的方式在这一氛围的熏陶下,其创新性,针对数字化时代而积极推出的网上教育,量身定制服务始终保持世界前列,充分地为信息时代做好了准备同时,面对出版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相对于汤姆逊、麦格劳希尔等竞争对手培生拥有更长的跨国经验,对于1724年成立并发展至今的全球大企业,其管理技术和思想无疑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麦格劳希尔是培生在同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传统图书的教材出版方面,培生与麦格劳希尔在美国的激烈竞争,对它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可是随着麦格劳希尔逐渐将重心转向信息方面,培生以其教育为主导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培生通过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增加了集团本身的可控制性同时,其通过出售蜡像馆、主题公园等区别于出版为导向的企业,着力收购相关度较高的出版公司,以便扩大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培生还通过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来发展协同优势在中国,在出版政策对外资企业明显补占有的情况下,培生教育通过与外研社在部分版权出售方面的合作,将大学英语、朗文词典、新概念英语等产品成功打入市场,并使其成为中国市场英语教育的第一外部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持续稳定繁荣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降低特别是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企业的行为我国的出版业在此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决定了对出版产业鼓励或约束的力度,决定了对出版产业的布局安排和相应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由于出版业特有的对大众思想的导向作用,我国在对其进行一定的财政支持的同时,也就对个人、私企以及外资进入出版业做了一定限制这使得我国出版业长期享有一定得垄断保护,这也使对出版业的投资相对缺少一定的市场化  经济环境  从1990年到2004年,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了七倍仅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占到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18%,占到全世界出口的8%(是2000年的两倍)GDP近年来的稳定增长,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日益提高表明了中国的潜在市场容量具有很强的发展性。

      最新的中国国家经济普查表明,出版、印刷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GDP比重不断上升出版业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为看好的行业之一  但是,虽然我国出版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其发展速度却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就04年而言,比GDP增长慢11.4%就我们分析而言,并不是由于出版业处于衰退期,而是因为其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产业,而且目前缺乏新的增长点另外,较低的人均消费量也制约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虽然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大大增加,但是多年来人均购书量一直徘徊在五册左右,报纸每千人天份数不到100份,期刊人均每年只有两本多,光盘人均只有半张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图书市场的发展空间  进入WTO过后,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产品的创新几率和替代品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中国的产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其中出版业也面临着世界出名出版集团的竞争为此,我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在将国外资金、经营模式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技术环境  经济整体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产业整体科技含量不大国家的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的推动,因此,为了提高本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提高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应支持更多的本国产业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使其得到长足发展。

      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网将竞争基础由传统的集中于产品特征和成本转变到了更具有战略性的水平,在给与企业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大的挑战中国的产业发展将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应更注重知识的同时,开发好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增值的服务和产品  文化环境  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而且是多元的、多样的、多态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媒体的、后现代的人口素质、教育水平结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由满足物质生活不断向满足精神生活提升  自然环境  中国出版业尽管历史悠久,却依然处于新发展阶段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电子技术发达,纸质出版物早已不再是唯一存在和传播的形式,但是以纸张为记录载体的传统出版物仍然是各种出版产品市场的主导中国森林资源是很匮乏的很稀缺的,而木浆很长时期都将是造纸主要原料要发展出版业必然对纸业有相当需求,对资源有相当消耗要让中国出版业有持久的发展,务必寻找新的可替代资源  现有竞争强度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森严,中国的出版业内竞争尚处于无序状态出版业的市场竞争既呈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又有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目前出版业内竞争主要表现在:形成了国有出版企业与多种经济成分企业之间的竞争,同业务类型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省际之间的竞争这三种竞争格局出版业的成本差异和产品差异都较小但是由于出版业受国家高度控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垄断性较强,因而竞争是不充分的全国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出版市场尚未形成  主要竞争对手  国内出版企业竞争意识普遍加强,导致采取一些方法挤压对手,图书生产的利润率下降,甚至绝对利润也下降,威胁到一些优势出版社的发展和弱势出版社的生存  外国出版力量垂涎蓬勃发展的中国出版市场已经很久,虽然限于政策壁垒,还没有大规模正式进入中国出版市场同台竞技,但目前,外商已经可以在大陆设立独资或合资的零售的分销企业这些跨国出版公司已经在通过销售环节来主导上游的出版资源,并最终到达参与中国出版竞争的目的例如,德国贝塔斯曼已首先涉足中国市场,他们拥有强大的资金和百年的品牌,并且具有占领中国市场的强大决心,势必会对国内出版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潜在进入者  我国现行出版管理体制对新出版企业进入出版行业设立了较高的行政门槛,就国内来说,受现阶段政策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与出版有关的外围业务,无法参与出版核心业务的竞争。

      就国外企业而言,随着WTO协议的落实和社会资本追求利润及其它利益的驱动,外国资本、行业外资本,体制外资本将不断涌入出版行业,它们对行业竞争的推动力量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正式注册的出版社他们不仅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方面的优势,而且具有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很多大型公司进入国外市场最先想的不是赚钱,而是以赔钱的方式先占领市场,进而再寻求垄断其投资实力更不可小视,可以想象搐国贝塔斯曼吞并美国兰登书屋14亿美元的资金,可以收购多少家国内大型出版社跨国出版公司的进入,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变竞争结构,导致激烈竞争,威胁到国内出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供应商分析  从大的产业链看,出版业的供应商是指处于产业上游的为出版提供纸张、印刷器材等初级原材料、设备的厂商在我国,造纸、印刷机械等行业开放程度较高,国际、国内市场供应充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的短缺,因而其对出版业讨价还价能力不高,形成的竞争压力不大我国加入WT0后,关税降低,纸张等印刷物资价格下降,对出版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将产生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以及国外知名出版集团的经验来说,为了降低成本应采用前一体化战略——建立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