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历程, 特征分析及策略建议.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390110
  • 上传时间:2021-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1.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历程、特征分析及策略建议*[摘 要]农村义务教育经历了一个提出明确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全血普及的 艰难选择和伟大实践的历程这期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体现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显著特征 同时农村义务教冇的推进过程存在诸多新的问题,提岀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对于在新形势下 更好地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历程;特征;策略[作者简介]张吐,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农村教育研究心主任、研究员、博士,东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长春130022)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全局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从艰难起步到基本 普及再到全面普及,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实现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巨变, 这一奇迹令世人惊羡回顾这一历史过程,认真分析特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提 出今后发展的策略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历程1•明确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阶段(1985-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1985年第一次提出,到1993年明确奋斗H标,用了近八年 时间1985年5月,《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指出“实行九年 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 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决定》第一次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4月12 口,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 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法》第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 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2年10月12 0, ip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把“到本世纪 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 业发展的重要F1标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把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20世纪90年代的奋斗FI标而后的实施意见 把这一 H标细化为“到2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阶段的职业教育),水本文系2009年度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吉林省乡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 号:2009A014 )的研究成果之一即占全国总人口 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小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全 国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2•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具体实施阶段(1994-2000年)1994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岀 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双八五”的冃标和三片地区“三步走”的实施办法,让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在2000年以前我国人均GDP不足7500元人民币, 国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普九”的艰难历程为确保义务教育规划H标的实现,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努力加大对义务教育的 经费投入,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过程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实施了多种教育工程 如,“九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1995-2000 年累计投入资金124.62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包括解决农村小学、初的危房问 题,新建校舍,配备仪器、图书资料及培训教师和校长等,让56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 284个省级贫困县的2. 5亿人口受益⑴社会各界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义务教育的发 展,资助特困家庭和儿童共青团中央实施了 “希望工程”,全国妇联实施了 “春蕾计 划”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给予了强大支持到2000年底,全国通过现阶段“两基”验收标准的县(市、区)和其他县级行政 区划单位总数已达2 541个,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 以下;全国有11个省(直辖市)通过了教育部“两基”评估验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 总规模已达到19 269.5万人,比1990年增加3 111.6万人,增长了 19. 25%⑵。

      我国 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H标3•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9年)进入21世纪,我国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Z 重”,不断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实施“国家教育工程”力度,创造性地开 展西部“两基”攻坚计划,适时地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国家行动,使义务 教育向全而普及的H标大步迈进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世纪Z初,教育改革的主耍着力点和最有成效的工 作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对基础教育办学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 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新成立以 来的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 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工作重之重的地位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颁布,将农 村义务教育全而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和地方分项H、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6月29 H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二次会议修订的《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义务 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 院的规定分项H、按比例分担”,进一步明确了省级政府的责任实施“国家教育工程”为加快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新世纪党和国家继 续实施“国家教育工程”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2001-2005年累计投入资 金72.5亿元,为贫困地区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实施信息教育等;“国家贫困地区义务 教育助学金” 2001-2005年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资助西部地区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教 科书专项经费” 2001-2003年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农村小 学教师工资专项”从2001年起,每年投入50亿元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工资 补助;“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2001・2005年累计投入资金90亿元,用于小学危房改 造;“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4-2007年累计投入资金90亿元,让西部农村 8.64万个教学点、25.2万所完全小学受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2004-2007 年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为西部农村兴建、改建6 400所寄宿制学校,缓解320万贫 困家庭学生上学困难⑶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到2002年底,全国己有91.8%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 了九年义务教育,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只有77%,仍有410个县级行政单位 尚未实现“两基”,完成“两基”难度非常大。

      但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西部教育的发展, 2003年9月,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低、教育 基础薄弱的现状,国务院提出在四部地区集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2003年12 月30 H《国家四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审议通过2004年2月 26 R,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攻坚计划正式实施在西部 “两基”攻坚小,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两免一补工程”、“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7年底,西部地区“两基”攻坚 计划如期完成至2008年底,西部地区共有1 049个县和174个团场实现了 “两基” H标,“两基”人口覆盖率己接近100%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不断巩固,小学五年巩固率 和初三年巩固率达到96%和90%,分别比1998年提高14和5个百分点,义务教育的 完成率由1998年的74%提高到92%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0年底,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问题便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促进地区、城乡、学校Z间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基础教育全面健康地 发展”,均衡发展正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的发展方针。

      2005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行政部门有效遏制城乡Z 间、地区2间和校际2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6月, 在成都召开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丄,教育部明确提出实现义务教育均 衡化的H标:“力争用3-5年的时间,做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体制机制更 加完善;大城市基本消灭薄弱校,学校乞间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 大大减少;农村地区学校普遍达到基本办学标准,贫困地区极其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 弱势群体受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校长和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素质教育全 面推进;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丄学贵问题得到 解决 2006年6月新修订的《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各级 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 提岀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2007年10月15日,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 代表大会的报告也提出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教育 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 思想。

      2007、2008、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融入了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重耍思想2009年11月6日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北省邯郸 市又一次召开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责 任,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并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耍把握“四个围绕”的思路⑸新世纪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己上升为 国家行动到2008年底,我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含其他 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7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 1%, “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 3%o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4%,初阶段毛入学率98.5%⑹城乡义务教育实现 全而免费和全而普及(义务教育普及变化趋势见图1),义务教育有了历史性的跨图义务教育普及变化趋势t—・普九”人口-•—初中毛入学率OOOOOOOOOOO a5.6L6a5.65.0.5a 099887766558 SE数据来源:全国教冇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6-2008年)[EB/OL]. http://www. moe. eclu. cn.二、特征分析回顾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历程,我们分析有如下主要特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从提出到全而普及的发展历程,我 国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保 证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起至今 的20几年小,党小央、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农村教育,或涉及到农村教育的重大政策、 法规多达十几个这一系列政策法规,都是党和政府根据国情、根据教育发展形势高 瞻远瞩的智慧结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每一个政策法规的实施, 都为推进当时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Z路是艰难的当时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短缺,投入不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