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省甲肝疫情处置规范PPT演示课件.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67342275
  • 上传时间:2024-07-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45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省甲型肝炎现场处置规范 内容•背景•适用范围•引用规范性文件•术语定义•疫情的发现与报告•相应级别•处置准备•现场调查•控制措施•调查报告•结案、评估 适用范围•规范规定了甲肝疫情的疫情报告、响应级别、处置准备、现场调查、控制措施、调查报告、结案等•主要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处置甲肝疫情时使用 引用规范性文件1《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2.26)2《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3《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5《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65号6《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与处置暂行规定》(黔卫办发(2006)12号) 术语定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不史;或与甲肝急性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肝暴发流行,或有甲肝流行区旅游史•临床诊断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及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甲肝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ALT明显升高;•甲肝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上限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有甲肝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ALT明显升高;•有甲肝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ALT明显升高及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上限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术语定义•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确诊病例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具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观察病例•有临床症状体征,但未作肝功能检测或甲肝抗体检测者不作疫情上网报告•隐性感染病例•甲肝抗体IgM检测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体征不作为疫情上网报•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例共同生活、居住、、护理病人者、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或接触病人污染物品的人员 术语定义•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其发病强度称为散发•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肝病例•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1周内发生5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肝病例•疫点•指发生甲肝暴发流行的地方,一般根据流行病学指征来划定疫点 疫情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提高对甲肝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及时做出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进行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规定的级别(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病例),则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报告。

      经卫生部门认定为突发事件的在2小时之内上报•县级疾控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和上级疾控部门 响应级别•黔卫办发(2006)12号的要求,分级标准如下:•同一集体单位(学校、村寨)1周内发生5例---县级响应•同一集体单位(学校、村寨)1周内发生6-30例---市(州)级响应•同一集体单位(学校、村寨)1周内发生31例以上---省级响应•聚集性病例:县级进行调查核实•暴发疫情:按照分级处置原则,如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控部门应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做出确认和报告当地政府,成立疫情处置领导小组 处置准备•人员•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实验室人员、消杀人员、临床救治人员、后勤人员及管理人员•个人防护:一级防护•对象:接触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医护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采样人员、消毒人员•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乳胶手套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还应戴防护眼镜、穿长筒胶鞋、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现场调查工具•调查表格:病例一览表、个案调查表、病例采样登记表、晨检表•采样器具:所有采样工具及容器均需灭菌处理无菌棉杄、压脉带、碘伏、记号笔、废弃物垃圾袋(防刺破)等。

      负压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5ML血清管,1.5ML血清管,一次性吸管等 处置准备•现场调查工具•相关知识的准备:工具书、下载有关文章•完成报告的工具:能上网的便携式电脑•准备疫苗、药品•甲肝疫苗•消杀药品Ø漂白粉、优氯净•消毒器材Ø准备各种类型消毒器械 现场调查•核实疫情•对报告病例进行核实,明确是否为甲肝疫情•基础资料收集•基本情况:发生疫情地点位于县城方向、距离远近、交通状况、地形地貌、气象资料,人口资料、,疫点环境、水源、食品管理、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医疗资源等•既往疫情概况:近5年当地甲肝疫情概况,疫苗接种情况•疫情调查•建立病例定义:根据现场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病人的两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迅速确定在一定时间、地点和人群范围内的观察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定义•主动搜索和核实病例:根据病例定义,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积极开展主动搜索,对病例进行逐一的核实和排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根据个案表列成病例一览表,查清观察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数据,核实病例后,排除非病例 现场调查•3、疫情调查•提出病因假设 根据个案调查和病例一览表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分析疫情发生和发展过程、波及范围、病例数及其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寻找发病的暴露因素、探索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典型病例调查:即对首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作典型病例描述,应全面收集临床信息、流行病学信息如近期活动状况、发病时间,与甲肝病例接触时间、引用水源和饮食方面的情况等•密切接触者调查:填写密切接触者一览表,内容包括密切接触者的姓名及其接触方式、时间等 标本采集•病例标本:•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标本 •标本采集方法•血清标本:所有的临床诊断病例都应采取血液标本3-5ml,采集血液分离血清1-2ml检查抗体血清标本可-20℃冷冻保存•采取标本应注意:•尽可能在急性期采集病人的血液标本;•血液标本采集后及时分离血清•填写病例采样登记表•监测后及时反馈结果 控制措置•组织措施•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或处置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落实疫情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病例救治、病家及环境消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应成立学生考勤报告管理组负责学校的宣传知识的普及及环境的消杀工作 •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疫区周围的饮食摊点及贩卖的三无产品进行清理整顿,监督到位,划片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所辖片区的自来水公司应加强水源消毒管理和消毒。

      •工商、公安等部门协助卫生监督执法 控制措施•2、加强监测与报告•暴发及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建立日报和零报制,每日报告疫情进展情况(包括病例数变化情况、病例救治情况(好转、痊愈、死亡)、密切接触者管理情况等•处理原则:调查与控制并举!•传染源管理Ø甲肝病例应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和管理隔离期从发病之日起3周,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治疗,居家隔离治疗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应定期进行上门治疗服务和随访工作同时注意对病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消毒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肝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 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Ø消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乡镇卫生院、村医应对病家及污染环境随时进行消毒Ø不同的污染物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饮用水源和食品的管理Ø疫情暴发期间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水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确保饮水安全有专人负责对水源的消毒,并要进行消毒效果的检测卫生监督部门对可能或明确引起甲肝暴发的食物立即封存和销毁严格执行饮食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粪便管理•医疗机构要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病家的粪便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禁止大型聚餐活动 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开展甲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Ø根据疫情暴发的范围、可在暴发点及周围开展15岁以下人群甲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由疾控机构提出建议,经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接种工作•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晨检制度:幼托机构和学校加强考勤制度对未到集体单位入托和上学的儿童应了解缺勤情况,及时掌握发病情况对发生在自然村寨的甲肝疫情,村医应加强主动搜索•健康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群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达到现场调查后,应尽快24小时内写出调查报告上报同级卫生局和上级疾控中心,初次报告时获取的信息可能不全面,可在进程报告中补充,但初次报告包括疫情的性质、流行强度和趋势分析、实施控制情况•初次报告:以现场调查与处置获取的信息为主,应包括:疫情发现及报告经过、既往疫情、此次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地点)、流行基本特征(三间分布)、暴发原因、实验室采样检测情况、控制措施(病例救治、接触者处理情况、消杀工作)、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并完成 “病例一览表”、“密切接触者一览表”、“个案调查表”、 “病例标本采样登记表”、“消毒情况”等核心信息收集。

      •进程报告:报告疫情的进展,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完善现场调查,补充初次报告中缺少的信息•阶段报告:在调查和处置到一定阶段(即流行因素基本清楚,控制措施基本落实),应写出阶段报告,描述疫情的全貌,控制的效果等 结案•结案需满足以下条件:•在实施控制措施后第一个最长潜伏期内病例明显减少,第二个潜伏期内无聚集病例发生•结案报告:要求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评估•初步分析与最终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病原学病因或流行病学病因明确•在确定暴发后1个平均潜伏期内落实采取控制措施、所需资源满足工作需要•控制效果明显,在暴发区域内采取控制措施后,在1个最长潜伏期后病例明显减少,维持常年发病水平•有成本效益分析,经验教训总结 甲型肝炎案例分析贵阳市一起桶装水引发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调查处置 疫情发现报告经过•2008年3月30日下午6时,贵阳市南明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在审核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省人民医院网上报告的2例确诊甲肝病例,属本辖区同一学校(贵阳学院)的学生3月31日该中心派人前往现场核实病例并开展现场调查,同时报告南明区卫生局和贵阳市疾控中心•4月1日上午贵阳市疾控中心前往贵阳学院开展调查,发现到该校医务室就诊的学生中以发热、纳差、乏力及黄染的病例较多。

      4月1日报告省疾控中心当日下午省、市、区疾控中心共同对该院的甲肝疫情进行调查疫情发现、响应.ppt 基础资料收集•贵阳学院位于南明区龙洞堡办事处,系贵阳市属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有学生10047人,均为住校学生学院有10栋学生宿舍,分一区,二区一区有宿舍8栋(1~8),二区有宿舍2栋(11~12)一区有学生7385人,二区有学生2607人 •一区主要饮用“竹源牌”桶装水,并未使用饮水机,学生采取直接饮用;二区主要饮用其它品牌桶装水,均使用饮水机,部分学生有直接饮用情况 •该学院有校办食堂2个,均为私人承包,环境卫生较差,是学生主要就餐地;另在学院内有小吃一条街,个体饮食摊点20多个,亦常有学生就餐 分析资料•首例出现在3月20日,病例主要分布在3月27日至4月11日之间,根据病例分布的主要集中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推断暴露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病例空间分布 病因假设• 根据上述资料,提出假设,可能的危险因素是直接饮用“竹源牌”桶装水,同时对就餐地点、进食凉拌菜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对97例病例和210例对照开展病例对照调查,主要调查饮用水类型、饮水方式、就餐地点、进食食物种类等因素。

      结果提示直接饮用“竹源牌”桶装水有统计学意义,就餐地点、食用食物种类等因素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对25对病例对照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因素与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相同结果提示直接饮用“竹源牌”桶装水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回顾性队列研究 •4月5日,对一区学生饮用水及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应调查寝室数(指2008年2月20日至3月10日有人居住的寝室)959间,实际调查934间,应调查人数(指2008年2月20日至3月10日居住在一区的人数)5633,实际调查人数5485人,喝“竹源牌”桶装水人数2646人,发病202人,罹患率为7.63%;未喝“竹源牌”桶装水人数2839人,发病23人,罹患率为0.81%,相对危险度(RR)为9.42,提示在贵阳学院内所饮用的“竹源牌”桶装水与发病有流行病学联系 “竹源牌”桶装水情况 •“竹源牌”桶装水厂址及取水点周围情况•贵阳竹源桶装水生产厂房位于贵阳市富源北路旁的贵州日报社仓库内,厂房距仓库大门300米左右取水泵房在厂房西侧,距厂房2米左右,间隔2米处建有库区围墙,墙外距泵井27.5米有一旱厕距水泵房40米左右有一周围居民区的生活用排污沟,进水泵房处有污水滞留段约2米,下段约30米处(距水泵房平行距60米左右)沟底水泥结构破坏,还有一处污水储留段约10米长。

      •水泵井于1978年8月勘建(已30年),井深172米,地面泥土层36米为无缝钢管结构,以下为自然岩层或其它地质结构,从建井至今未作井壁修缮•厂房及取水点上方有贵钢住宅楼两栋,平行下方有居民户,围墙外为市农资公司仓库,守库人员和搬运工人经常使用前述旱厕 “竹源牌”桶装水情况•“竹源牌”桶装水厂内部管理不严格,规章制度不落实厂内检验无登记、记录 •“竹源牌”桶装水卫生学检测情况: •2008年3月3日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疾控中心对该厂出品的、未开封的5份竹源牌桶装水(批号:2008.2.25、2008.2.26、2008.3.4、2008.3.5、2008.3.6)进行检测,结果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两项严重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此次疫情波及面广,除息烽县未报告因饮用“竹源牌”桶装水引进的甲肝病例外,其余10个区(市、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报告较高的区(市、县)依次为南明区、云岩区、修文县、白云区、开阳县、金阳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清镇市 区区( (县、市县、市) )南明南明区区云岩云岩区区修文修文县县白云白云区区开阳开阳县县金阳金阳区区乌当乌当区区小河小河区区花溪花溪区区清镇清镇市市息烽息烽县县合计合计病例数(例)病例数(例)263263110110686843439 98 87 75 52 21 10 0516516 地区地区编号编号单位单位饮用饮用“竹源牌竹源牌”桶装水发病数桶装水发病数南明区南明区1贵阳学院贵阳学院2072实验小学实验小学23南明小学南明小学44尚义小学尚义小学25省建八公司省建八公司26东方变庄器厂东方变庄器厂2云岩区云岩区7中天北京四中中天北京四中388省电大省电大10928中中910交通学院交通学院911京瑞宾馆京瑞宾馆612财院财院413戒毒所戒毒所314贵阳医学院贵阳医学院315实验二小实验二小2白云区白云区16贵州铝厂贵州铝厂37修文县修文县17修文城关二小修文城关二小3218修文实验小学修文实验小学3019久长小学久长小学2小河区小河区20小河协力模具厂小河协力模具厂2开阳县开阳县21三中三中4合计合计410 调查结论•经省、市级流行病学专家组认真讨论分析后,确定此次甲肝暴发流行与饮用“竹源牌”桶装水有流行病学联系,饮用“竹源牌”桶装水是导致此次贵阳市甲肝疫情的直接原因。

      村村人口数人口数发病数发病数罹患率罹患率阿栗村阿栗村3359862.56%干井村干井村1506372.45%柏杨村柏杨村村委会附近地区村委会附近地区460194.13%其它地区其它地区119370.58%罗吏村罗吏村1442140.97%水塘村水塘村276550.18% 控制措施•组织领导有力•省、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4月1日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此次疫情的防控•国家、省、市、区卫生部门极积组织开展工作,市卫生局每天到现场了解疫情进展,组织召开现场工作会,督促各项措施的开展和落实市疾控中心石作宏主任入驻疫点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和防控 •卫生部于4月20日派专家到现场调查疫情和指导防控,省卫生厅应急办多次组织召开现场会议,组织专家分析疫情,指导和调整防控措施市卫生局应急办派员入驻现场,协调工作•4月8日省政府督察室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疫情控制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 控制措施•流行因素调查及时,防控措施针对性强•疫情发生后省、市、区疾控人员及时进入疫点,4月1日起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省疾控中心派员就流行因素问题专门进行了“病例对照调查”和“队列调查”4月2日根据调查提出流行原因与“竹源牌”桶装水有关的假设。

      4月7日完成该次疫情的流行因素调查分析报告,并报市疫情处置领导小组,4月9日省疾控中心公布调查结果,并通过专家论证根据调查结果,4月2日南明区质监查封了“竹源牌”桶装水生产厂家4月5日各级卫生监督部门查封桶装水销售网点的所有“竹源牌”桶装水,同时媒体公布此次疫情与饮用该桶装水有关,要求市民停止饮用 控制措施•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传染源管理:甲肝病例送相关医院隔离治疗,少部份在家治疗的病人,家庭内消毒隔离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负责,并发放健康处方贵阳学院节假日期间为有效防止传染源的扩散,校方取消清明节放假,学生继续上课•主动搜索疫情:开展对饮用“竹源牌”桶装水的集体单位(共44个)进行疫情主动搜索贵阳学院2008年4月2日、中天北京四中2008年4月7日、修文城关二小和实验小学于2008年4月8日起每日实行晨检制度•卫生监督检测:发生聚集病例的单位食堂立即停止供应生冷凉拌食品市、区卫监每天对贵阳学院、中天北京四中、贵州铝厂、修文城关二小和实验小学对学校周边的饮食摊店进行巡查,取缔无证经营点对部分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对抗-HAVIgM检测阳性者立即调离食堂岗位市、区疾控对学生饮用水、食堂餐具进行检测。

      控制措施•对疫点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贵阳学院、中天北京四中及贵州铝厂都成立消杀队,修文城关二小和实验小学由县疾控中心消杀,市、区疾控中心对消杀队进行培训,每天对学校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职工医院、医务室、图书室、图书馆、垃圾池、公厕、排水口、学校及厂外环境进行消杀•健康教育:全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传教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食腐烂变质食物等内容为主2008年4月~7月期间,电视播放71次、广播宣传14次、张贴宣传画1874张、黑板报213期、发放宣传单262902张、标语276条、讲座培训93次、接受培训达22189人•保护易感人群:按全市在4月1日~5月1日期间开展甲肝疫苗应急接种,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了“甲肝疫苗应急接种方案”,全市共接种139390人份,其中学生、儿童接种124139人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