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课件.ppt
40页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2011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筹备工作情况筹备工作情况20102010年年1212月月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1.情况介绍2.展览定位3.展览主题4.时间及场地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1. 情况介绍首 届 北 京 国 际 设 计 三 年 展 ( Beijing International Design Triennial)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共同承办该展览将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学术价值、最具前瞻影响、最具高端地位的综合性设计大展,是全球设计师展示和推广创新成果的又一个新的、重要的平台国际设计三年展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通行模式首次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东方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每三年为周期,面向全球汇集优秀设计作品,共同探讨人类社会设计与发展的话题本届展览以各国一流设计师为参展主体,以代表性的设计产品为主要展示对象。
参展设计师预计将超过500位,其中中国设计师约占30%,国外设计师约占70% 2. 展览定位3. 展览主题4. 时间及场地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国际一流设计 —— 展示人类社会发展新成果中国创新设计 —— 引领国家转型新发展北京创意之都 ——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新提升1. 情况介绍2. 展览定位3. 展览主题4. 时间及场地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仁:设计的善意仁:设计的善意 REN:GOOD DESIGN“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同时体现出“好设计”(Good Design)最完美的精神主旨仁”意味着关爱好的设计使人受益的同时也关照着仁爱精神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集中展示当代人类所取得的优秀设计成果,使中国公众更好地理解设计的价值设计关乎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设计的善意将为中国和人类社会境遇改善与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和谐美好的新境界1. 情况介绍2. 展览定位3. 展览主题4. 时间及场地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时间:2011年9月28日至2011年10月17日场地租期:2011年9月20日至2011年10月20日1. 情况介绍2. 展览定位3. 展览主题4. 时间及场地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1. 情况介绍2. 展览定位3. 展览主题4. 时间及场地展览场地由展览场地由1 1号中央大厅和其他号中央大厅和其他4 4个展厅构成,个展厅构成,总面积近总面积近60006000平米。
平米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第二部分 展览框架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1.活动内容2.组织模式3.展览内容4.经费预算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主展览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国家博物馆仁:设计的善意REN: GOOD DESIGN 学术研讨会及系列论坛主题研讨会 国家博物馆仁:设计的善意主题研讨会 GOOD DESIGN/中国的创意未来学术论坛 移动的城市学术论坛学术论坛学术论坛学术论坛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华世纪坛中央美术学院联想集团慢设计,快进步关注弱势群体亚洲设计数字驱动的设计外围展专题展览清华大学100 Years / 100 Chairs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外围展专题展览今日美术馆设计的力量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外策展人合作机制:主展览采取国际通行的策展人制度,在策展委员会统一协调领导下,聘请中外策展人进行组织策划策展人的任务包括确定展览分主题、联络设计师、确定和运输展品、确定展陈方案5+5 :即每一个展览单元分别由一名外方策展人与一名中方策展人合作完成。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4. 经费预算 3. 展览内容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资料4. 经费预算 3. 展览内容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资料:Gilda Bojardi(意大利)自1997年起担任意大利《室内设计》(INTERNI)杂志主编,在意大利设计出版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曾受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委托,策划200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意大利设计50年” ,2010米兰国际设计周外围展总策展人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资料:Benjamin Loyaute(法国)美术史学家,策展人,制片人,《认识艺术》杂志专栏记者,长期为《建筑时代》等杂志撰稿,出版过《皮尔卡丹的演变》等书籍曾与人合作拍摄过纪录片《设计师的宇宙》,片中对全球知名的16位设计师进行了专访策划过《设计对抗设计》等展览,2010年法国圣泰田双年展“PREDICTION”单元策展人。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资料:刘小康 (中国香港)香港设计营商周的重要组织者和策划人香港著名设计师,曾获多个国际奖项,包括 1989年举行的德国莱比锡最佳书籍设计银奖、1995年路易·卡地亚卓越成就奖、1997年韩国第三届国际海报三年展全场大奖、1998年PorscheDesign创意动力大奖等众多奖项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资料:Zoe Ryan (美国)著名策展人,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 ,曾参与策划MOMA和V&A等美术馆的多个展览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资料:Constance Rubini(法国)设计史学家,2010法国圣泰田设计双年展总策展人, 《Azimuts》杂志主编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备选策展人资料4. 经费预算 3. 展览内容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备选策展人资料:Dunne&Raby(英国)Anthony Dunne: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授,交互设计系主任,计算机设计实验中心创始人之一,2009年获设计教育创新奖。
Fiona Raby :主要研究建筑设计与计算机设计计算机设计实验中心创始人之一,负责外部资金项目Dunne&Raby的实验项目曾参加圣泰田国际设计三年展,美国国家三年展等多个国际重要展览,作品被MOMA, V&A,FracIle-de-France和 Fnac等多个博物馆与机构收藏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备选策展人资料:Martin Heller(瑞士)著名策展人,Heller设计事务所创建人,InfoWorld编辑Barbara Holzer (瑞士)Tristan Kobler (瑞士)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策展人两人一起创建了Holzer & Kobler建筑事务所三人曾合作策划多个展览,包括2010年在柏林举办的《理想叩击现实之门》(展览面积8000平米)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备选策展人资料:Laetitia Wolff (美国)策展人,批评家,设计和品牌顾问,futureflair设计顾问平台的创办者近期为美国Parsons设计学院和瑞士EPFL+ECAL 实验室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曾任《平面和平面设计》(Surface and Graphis)杂志主编,并长期为国际知名设计杂志撰稿策划展览:Value Meal: design and (over)eating,法国平面设计师Massin回顾展,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美国国家馆,参与2004年圣泰田国际设计双年展策展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备选策展人资料:Claire Fayolle(法国)设计史学家,2010法国圣泰田设计双年展“TOMORROW IS TODAY” 单元策展人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备选策展人资料:Pierre Keller(瑞士)洛桑艺术学院院长,著名平面设计师,策展人曾参加17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等重要展览 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主主展展览览由由五五个个分分主主题题构构成成,,每每个个主主题题由由不不同同的的策策展展人人负负责责。
各各策策展展人人围围绕绕“Good “Good Design”Design”这这一一总总主主题题,,独独立立策策划划各各自自的的展展览览主主题题、、邀邀请请设设计计师师、、挑挑选选作作品品并并决决定定展展陈陈方方式式通通过过设设计计师师的的创创意意行行为为,,成成功地、富于新意地、机智地解决和应对现实生活问题功地、富于新意地、机智地解决和应对现实生活问题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五个分主题为: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五个分主题为: ■ ■ 移动的城市移动的城市 ■ ■ 数字驱动的设计数字驱动的设计 ■ ■ 亚洲饮食文化与器具设计亚洲饮食文化与器具设计 ■ ■ 敬老爱幼敬老爱幼 ■ ■ 慢设计,快进步慢设计,快进步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移动城市时代中涉及到移动性的新规则和要求正在确立着我们对环境的新观点城市促进了人口、交通、货物和信息的流动,但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人如何适应快速移动的城市生活?设计如何应对过度流动带来的社会和心理问题?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移动城市一、交通设计1、缓解拥堵;2、节能环保;3、健康出行二、社区设计1、安居工程;2、重建邻里关系;3、降低犯罪率三、公共空间/设施设计1、开放式公园;2、多功能街区;3、休息区与等候4、城市景观与城市细节展示对象:1、与以上三方面相关的设计品、设计方案和影像作品;2、反映和反思城市流动问题的展板;3、以展板和影像方式呈现的国际城市案例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数字驱动的设计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建造的环境的性质和目的,模糊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区别,并对设计师发出挑战,要重新思考如何表现和展示信息这一主题,探讨新兴的、动态的、基于可视化、分层、以及信息共享的信息设计环境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数字驱动的设计一、数字与建筑1、虚拟建筑;2、建筑中的数码艺术;3、上海世博会优秀影像作品回放。
二、数字与设计流程1、建模与打样技术;2、基于数字运算的设计三、交互设计1、实用的交互设计;2、交互艺术四、数码艺术1、数字绘画;2、动漫和电影;3、新成像技术展示对象:与上述四方面相关的器材、影像和图片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亚洲饮食文化与器具设计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性的历史、认同和趣味的差异本展览不仅要通过饮食文化和器具设计,突显亚洲的价值观和文化的独特性,而且要突出亚洲文化内部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以及欧亚文明源远流长的交流与融会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亚洲饮食文化与器具设计一、丝绸之路与欧亚饮食文化的交汇以展板陈述历史,配合文物或文物复制品二、亚洲饮食文化传统与器具设计炊具、餐具和茶具,图片、文物和文物复制品三、亚洲当代饮食器具设计厨房设计,餐具设计,茶具设计,食品设计展示对象:与上述三方面相关的展板、影像、实物和现场表演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敬老爱幼敬老爱幼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核心价值观,本展览单元着重体现设计对老人和儿童的关怀,通过设计体现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
事实上,探讨设计如何更好地为老人和儿童服务这一问题,在当今中国尤有现实意义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敬老爱幼一、设计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二、设计应对独生子女问题展示对象:1、适合老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公共设施、通讯和数码产品、家居用品,体现出关爱、体贴老人的价值取向;2、设计巧妙、质量上乘的婴幼儿及儿童用品,如奶瓶、水杯、儿童餐具、儿童房、玩具、游乐设施、益智游戏、心理治疗及教育软件,体现出安全、优质、有益身心、寓教于乐的价值取向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慢设计,快进步慢设计概念来自于1986创立于意大利的“慢食”运动,既强调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也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扩张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慢设计所提倡的放缓工作生活节奏以及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前瞻意义慢设计并不一定和快进步相矛盾,相反,人类的持续进步将依赖于慢设计理念的觉醒本专题将展示慢设计的理念,以及可持续设计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100 Years – 100 Chairs一百年,一百把椅子(外围展)这是VITRA设计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展览。
从椅子的变化中管中窥豹似的来体现过去的100年中社会、人民生活、设计界的变革1. 活动内容2. 组织模式 3. 展览内容 4. 经费预算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第四部分 网站及视觉形象设计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导航栏三年展简介主题阐释奖项设置相关活动公告新闻相关链接策展人知识链接参展设计师展览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