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全面汇总归纳.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7471758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95.0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 《孙权劝学》 1. 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 2.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掌事:“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3. 词类活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4.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5.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 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 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 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 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2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6.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 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木兰诗》 1.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2.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粘贴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 3. 古今异义 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等)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作姓氏 木兰当户织(古义:门 今义:人家、门第 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指因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古义: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4. 一词多义 帖: 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通“贴”,动词) 市: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愿: 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5. 词类活用 问女何所思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3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市”,名词用作动词,买) 6. 文中成语 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7. 特殊文言句式 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 “何所思” 即 “所思何” ,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何所忆”同此 ) 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互文: (1)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复沓: (1)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 顶针) (1)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 (1)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设问 4 (1)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 1. 通假字 ①但手熟尔 “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通“勺”,舀东西的器具 2. 古今异义 ①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②尔安敢轻吾骑射 古义:怎么 今义:安定,使安定 3. 一词多义 ①射: 陈康肃公善射(动词,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本领) ②尔: 但手熟尔(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③以: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因为) ④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他,指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它,指葫芦) ⑤而: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承接)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⑥之: 5 但微颔之(代词,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他,指卖油翁) 4. 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但微颔之 颔:原意为下巴,文中指点头 ②动词作名词 尔安敢轻吾射 射:原意为射箭,文中指射箭的本领 ③形容词作动词 尔安敢轻吾射 轻:原意为重量小,文中指看轻 5. 文言句式 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状语后置) 省略句 自钱孔入 (省略主语) 《陋室铭》 1. 文学常识 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 一词多义 名 有仙则名名:动词,出名,有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作动词用,说出 是 斯是陋室是:判断动词,是 当是时是:代词,这 之 3. 古今异义 惟吾德馨 馨: 古义:美好 今义:芳香 无案牍之劳形 形: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样子 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古义:琴瑟,萧管之类弦乐器 今义:丝绸、竹子 谈笑有鸿儒 鸿: 古义:大 今义:鸿雁 4.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作动词,灵异、神奇 惟吾德馨 馨:名词作形容词,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 乱: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6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5. 特殊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之 《爱莲说》 1.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2. 一词多义 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4. 特殊句式 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5. 重点词语 可爱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香远益清 益: 副词,更 亭亭净植 植:树立 陶后鲜有闻 鲜:少 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妖媚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宜乎众矣 宜:应当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河中石兽》 1. 文学常识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题目是编者加的《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2. 通假字: 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7 3.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棹: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4. 古今异义: 渐沉渐深耳 ( 耳:古义:罢了今义:五官之一,用来听声音) 尔辈不能究物理 (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阅十余岁 (阅: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 是非木柿 (是:代词,这今义:表肯定判断的动词 盖石性坚重 (盖: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但知其一 (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 求石兽于水中 (求: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 转转不已 (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跟“湿” 相对 5. 一词多义: (1)为: ①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成为) (2)之: ①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②沿河求之;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 ③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所说的话 ④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

      6.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2)求之(于)地中 (3)(僧)棹数小舟 (4)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倒装句: (1)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 (2)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 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