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瞎子点灯歇后语.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84963808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瞎子点灯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啦)/白搭(白费功夫)   【释义】付出努力但是不会有效果,浪费时间   一、瞎子点灯的故事:   一位老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   "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   "正是因为眼瞎我才拿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   其实瞎子是睿智的,黑夜里,瞎子走路将会发生三种可能:   1、是被别人撞倒   2、是被障碍物绊倒   3、是走进死胡同   如果瞎子在黑夜里"点灯走路',则将会发生另外三种可能:   1、是照亮了别人,避免被撞倒;   2、是给别人提醒有障碍物,避免了绊倒;   3、是别人善意地为瞎子指明通路,从而没有走进死胡同   比起我们这些不盲的人,这位点灯的盲人是何等的睿智啊 只要点上一盏灯,尽管是瞎子,心里就亮堂多了!   黑蝶和瞎子的心理是雷同的,在这条崎岖的路上向前跋涉,长路漫漫,夜里孤独行走的人在心里必须点一盏灯,照亮同样在夜行的旅者,同时在点亮自己前行的心这盏灯或许不够亮堂,或许许多人不一定看得见,但在寒冷的暗夜里已经足够温暖,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擦亮手中的这盏灯,生活的希望便又回到身边。

      有了这盏灯,夜行的人们不再孤寂,我的心也永远不会迷失,让我们在各自的心中永远都葆有一份对光明不灭的憧憬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引申从歇后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歧视   中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这无可置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看到什么本质的思想内涵呢?   这又是一个大的不能再大 的话题   简化之,我们今天先来看看中国的歇后语是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它们是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佛家的众生平等与慈悲包容呢?   且不说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聋子的耳朵摆设',这些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歇后语,我们只看看和视障人士有关的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做 竹篮瞎编;   瞎子看电视不明真相;   瞎子盖被子东拉西扯;   瞎子到家摸(没)门;   瞎子打灯笼不沾光;   瞎 子撒网胡扔;   瞎子擤鼻涕一把攥;   瞎子背瘸子互相利用;   瞎子踢毽子一个不个;   瞎子戴变色镜穷讲究;   瞎子看唱本不知道是出什么戏;   瞎子耙地苗草一起铲;   瞎子赶集凑热闹   千百年来,我们用美丽的汉语表达思想,可是我们有没有反思:这是 什么样的思想?难道风趣俏皮就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一现象再次说明,圣人的仁义道德只是一纸空文,歧视才是我们文 化中隐秘的,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劣根!   说"中国文化中没有种族歧视的劣根。

      中国人既好客又知礼,既有孔 夫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精神,也有四海之内皆弟兄的胸怀'真有点滑稽了,连同宗同族的自己人都歧视,何况外族人?汉语中的"蛮'、 "夷'说的是谁呢?   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歧视现象仍然很普遍看看"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赵本山,他就是擅长拿残疾人开涮,他台上一个人装瘸扮傻,台下全中国人跟着哈哈大笑,这种拿残疾人开涮,并扼杀人们同情心的表演,居然每年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小品,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赵本山个人的行为不算什么,电视前广大观众的心理难道不反映了某种文化?   时代是变了,虽然"残废'、"瞎子'、"傻子'这样的称呼仍不绝于耳,但是现在中国社会已开始意识到尊重残障人士的重要性,有的公共设施比如厕所也开始兼顾特殊人群的需求,可是这样的改变是归功于我们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还是西方的"文化渗透'?   如果你还不明白,要和我争辩:这不过是文化差异,各种文化都有特点,取长补短就可以了,这又如何阻碍中国向现代化发展了?   那么请大家假设一下:假如Stephen Hawking生在中国会怎样?   阿弥陀佛!还好他是英国人,人间才有了一位大师! 4 /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