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111.ppt
85页艺 术 哲 学,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程建新,艺术哲学,11月1日,,,艺术与技术的新结合,工业革命和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工业革命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真正开始 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今天所谓的工业设计和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正是工业革命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折,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批量产品的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设计行业开始从传统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 其次,新的能源和材料的诞生及运用,为设计带来全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设计的材料的构成和结构模式 第三,设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标准化、批量化成为生产目的时,设计的内部评判标准就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工业而工业”的生产 设计讨好贵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炫耀了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 1851年5月1日、4500吨钢材、30万块玻璃、长563m(1851英尺)、宽124.4m 第一届世博会于在英国的伦敦举办,当时的英国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强国为了显示国家的力量与自豪,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建成了“水晶宫”。
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经济的发展促进设计的发展,工艺美术运动:现代设计的真正起点 1、发生于1880-1910年间,正是由于受到了“水晶宫”博览会的很大影响,莫里斯非常反感博览会展出的展品,因此他和其他人用自己的实际作品来宣传设计改革,在他的影响下工艺美术运动便由此而生 2、时间上位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不久正是在这种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设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素,从而产生了对以后现代设计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的设计运动 3、英国此时良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注定要把“现代设计发源地”的称号留在英国经济的发展促进设计的发展,设计所面临的重重矛盾,18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周遭和人类本身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都打上了机器的烙印 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风格相当混乱,复古风格的蔓延,手工艺的残留,宫廷装饰趣味的粉饰,浪漫主义澎湃的激情,歌特式的复兴,简洁的古典主义和机器产品的结合,折衷主义和中国样式风行一时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中,设计风格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多样化但设计讨论的中心一直围绕着机械化的主题展开,如何为新生的机器产品寻找一种合适而美观的形式,成为这个时代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参观博览会引发了人们对时代设计问题的一些思考,一方面技术带来的巨大成就,使人们满足于新机械、新工艺的技术手段和廉价效益而一些民主知识分子怀着理性的思考,看出了设计中的问题是技术和艺术的严重脱节 当时更多的人更加关注的是技术问题,而没有考虑外型的设计和内部的功能拉斯金、莫里斯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拉斯金(John Ruskin,1819年2月8日-1900年1月20日) 英国著名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 他是拉斐尔前派的一员,本身亦为天才而多产的艺术家 拉斯金的写作和哲学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他认为无论机器多么美妙,也不可能达到手工艺最终的完美 他把造型艺术分为“大艺术”和“小艺术”并认为其没有本 质上的区别他的民主思想还在于提出设计不能为少数 人服务,必须为人民大众他认为设计师要从自然中寻 找灵感,而不是一味的抄袭古代旧有样式;使用传统的 自然材料,终于材料本身的质感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 1859年——”红屋“ 艺术无大小之分,主张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他认为设计是为千百万人服务的,而不是供少数人赏玩的 主张设计的材料必须忠于自然性质,物品的形状必须和他的使用目的相一致。
强调设计的必然性,提出用艺术美化生活和改造现实 提出设计应该是整体的和系列的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的理论和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1888年开始的二十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的成员受拉斯金和莫里斯的直接影响,主张师法自然和哥特式的复兴 阿瑟.马克穆多 查尔斯.沃塞 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 克里斯多夫.德莱赛,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发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抛弃对历史的装饰和设计风格的依赖,完全从自然中摄取设计动机的设计运动 首先,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的决裂 第二,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纯粹自然主义 它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没有完全的平面,它的基本形式特性在装饰上突出表现的是曲线和有机形态 招贴画和插画是新艺术运动最早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中心国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是法国崭露头角的开始 平面设计师法国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利斯.谢列特——现代海报之父 图鲁兹.劳特累克 阿尔丰斯.穆卡的三位大师,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比利时地处英法两国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繁荣,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又一策源地和先锋艺术家的避风港。
亨利.凡.德.威尔德 维克多.霍塔,西班牙本土风格,新艺术派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在西班牙完全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出现了极端形式主义的风格这是由安东尼.高蒂所创造的德国“青年风格派”和“维也纳分离派”,“青年风格”一词来源于德国的一本《青年》杂志这本杂志是德国宣传新艺术的主要刊物 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古斯塔夫.克里木特,现代设计,形成时期的现代设计1915—1940,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如何与批量化大生产相结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无论是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新艺术运动,甚至装饰艺术运动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展开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个运动的重要意义是真正确立了工业设计的正确观念,运动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强调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只有批量化工业化才能达到为大众服务的目的;注意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反对沿用传统产品模式,不再依附于任何手工艺生产的活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1912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为庆贺巴拿马运河即将开通(巴拿马运 河区当时由美国统治),美国定于1915年2月,在旧金山举办“巴拿 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1915年底,历时近10个月的巴拿马万国览会 降下帷幕。
该次博览会参展国31个,展品20多万件,参观者达1900余 万人,其规模为以前各国博览会所未有除主办国美国外,30个参赛 国中,以中国和日本的参赛展品最多,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 度增加此次参展,中国特产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工艺精湛、价格 低廉都引起轰动,以至于外国人评价中国为“东方最富之国”,更有 人称为“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巴拿马赛会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向世界展示经济水平的历史性盛会中国赴美展品 达10余万种,重1500余吨,展品出自全国各地4172个出品人和单位 共获奖章1218枚,为参展各国之首中国政府于1914年5月作出参展决定中华民国政府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示,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政部协同负责筹备有关参展事宜苏州沈寿的刺绣作品《耶稣像》 荣获一等奖贵州茅台酒和青岛张裕醇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金奖,茅台酒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与获第一的法国“柯涅克白兰地”和第三名的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茅台酒因此一举成名后者也因此更名为“金奖白兰地”德意志工业同盟,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发展中,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忽视或者反对工业文明,漠视机械生产。
他们没有真正完成现代设计的历史使命现代设计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德国现代设计的先驱是那些一开始就支持机器艺术的人 到19世纪80年代时,德国工业已经超过英国1902年,德国魏玛大公府邀请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前身)1906年,威尔德任首任校长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主张设计师应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这些思想对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深远1907年,穆特休斯德、彼得.贝伦斯和比利时设计师亨利.凡.德.威尔德等人,发起成立了德国的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风格派和构成主义,作为现代设计的思想和形式基础,俄国在十月革命以后出现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和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是欧洲最重要的三个核心 荷兰风格派 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年至1931年前的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风格派设计艺术以立体主义为基础,走向完全抽象,它对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和主要成员包括 西奥.凡.杜斯伯格、画家P.蒙德里安、维尔莫斯.胡扎、巴特.凡.德罗.列克和里特维尔德。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最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绘画总的来说,风格派艺术家的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将物象的外部特性完全剥除,抽象成为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将这些几何单体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合,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每个单体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见性; 构图中普遍采用非对称性的均衡原则,反复使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颜色为三原色和中性色包豪斯,包豪斯最初是一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于1919年在德国创建成立的设计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 包豪斯从1919年创立到1933年结束,14年间历经磨难从他的创立、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魏玛包豪斯、 德绍包豪斯、 柏林包豪斯,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 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格罗皮乌斯 费宁格 施莱莫 约翰内斯.依顿 康定斯基 莫霍利.纳吉,包豪斯在德绍的发展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1926年的德绍包豪斯,开始正式定名为“包豪斯设计学院”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更加明确增加了“建筑系”,这个系由建筑师汉斯.迈耶主持 德绍包豪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新校舍的设计和建立这一时期是包豪斯历史上最美好、最有成就的时期在柏林的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美国鲍豪斯学院:鲍豪斯逃避纳粹压迫,寻求新的发展由实用美术家、画家、摄影家,莫何里纳吉(Lazslo Moholynagy)领导,1937年在芝加哥建立了“新鲍豪斯”(The New Bauhaus),1939至1944年学院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School of Design in Chicago),1944年后,正式命名为“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