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叶亭四迷.ppt
15页讲解流程 二叶亭四迷生平简介 作品浮云创作背景 原文赏析 感想二叶亭四迷(1864-1909)本名:长长谷川辰之助 ( )笔名:二叶亭四迷 ( )日本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v 二叶亭四迷幼年时正好赶上日本和俄国因千岛桦太闹纷争,青年的二叶亭四迷为使日本免遭俄国欺负,立志要当一名军人,然而,报考士官学校因视力不合格未能成功;后来,他觉得要对付俄国首先要了解俄国,便到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当时的教学完全是俄国教师上课,正好碰上一位喜爱文学的老师,于是,他走进了俄罗斯文学之门他贪婪地阅读了别林斯基、果戈理、高尔基、安德烈耶夫、屠格涅夫、赫尔岑等人的原版作品,吸取了大量的欧洲文学营养,而且将自己的俄语水平提高到相当精深的程度 二叶亭四迷的父亲是地方的下级武士,明治维新后担任地方小官吏二叶亭四迷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明治维新的“开化革新”的气氛中度过他从小接受汉学教育,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把“为人正直、俯仰无愧于天地”当作座右铭一般的作家为自己起个笔名,都要挑一个吉利的、响亮的、寓意深远的,而長谷川辰之助的笔名“二叶亭四迷”却是日语“死去吧!”的谐音因他父亲反对他搞文学,见他搞文学认为没出息,骂他“死去吧!”而他针锋相对,就用这句话做笔名。
这对父子相互失望到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n二葉亭 四迷( )自筆履歴書、1883年2月1日1885年12月25日、当時専修学校(現在専修大学)学、卒業東京外国語学校(現東京外国語大学)露語科入学後、同科改組東京商業学校(現一橋大学)第三部露語科1886年1月中退n坪内逍遥交流結、勧評論小説総論発表1887年91年間出写実主義小説浮雲言文一致体書、日本近代小説鼻祖文学翻訳多、特有名自然主義作家大影響与n後其面影平凡書、1909年、赴任帰国途中、湾上客死v 二葉亭 四迷( )v 誕生:1864年4月4日 日本江戸市谷v 死没:1909年5月10日(満45歳没)v 職業:小説家翻訳家v 最終学歴専修学校(現在専修大学)卒業 東京外国語学校露語科中退v 活動期間1886年 - 1909年v 小説翻訳v 代表作小説総論(1886年) 浮雲(1887年) 恋(1896年) 其面影(1906年) 平凡(1907年)作品赏析第一部日本批判写实主义文学作品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8二叶亭四迷v浮云v 浮云是二叶亭四迷的处女作兼成名作二叶亭四迷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贡献有二:一是首先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二是倡导采用言文一致的文体。
他在浮云的自序中尖锐地批评了陈旧的汉语腔和一味模仿西洋句式的难懂文体浮云就是实践其文学主张的第一部作品v 1868年的明治维新,结束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江户幕府,建立了以天皇亲政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为日本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明治维新后的现实和改革的结果使广大人民大失所望,农民仍然生活在极端的困苦之中,工人阶级处于惊人的贫穷和政治压迫之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运动达到了巨大的规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尤其是1882至1884年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性质,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自由民权运动”在农民武装暴动、工人罢工斗争和自由民权运动的压力下,明治政府被迫让步,做了一些n改革,承认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由民权运动的成果但是,正如许多日本进步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这次运动具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1884年,这场自由民权运动终于在明治政府的镇压和离间分化下遭到了失败,从而巩固和加强了天皇绝对主义政权,人民的一切民主自由权利被彻底剥夺了这对于深受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熏陶的青年二叶亭四迷来说,不能不引起强烈的反响,浮云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他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遭到扼杀后日本社会气氛的异常窒息因此,他要在自己的小说中,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己对这种窒息气氛的强烈不满,揭露明治社会的反人民本质,反映人民要求真正的民主自由的愿望 主人公内海文叁出身在静冈县的旧武士家庭,他告别了乡下的老母,独自一人来到东京,寄宿在叔父园田孙兵卫家完成学业之后,在机关里当上了一名小官吏文三的叔父经常外出经商,家里只有婶母阿政和两个孩子(一个寄宿学校)阿政石孙兵卫的后妻,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势利小人,开始她觉得文三颇有出息,意将比文三校5岁的女儿阿势许给文三阿势长得很俊俏,自幼是母亲的掌上明珠,长大后成了一个娇纵任性的姑娘,她受到当时所谓的“文明开化”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接受了明治初期的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教育,洋气十足她靠着天生的小聪明,看上去学、艺兼优,实际上却很浅薄,并不很看重为人正直的文三文三爱上了阿势,但始终没有勇气向她表明自己的爱慕之心,心情很抑郁 两年后,机关进行行政改革时,生来不擅溜须拍马、巴结上司的文三被免职了阿政对文三的态度顿时一落千丈文三被免职的第二天,她口出污言,骂了文三,以后经常指桑骂槐阿势当时虽然为文三辩护了几句,但很快和文三的同僚本田升亲热起来。
本田升是老于世故、擅于蝇营狗苟的人,行政改革中非但没被免职,反倒官升一级,当上了科长11月2日那天,本田邀请阿政一家去团子坂观菊,阿势居然欣然前往,这使文三苦恼万分 这以后,本田与阿政母女得来往日益亲密,对文三则竭尽嘲弄之能事阿势劝文三去求本田为其复职出一臂之力,然而,文三根本不愿与只知对上级献媚求宠的庸俗之辈本田一谈为此,文三和阿势发生了争吵,他觉得自己在园田家已经无法住下去,便决定对阿势进行一次忠告,然后坚决离开她家 原文赏赏析枕頭()喚覚()下女声見果夢驚、文三狼狽()顔振揚向見、障子朝日影斜射()寐過()思間引続浮上免職二字狭胸塞()()振掛死蟇()身、躍上()、衣服更()、夜物揚楊枝()口頬張()故手拭()前帯()、周章()二階降足音聞、奥間文疾()為()遅政声圭角()、文三胸応()返答迷惑() p浮云发表于1887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共由三编组成因为当时作者还是无名文学青年,所以第一、第二编是以坪内逍遥的名义发表的 p作品成功的塑造了四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女青年阿势的父亲传统(旧思想),男青年文三清高(新思想),母亲阿政极端功利(旧思想),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本田奴性十足(伪新思想),阿势在四者之间像一片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如果我们把阿政的功利主义看做是封建时代的旧思想的代表,那么,本田就是一个貌似具有新思想、实为地道的旧思想的卫道士,而阿势正是游弋在这几者之间的一朵浮云n作品通过明治初期的一个小人物文三丢了工作、失去恋人,小小的愿望被无情粉碎后成为社会上多余的人的遭遇,通过知识分子和小市民之间的种种纠葛,真实地再现了明治社会的世态,反映了明治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苦恼,暴露了明治时代知识青年软弱、动摇、缺乏主见的一面揭露了明治时代的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批判了当时社会官尊民卑的封建性,并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单纯模仿西方社会的种种浅薄的所谓“文明开化”的现象日本文学界高度评价这部名垂于文学史的现实主义杰作中村光夫等人编写的近代日本文学史中说:“文体采用日本最早出现的清新的言文一致题,并熟练地运用从俄国小说里学来的现实主义手法,准确地、写实性地描写了近代社会及其人物这部小说给以后的日本的创作和近代文学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从而使作者成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