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散发出乡土气息的数学.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5204644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散发出“乡土”气息的数学――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袁少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切身体会到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有着丰厚的数学教学资源,平时只要留心去开发,善于去捕捉,努力去挖掘,就能从生活中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源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探索交流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在操作中爱学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农村资源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空间,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课堂中人人动手,品尝数学的精彩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教学中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动口交流,寻找规律和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探索交流中品尝数学的精彩例如在教学“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2.4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时,当时,无论我在课堂上怎样讲解,总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

      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回家之后,每人从自家菜园里挖一块泥巴带来,注意泥巴的干湿要适度,要保证能将泥巴捏成各种形状第二天的课堂上,我让大家分别捏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且等底等体积,观察它们的高,有什么发现?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交流,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我抓住时机,对这种题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他们又捏出了一组等底等高和一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然后观察、研究、讨论这三种情况的圆柱和圆锥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等高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也许这多少有点“土气”,但孩子们喜爱,学得积极,学得投入,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教师善于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将真正成为再创造的过程在这种再创造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能力会不断增强2、校园中人人参与,感悟数学的魅力农村孩子生活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非常强,教学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常规,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我校是一个三层教学楼,校院非常大,学校里面只有六个单级班,且班额又小,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非常方便,相互不受影响),让学生在校园中人人参与,利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变抽象为具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感悟,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学习比例知识后,教材中有一道思考题:求一座大楼的高度这道题用到了“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的知识, “杆高”和“影长” 对学生来说是两个全新的概念,并且又抽象那天天气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我想这正是在校园中探求新知的好时节,我把学生带到楼下,先让学生观察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和影长,然后小组合作,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杆高,各自量出自己的身高和影长,并算出比值,进行相互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探索交流得出结论:同时同地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利用这个知识可以求出各种高大物体的高度学生很顺利地求出了大楼的高度,为了加深理解,又带学生来到旗杆下,让学生用刚才的知识求出旗杆的高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解决了数学问题,获得新知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余设计出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方式,从而也更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二、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在情境中愿学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上好课的关键农村小学有着自己特有的“乡土文化”,学生们天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农活,生活经验非常丰富。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开发农村“乡土”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 “乡土”资源,为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加强感知,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从自家拿来了许多长短不同的铁丝,课堂上先让学生用铁丝围成正方形、六边形、五边形、椭圆形、圆形等图形,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自行车轮子、汽车、拖拉机轮子等都是什么形状的?能不能用其它的形状来代替?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观察、操作、交流,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和一种渴望,从而学到有用的数学2、捕捉农村“生活”资源,创设现实情境农村孩子生活中的数学每天都在发生,教师应该敏锐地去捕捉这些背景资源,提供给学生,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学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让学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

      如教学《除法估算》这一课时,我捕捉了将要发生的一个生活情境:“六一”儿童节学校包场放电影,到时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观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你们坐的长凳每条最多坐5人,学校共有师生176名,大约需要准备几张长凳?由于看电影是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教室里立刻沸腾了有的学生借助自制的学具,用小树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人数,在操作中得出应准备36条长凳;有的学生将176看做180,通过计算180÷5=36,判断大约准备36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36=180,因此要准备36张长凳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被真正调动起来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寻求答案创设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三、数学应用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在体验中乐学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所学内容,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在现实生活的作用,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至用,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乐趣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学生学习的好环境。

      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学校后面就有农民的菜园、田地、树林等,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教学中我常常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田野中寓教于乐,体会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复习计算物体“面积“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一些小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面积的计算还比较清楚,对于计算楼基的占地面积,圆形花坛的占地面积、操场的占地面积等等,大部分学生不理解,他们的空间观念非常摸糊,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物体“面”的表象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后边的一片刚植完的小树林边,让学生先估算这块长方形地的占地面积、估算每一棵小树苗的株距和行距以及小树苗的占地面积,再枯算出这一块长方形地大约能植多少棵小树苗,然后再进行测量、计算,验证与估算的差距最后我又把学生带到一间看树苗的老人住的小屋子里,让学生计算小屋子的占地面积,如果把小屋子配上窗帘,再计算窗帘的面积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米布,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对面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切身体会到了“面积”概念的含义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在“做数学”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价值的存在。

      2、用数学知识解决农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妙用农村孩子农活干的多,特别农忙季节,下地干活是常事如果让学生联系农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农活中的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而且还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农活体验数学的妙用例如:姚陈在数学周记中这样写道:星期六,我和哥一起去菜园喷洒农药,`我说:“哥,我配药水你来喷,我配的药水比你配的准,因为我学过,”哥哥不情愿的说:“唉,没办法,我喷就我喷!”当时我非常得意,我看了看农药瓶上的标志,是用药液和水按照1:1500的比例配制的我把喷雾器的盖拔开,因为我们要配制90千克的农药水,我算了算,应该放0.06千克的药液和89.94千克的水我配完了药水,哥哥背起喷雾器喷了起来我非常得意,觉的学习数学真好总之,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进行数学教学,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教师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参考文献:1《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小学数学教育》,张卫国,辽宁教育出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