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银矿特点成因,标准,市场需求类型.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3759078
  • 上传时间:2018-0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8.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一、矿物原料特点目前已知银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 200多种,其中以银为主要元素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 60余种,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作为白银生产的主要原料有 12种:自然银(Ag)、银金矿(AgAu)、辉银矿(Ag 2 S)、深红银矿(Ag 3 SbS 3 )、深红银矿(Ag 3 ASS 3 )、角银矿(AgCe)、脆银矿(Ag 2 SbS 3 )、锑银矿(Ag 3 Sb)、硒银矿(Ag 3 Se)、碲银矿(Ag 2 Te)、锌锑方辉银矿(5Ag 2 Sb 2 S 3 )、硫锑铜银矿(8(AgCu)SSb 2 S 3 )银属铜型离子,亲硫,极化能力强在自然界中常以自然银、硫化物、硫盐等形式存在,因其离子半径较大,又能与巨大的阴离子Se和Te形成硒化物和碲化物但它通常最喜欢潜藏在方铅矿中,或作机械混入,或作类质同象潜晶其次是赋存于自然金、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物中因此在铅矿、锌矿、铜矿、金矿开采、冶炼过程中往往也可回收银在内生作用中,银在热液阶段才趋于高度集中,富集成银(金)或各种含银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在表生条件下,银的硫化物可形成具有一定溶解性、易溶于水的Ag 2 SO 4 ,在氧化带下部形成次生富集体;在沉积作用中,银常与铜、金、铀、铅、锌或钒、磷等一起迁移,沉淀于砂岩、粘土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岩石中,当其达到一定程度的富集,可形成沉积型或层控型银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呈细分散状态的银,经变质热液的萃取与活化迁移,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可富集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矿床,或者使原矿体叠加富化。

      由于银矿物或含银矿物种类繁多,它们又可在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形成,因此这些银矿物常分布在不同的矿相中,甚至好几种银矿物赋存于同一矿石之中,它们除独立呈粗粒单晶存在,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外,还有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呈细微的连晶出现,也有呈分散状态赋存于上述矿物之中银矿物分布的这种特点,给设计较理想的选矿工艺与流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对银矿物与共生矿物进行工艺学研究,对银的最佳回收意义重大二、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长期以来,大量纯度较高的银用于制造银币和装饰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银已由传统的货币和首饰工艺品方面的消费,逐渐转移到工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领域目前,它在电子、计算机、通讯、军工、航空航天、影视、照相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影视和照相行业中,由于银的卤盐(溴化银、氯化银、碘化银)和硝酸银具有对光特别敏感的特性,因此可用来制作电影、电视和照相所需要的黑白与彩色胶片、底片、晒相和印相纸、印刷制版用的感光胶片、医疗与工业探伤用的X光胶片和航空测绘、天文宇宙探索与国防科学研究等使用的各种特殊感光材料在机电和电气工业方面,银主要以纯金属、银合金的形式用作电接触材料、电阻材料、钎焊料、测温材料和厚膜浆料等。

      如银铜、银镉、银镍等合金制作的电触头,可以消除一般金属的消耗变形、接触电阻及粘接等弊病;银钨、银钼、银铁合金等制作的低压功率开关、起重开关、重负荷的继电器与电接点材料可广泛用于交通、冶金、自动化和航空航天等尖端工业;在厚膜工艺中,银浆料使用最早,导电最好,与陶瓷的附着力又强在石油化工方面,银主要以Ag/Al 2 O 3 、KBr-Ag-Al 2 O 3 、Au-Ag网等催化剂用于化学反应医疗卫生事业中,银金、银汞、银锡合金等为重要的牙科材料;银泊丹、镇心丸具有定志养神、安脏之功用;银纱布、药棉可医治恶性溃疡;银线、银片是固定碎骨与修补颅骨破洞的非常材料银盐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银器皿具有特殊的作用2在农业、气象上,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在能源利用上,将银涂在巨大的弧形玻璃镜面上,可聚集阳光,将其转变成热能和电能银锌、银镉电池比普通电池强 20倍以上此外,银敷玻璃窗户可以防止紫外线通过,能节省空调设备的能耗和费用由于我国在 80年代以前,独立银矿床发现不多,大部分银是为有色贱金属矿的伴(共)生组分,在勘查主矿产时顺带进行评价,当含银量大于 5~10g/t 时,就给予计算储量若银的选冶性能较优,在铜和金矿中有时降低至 1g/t,铅锌矿中为 2g/t。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银矿地质工作得到加强,80 年代以来,相继找到一批以银为主的矿床,根据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对银矿床的工业指标、规定如下:边界品位 A40~50g/t工业品位 Ag100~120g/t矿床平均品位 Ag140~150g/t可采厚度 0.8~1m夹石剔涂厚度≥2~4m目前,国内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几个主要矿床的工业指标见表 3.19.1表 3.19.1 我国几个主要银矿的工业指标三、资源特点1.产地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全国已探明有储量的产地有569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储量在万 t 以上的省有江西、云南、广东;储量在10000~5000t 的省(区)有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这7个省(区)的储量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0.7%其余20个省、市、自治区的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39. 3%2.伴生银资源丰富,产地多,但贫矿多,富矿少3我国伴生银资源丰富,1995年,保有储量66146t,占当年银总保有储量的58%,尚有一部分矿区未进行银的分析或未计算储量,伴生银矿储量实际上应更多些全国除宁夏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伴生银产地伴生银矿储量和产地以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和云南为最多。

      但是我国伴生银矿富矿少,贫矿多,银品位大于50g/t的富伴生银矿只占伴生银矿储量的1/4左右,而银品位小于50g/t的贫伴生银矿储量却占伴生银矿总储量的3/43.大、中型产地少,占有的储量多;小型产地多,占有的储量少据1992年的资料分析,我国以银为主要开采对象的银矿,大型产地12处,中型产地40处,大、中型产地占有的储量占该类银矿储量的95%;小型产地29处,占有的储量只占5%左右伴生银矿大型产地14处,中型产地73处,大、中型产地占有的伴生银矿储量占伴生银矿总储量的79%,而小型产地有271处,占有的伴生银矿储量只占伴生银矿总储量的21%4.银多与铅锌矿共生或伴生我国共生银矿以银铅锌矿为多,其保有储量占银矿储量的64. 3%伴生银矿主要产在铅锌矿(占伴生银矿储量的44%)和铜矿(占伴生银矿储量的31.6%)中与银共生或伴生的除了铅锌和铜外,还有锡矿、金矿,以及多金属矿等等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在我国,除了太古宙和新生代没有发现有工业意义的银矿床外,从元古宙到中生代漫长的地质时期,银的成矿作用都有所发育,尤其是燕山期,矿床的数量和规模都居于首位就银矿床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我国银矿床在地槽褶皱带、地台凹陷盆地以及活化地台的火山-沉积断陷中都有分布。

      如湖北竹山及四川麻邛银矿床分别属于加里东及印支优地槽褶皱带;湖北兴山及辽宁八家子银铅锌矿床分别属于扬子地台凹陷及华北地台燕山盆地;浙江天台山及江西德兴银多金属矿床分别属于活化地台中断陷火山盆地在我国已经显示出来的趋势是:在空间上地台活化阶段的断陷火山盆地中,富银多金属矿床数目较多,规模也较大同生成矿作用在银矿床的形成中有重要的意义火山作用和沉积作用这两种地质作用在独立地或相互结合地产生围岩的同时,形成银或银多金属矿层,形成这种矿层的环境即宏观的地质条件与形成围岩的环境是一致的,并且大体上是同时的同生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层,后来又经过这样或那样的地质作用的叠加形成工业矿床,这种矿床具有含量高、层位稳定、规模大等特点至于和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矿床,虽然已有所发现,但只占次要地位,而与基性侵入岩有关的矿床,目前尚未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这两种成矿作用形成的银矿床在国外却是相当重要的二、矿床类型4按照《中国矿床》一书中徐恩寿等人的意见,对银品位大于 100g/t 的银矿床作为有独立经济意义的银矿床进行如下分类:(一)火山沉积类型银矿床这类银矿床的特点是:①矿体的围岩是火山岩或是火山岩与沉积岩的互层。

      ②矿体在多数情况下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③火山喷发的气液对围岩造成或强或弱的蚀变④成矿物质一般都认为是幔源的或深部壳源的⑤矿床具有同生成矿及后生成矿的双重性质根据火山作用及火山-沉积作用的岩相,这类银矿床又分为海相和陆相两个亚类陆相亚类中还分为火山岩型和潜火山岩型二)沉积类型银矿床这类矿床是产在正常沉积岩层中的同生沉积矿床,矿体一般呈层状、透镜状,具有一切正常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点,如层理、韵律、岩相等;层状矿体一般较薄,但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延伸性根据沉积岩的岩性和岩相,这类银矿床又分为页岩型和碳酸盐岩型两个亚类三)变质类型银矿床变质类型银矿床系同生的或后生的各种银矿床经受了各种变质作用之后的受变质或变成矿床原来矿体的产状、矿物组分、结构构造,甚至品位等,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改造虽然由于所经受的变质种类及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①具有片状、片麻状或结晶粒状构造,原生的构造只作为残留体以变余构造保留下来②在变质作用的过程中,由于脱水作用而产生的热液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而产生了一系列热液矿床特点,如蚀变、富集、矿体产状的改变等,具有同生、后生两种成矿作用的双重特点。

      根据变质作用程度和类型的不同,这类矿床又分为区域(沉积)变质、接触变质(夕卡岩)、超变质(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等亚类这类银矿床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工业价值四)侵入岩(中酸性)类型银矿床这类银矿床最主要的特点是它们与侵入岩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紧密联系,矿床围岩可以是侵入岩本身,或其近旁的硅铝质岩或碳酸盐岩,矿体形成晚于围岩,主要受构造控制,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在5硅铝质围岩中一般呈脉状、网脉状充填,而在碳酸盐岩中呈不规则层状或团块状交代矿体,并有多种多样比较强烈的围岩蚀变五)沉积改(再)造类型银矿床这种类型银矿床的基本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同生成矿与后生成矿双重性质很多矿床在同生成矿阶段,主要成矿元素有一定的富集,形成了胚胎矿,或矿源层(矿源体),在以后的构造-岩浆活动或其他地质作用中,这些初始矿层(矿体)经受了一系列改造或再造,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后生” 成矿作用的烙印,原生比较分散的成矿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富集起来,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这就使得这类矿床既具有地层控制的特点,又具有构造、岩性控制的特点,故又称之层控矿床,对银矿床来说,这种类型的矿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改造作用程度的不同,这类矿床又分为沉积改造和沉积再造两个亚类。

      三、典型矿床(一)湖北竹山银洞沟矿床银洞沟银矿位于竹山县北部鄂陕交界处该矿虽明末清初曾有人采过,但真正地质勘探工作始于 1972年,1972 —1977 年开展多金属矿普查、详查工作,1977 年提交了 《湖北省银洞沟多金属矿区详查报告》70 年代后期,国家将贵金属提到重要地位,于是 1978 年以后将银洞沟以银金为主要勘查对象, 1985年提交了《湖北省竹山县银洞沟银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1986 年报告审批后,动工兴建湖北银矿,1990 年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矿石 400t,年产白银 20t,黄金 200kg银洞沟是一个大型银金矿床,保有银储量 1428t,含银品位 17.3g/t矿床的直接围岩是古元古界武当山群中的银洞沟组,由变石英角斑岩质凝灰岩、钾长石英角斑岩组成,向上出现正常沉积岩夹层,如粉砂岩、变粉砂质页岩及白云岩透镜体与变石英角斑岩质凝灰岩、火山角砾集块岩等呈韵律互层银矿体呈层状产在银洞沟组下部变石英角斑质凝灰岩中,产状与围岩整合,为单一银矿体(图 3.19.2),底部的变钾长石英角斑岩中产铅锌矿层,显示出银及铅锌具有不同岩性(岩层)控制的特点矿石为细脉浸染型,由背斜构造轴部的片、劈理控制,但不超过银洞沟组的范围。

      主要蚀变是次生石英岩化,此外尚有黄铁矿化及铁白云石化银矿石由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自然银、金银矿组成,伴有次要的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及闪锌矿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属于海相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