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l****
  • 文档编号:133775320
  • 上传时间:2020-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率先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11〕15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09〕49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0〕56号)精神,特编制本规划一、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是我省旅游业面临挑战最多、遭受困难最大、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五年,也是旅游系统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五年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均已圆满完成旅游整体实力越来越增强,“十一五”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16%,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已经从2005年的全国第五位上升到全国第三位旅游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全面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旅游市场更加多元,旅游空间结构渐趋均衡。

      旅游发展基础越来越牢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十百千”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高等级景区、高星级饭店和品质旅行社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旅游项目总投资约29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四倍旅游开放合作越来越广阔,国外旅游营销活动卓有成效,国际排名前十位的饭店集团均已进驻,与国家旅游局和兄弟省市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旅游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化,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已经由风景旅游逐渐向文化与旅游、体育与旅游一体化拓展,风景旅游一体化管理体制正在从县级逐步向市级延伸,旅游投融资机制更加灵活旅游综合贡献越来越明显,旅游业不仅直接带动了众多行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城乡发展特别是革命老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手,而且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在10万个以上 “十一五”旅游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主导,创新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主力军,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的生动力越来越强大二是领导重视,保障发展。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政策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三是合力兴旅,融合发展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渗透不断加强,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联合与协作日趋紧密四是审时度势,借势发展面对不同形势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及其实现程度指标名称2005年基数2010年规划指标2010年实绩2010年规划指标实现程度接待国旅游者(亿人次)1.282.762.95106.8%国旅游收入(亿元)5.5108.7%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348590684.7116%旅游创汇(亿美元)173539.3112.3%旅游总收入(亿元)2.6110.4%(二)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是推进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是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目标的攻坚期全省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业面对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二是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三是旅游业发展的供给条件更加优越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既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全省看,低水平、同质化的旅游开发方式和简单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支撑未来的发展,只有增加资本、技术和智慧要素的投入,才能有效化解日趋严重的旅游产品结构性矛盾,才能有效提高旅游业的经营效益。

      从各地看,尽管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具体问题有差异,但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同样紧迫十二五”时期要顺利实现“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目标,虽然有利因素很多,但面临的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在宏观层面上,全省各地的旅游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县市的旅游经济仍然处在自发状态,旅游消费需求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明显具体而言,旅游企业不强,旅游人才不足,旅游国际化水平不高,旅游科技支撑缺乏和旅游项目推进难度加大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制约因素,必须通过更深层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更大力度的政策创新加以解决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加快推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品质提升,加快推进旅游业的多元化、集群化、信息化与国际化,努力实现全省旅游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新跨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主要原则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市场配置机制;着力推进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以新产品和新业态引领旅游消费市场;着力推进工作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驾驭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品质优先,以文化铸就特色,以品质彰显实力,着力提升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的文化涵,加快形成旅游的鲜明个性与独特魅力坚持统筹协调,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的新领域与新空间着力推进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加快构筑比较竞争优势努力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旅游业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民生产业来抓,牢固树立游客至上、安全第一的观念,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旅游工作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旅游服务水平的根本标准坚持生态文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重视节能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推行绿色消费,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全围和全过程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使成为全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示省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1.建设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示区加快推进市县两级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涉旅产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综合性大产业相协调的制度基础加快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进一步调动国外企业特别是浙商民营企业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形成多元主体竞相投入,品牌企业主导发展的崭新局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优化旅游投入的要素结构,形成资本、技术与智慧要素主导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创新旅游业商业运行模式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加快形成全社会共推旅游业发展,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的良性循环 2.建设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先行区以国际化标准推进全省各级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外语环境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不断增强旅游城市的生活体验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整合政府资源和企业资源,构建以全球浙商和国外友好城市为依托的旅游营销网络,多渠道对重点入境旅游市场实行更具针对性的营销大力改善国际旅游交通条件和国际游客出入境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更高市场占有率的国际旅游城市,大力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国际化3.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确保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5%,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两个明显高于”,即明显高于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旅游业年均增长率,逐年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中的比重。

      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旅游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三强之列;旅游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左右,旅游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5%;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品质更加优良,惠民产品明显增加,游客满意度明显提高,旅游的公共形象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城乡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就业容量进一步扩大,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省城乡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达到7.5%以上十二五”全省旅游业发展预期指标大类指标具体指标2010年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国旅游人数(亿人次)2.955.0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684.7   1000组团出境旅游人数(万人次)100.2130旅游消费水平城乡居民年均出游次数2 3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 12%旅游经济效益旅游业总收入(亿元)3312.6 6100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4%* >6%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2.5%*13%旅游对地方财政贡献率5.3%* 5.5%旅游社会效益旅游就业人数(万人)300*360旅游就业占全省就业比重6.1%*   7.5%注:带“*”为2009年旅游卫星账户指标数据,2010年的数据将由省统计局于2011年7月份测算完成。

      三、主要任务(一)着力拓宽旅游发展领域1.促进全省各地旅游业全面加快发展巩固提升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十百千”工程的创建成果,就大力推进特色旅游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支持和促进旅游经济强县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上继续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大力推动旅游先发区的“二次创业”,加强资源整合和景区集群发展,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构建县域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格局,形成具有鲜明主题形象的县域旅游目的地大力推进旅游后发区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促进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加强旅游与农、林、牧、渔、水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休闲农林渔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积极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旅游业,着力培育浙北、杭绍、浙东、温台和金衢丽红色旅游区片,拓展提升国家级和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环城乡村旅游带建设,促进重要旅游城镇和高等级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探索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设3.促进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和商务考察旅游。

      依托特色工业企业和特色加工制造业集聚区,形成一批体验性强、产业链长、影响力大的工业旅游区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加快改善传统特色工艺品的花色品种和加工制造水平,加强民族服饰、乡土纪念品和简易拼装型度假屋、移动式度假屋等旅游度假实用品的开发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大力培育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加强旅游商品的研发和生产,建设全国性旅游商品研发、制造和交易中心 4.促进旅游业与相关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以大型国际会展、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美食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和置业旅游,有序发展高尔夫旅游和大型主题公园旅游,积极探索发展海洋邮轮旅游大力发展购物旅游,加快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争取试办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5.促进旅游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关注国家和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其发展成果促进旅游业的改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