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术英语(一)法学英语1翻译.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986946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4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Unitl Text A translation2010年6月,新泽西州的森坦那瑞大学在学生之间普遍存在抄袭现象的事件被曝光之后关 闭了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卫星学校在一家法律公司和美国中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实施过一 次调查之后,该校决定不颁发其在北京、上海和台北注册的全部4000名学生的亚洲工商管 理硕士学位该事件令人震惊,但这只是最近几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剽窃事件之一剽窃的概念在是确实存在的,但一直以来学术界既没有给予系统的定义,也没有给予强 烈谴责而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典型的做法是把禁止剽窃的规定直接告诉学生,并写在课 程大纲中这与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许多高校都会要求学生在他们把作业正式递交 给老师之前先放在剽窃监视网站如T进行鉴定在重大考试中学生作弊行为盛行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发生在东北一座城市的一件事 说明了近儿年来高科技作弊手段是如何获得广泛流行的作弊器和转发的答案被卖给学生 更令人吃惊的是考生会接到打到家里来的推销所谓“考试工具〃的这一现象催生了加强考试时安全措施的需求2010年6月中国高考期间,学生们被金属探 测器和考场中的监控摄像头“问候〃军队也被调来保证试卷能安全送达至全国6800个考点。

      然而,学生们也不是唯一不讲诚信的人事实上,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大学毕业 生和教职工当中近年来,捏造数据,重复发表和假简历现象位于某些“受尊敬的〃学者剽窃 行为之首位在某种程度上讲,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素养在年青一代科学家身上已经减 弱了另外,在一项由张月红在2010年9月进行的研究中,己出版的2233份《浙江大学学报(理 学版)》中有692份被证明包含了抄袭的材料一一比例高达31%这一出版社被认为是一个 核心的隶属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学术机构,是中国第一个决定要使用一个叫做CrossCheck 的剽窃扫描软件的机构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环境尤其助长了剽窃行为世界性的学术评价体系格外强调发表作品从 而不可避免地逼迫着学者,尤其是那些希望在职业上有更大发展的学者多出科研成果这一 根据出版文章的数量而非质量的评价教授和学生的趋势能够轻易地导致抄袭和选择更加简 单的产出方式的行为而且,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史也能帮助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关于抄袭问题,人们的态度和做法 与别国不同古代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府官员而非鼓励创造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中 没有真正重视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强调性格的培养,机械的记忆和对国家的忠诚。

      文化中的模仿习惯是剽窃事件的另一个可能的根源从公元1000年到1900年的科举 考试中,选拔准政府官员看的是记忆力以及在答卷中机械引用名言名篇的能力孔子一一一 位影响中国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几个世纪的杰出的哲学家一一总是强调他没有创造任何东 西,仅仅是传播先贤的智慧与远见罢了彼得•弗莱德曼,中国广州中山大学"中国-耶鲁〃教学合作项FI的前教员,冃睹了他的学生的 剽窃行为并希望探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他确认其中一个潜在原因是个人与团体Z间的 差异"当然存在有个性的人,每个人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举止不可能是相同的但在思想方 面,人们不大乐意显得与众不同〃弗莱徳曼说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强调经济发展,这己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层次理解了这一点很可能就 是抓住的问题的核心,这一核心解释了剽窃为什么存在少数学者看到某些商人投机取巧來 提高收益,所以他们也倾向于寻找捷径来获得即时回报剽窃问题受到无数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使得问题的解决看上去十分棘手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如果中国真的希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出台一项标進化的惩罚体系来打击剽窃近日, 对抄袭现象的处理常常是就事论事,并且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处罚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说明止在开始意识到根除学术欺诈的重要性。

      然而,要杜绝剽窃 现象,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讲是由更大更深层次的因素所导致的,只 有对每个因素给予敏锐的洞察和高度的关注,才能有望解开剽窃之谜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建 立)一个更统一,更高效的惩罚体系,(进行)更加公开的讨论,进一步展开调查,从而开 始真正认识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开始触及问题的核心Unit 1 Text B Tran slation学术诚信与学生剽窃——教育问题,而非道徳问题很多大学校园都存在学生剽窃的问题学校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來防止学生剽窃,要求将其视 为道德上的过失或是犯罪但这两种方法并非完全有效一些学校从道德角度来解决学术剽窃问题,通常会制定行为准则这样的准则迎合了学生行 为适当的想法这些准则假定,在适当的社会压力下,学生会这么做作为学术团体的成员, 学生被要求承诺他们会践行道徳行为但是即使学生会认同学术诚信理念所体现的原则,其它原则也会使他们剽窃或接受同学的违 规行为例如,友谊和友善一一学生团结一一这些美德通常优先于遵守学术行为准则第二种防止学术剽窃的方法是将其视为违规或是犯罪,而不是道德的过失,强调法律与执法 很多大学会定期修订有关学术诚信的规章制度,并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和行政人员严格执行这 些规章制度。

      现在各个大学也经常依赖像Turnitin这样的电子反剽窃软件,教授们把学生的 论文上传到那个网站,就会收到〃原创性检测报告〃,表明学生论文是否有任何一部分与数据 库中的著作相匹配一些学生会遵守学术诚信规范,而其他学生很可能认为这些规范跟其它规章和法律一样,他 们都不愿意遵守,或者直接无视它们的存在例如,儿乎在所有大学里,学生们经常违反有 关饮酒的规章,而咅乐下载被视为分亨知识产权的形式,有关咅乐下载的规章则通常被完全 地忽视传统上,行政人员为防止学术剽窃采取的很多措施都不奏效,这有很多原因首先,对于"学 术诚信〃这一品质的内涵,学生仅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有关知识产权的规范也一直 变化莫测此外,言论原创性理念认为言论是唯一的、独立的、真实的自我产物,这里理念在20世纪 60、70年代达到顶峰如今的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一一陶醉于尝试不同的角色以 及自由分享在作品和创作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并不想坚决维护口己作品的完整性, 同时也认为别人必然也是这样而且,学生主要关注成功和成就,正是出于这一最低限度的心态,他们才考入了高标准选拔 的学校,而这些学校正在致力于实施学术引用规范如果学生单纯追求教育的意义一一像大 部分教授那样一一他们就会努力创作出可以增进学识的学术成果,并以自己的教授为榜样来 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特别重视课堂学习过程一一因此,事实上,对他们而 言,只要能到达目的,任何手段都可以所有这些趋势表明,以行为准则和执行规章制度的形式来防止学术剽窃属于自上而下的方法, 而我们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取而代之第三种方法是把学术诚信,特别是引用文章的规定,作 为一系列技巧來学习这一理念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必须说服学生认识到引用的 价值一一这绝非是不言而喻的一一并且指导学生逐渐学会如何正确地引用尽管我们都用“注明出处〃来总结,但引用的细节非常复杂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引用的规定千 差万别例如,对于工程学而言,不需要引用,而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就需要引用教授写作和作文的教授想方设法教导学生引证的意义和如何避免剽窃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 只是宣布“注明出处〃的方针就行了,而写作课的老师无奈地指出,要明确区分原创和借鉴在 本质上是矛盾的当然,被引用姓名的作者也能获得实际利益和学术利益学者越来越依赖包括“谷歌学术〃 在内的各种数据库的“引用索引〃,来展示其学术影响力研究人员通过获得完整的引用信息 來查找出处然而,学生的论文并不发表,通常除了一个讲师以外,其他人都不会看,因此, 不要期望他们会理解耍求引用的实际意义。

      确实,通常对学生而言,教授们坚持要求注明111处这一点似乎太武断,太难以理解了我的 高级研究小组里有一个成员,其主修的专业要求写大量的论文,她也承认不理解以下做法: 既然在参考文献里都列出来了杂志文章的页码,为什么她还必须在论文中标明页码她已经 接受了关于引用的基本准则,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掌握具体应用的细节无论是作为永恒的道德方法还是通用的惯例,严正警告一一“不准抄袭〃一一不足以解决问题 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学术写作的体裁要求需要给他们演示,怎么才能做到我们这些老师所要 求他们做的事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引用,如何参考,如何在直接引用时使用引号,以区别于 间接引用要使学生遵守学术引用规范,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把学术诚信视为一系列技巧,通过长期的 高等教育学习过程来教授,这也是最不可能提供捷径的一种方法这意味着教导学生掌握学 术诚信的内涵、教授们重视学术诚信的原因和贯彻学术诚信的确切方法Unit3 Text A translation传递达尔文道徳观念中关于众生平等的逻辑结论(物种平等是后达尔文道徳观符合逻辑的结 论)(1) 35年前,我躺在牛津大学的一个澡堂(浴缸)时突然想到了物种歧视这个词它就 像种族歧视或者性别歧视一一一种以道德为基础而与本身无关的偏见(是一种建立在与道德 无关的身体方面的差异的偏见)。

      因为达尔文,我们知道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是经过 进化而来的,那么,我们要怎样证明我们对其它物种的压迫是正确的呢?(我们通过进化与 其它动物产生联系,既如此,我们又怎能为我们対其它物种的压迫辩护呢? /我们又如何证 明我们对其它物种的压迫是正确的呢?)所有的动物都能够感知痛苦和危难(/不幸)动物 能像我们一样尖叫和挣扎,它们的神经系统是相似的,(它们的神经系统跟我们是相似的) 也包含了和我们一样的与痛苦的经历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生化物质)2) 我们对痛苦和危难的关注(对他人痛苦和不幸的关注)应该扩展到一切"能感到痛苦的 事物〃一感知痛苦一(“知痛者〃一能感知到痛的生物)不管他或她的性别、阶级、种族、宗教、 国籍或者是物种确实如此(实际上),如果证明(如果)外星人能感觉到痛苦或者我们制 造的机器能感觉到痛苦,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扩大道德范围将它们包含在内能感知痛苦是唯 一的一个或把说理的基本点归于权利或者是对其他事物的兴趣的观点(认为他者有权利,或 者说是利益,唯一可信的依据是感知痛的能力)3) 许多其他的品质,例如被人们建议认可的"内在价值〃(许多其它的品质,女/内在价值〃, 也被提到)。

      但是,如果缺乏觉悟(意识)或者是潜在意识,价值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岩 石、河流以及房屋都没有它们自己的兴趣(利益)和权利当然,这不意味着它们对我们是 没有意义的(没有用的),也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有痛苦感觉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并不意味 着对其他有痛苦感觉的生物没有用,包括以它们为栖息地以及没有它们就会受苦的生物)(4) 许多法则和典范(道德原则和目标)经过了几世纪的整理才得以完成(几百年以來人 们提出了许多道德原则和目标),例如,正义、自由、公平、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但这 只不过是为了最终的目的一幸福而使用的踏脚石(但这些只是通向终极美好一幸福的阶梯, 幸福由于免于所有形式的痛苦和苦难而变得简单(痛苦与苦难可以交换使用)(从所有形式的 痛苦和苦难中解脱才使幸福变得相对比较容易得到)的确这样,如果你仔细想想,你能明 白人们把肌范(目标/理想)看得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们对驱除苦难是最基本的东西实际上, 他们有时才能得出这样的结果(这些目标有时会有这样的效果),并不是一直这样5) 为什么一直强调痛苦和其他形式的苦难而不是快乐与幸福? 一个原因是痛苦比快乐更 有力(强大)难道你不愿意为了得到一个小吋的幸福而去避免一小吋的痛苦吗(人们宇愿 不要一小时的幸福,也不去受一小时的折磨,难道不是这样吗?)痛苦真正的和唯一的邪恶。

      那么,什么又是受虐者呢(受虐者又是怎样的呢)?答案就是痛苦带给他的快乐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