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优·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背诵》练习题.doc
5页全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 一、 先背诵《七步诗》,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诗: 代作者 , , 2、写出字词的意思: 持 漉 釜 菽 泣 持 煎 3、诗中哪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4、这首诗表面是在写 和 是在同一条根上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在说 和 本是同一父母所生为什么要手足相残。
这种方法叫做 5、 你还知道哪些运用这种手法的古诗,写把题目写下来: 、 6、这首诗里写到了( )种事物,分别是( )( )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 )句这是( )对( )说的,它的意思是( )8、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 ),把曹丕比喻成( )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 ),表达了( )二、先背诵《鸟鸣涧》,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诗: 代作者 , 。
, 2、写出字词的意思:涧: 闲: 时: 3、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一幅 的景色,请你根据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吧! 4、《鸟鸣涧》是( )朝被称为“诗佛”的( )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 )的景色,突出了一个“( )”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5、这是以首( ),主要描绘( )的情景,抒发了作者( )的心情。
三、先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诗: 代作者 , , 2、这首诗是一首 诗诗人通过写在 的情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离情别绪;把 比作 ,表达了自己的 的节操3、请选择一首你熟悉的送别诗,并默写: 代作者 , , 4、《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 )写的一首( )诗。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 );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 )的品质5、我还能默写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 题目 ( 代作者 ) 四、先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诗: 代作者 , 。
, 2、写出字词的意思:蹊: 留连: 恰恰: 3、上课时,同学们针对诗人杜甫是否在花丛中的戏蝶“流连”展开了讨论,请联系古诗说说你的看法注意表达有理有据 5、对于“江畔独步寻花”看到的景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精彩的画面吗? 6、《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 )”。
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 ),( )2、 全诗运用( )、( )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 )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 )之情五、先背诵《石灰吟》,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诗: 代作者 , , 2、 这是一首 诗,作者以 自喻,表达了自己立志做一个 的人的决心。
诗中的 三个字更是表达了作者无论面临什么危险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的精神六、先背诵《竹石》,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诗: 代作者 , , 2、 这也是一首 诗,作者借竹子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 、 的精神特别是诗中的“ ”字表现了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字表现了竹子不畏艰验的品质3、 《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4、 《石灰吟》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
5、 《竹石》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6、《石灰吟》的“吟”是( );“尔”的意思是( ) 七、先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完成下面的练习题:1、默写这首词: 代作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