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韦以宗整脊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

120页
  • 卖家[上传人]:优***
  • 文档编号:125439766
  • 上传时间:2020-03-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82MB
  • / 1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整脊影像学诊断整脊影像学诊断 韦以宗韦以宗 Wei Yi ZongWei Yi Zong 选自 选自 中国整脊学中国整脊学 1 颈椎正位X线片 1 钩椎关节 2 第三颈椎椎体 3 棘突 4 横突 本例4 5钩椎关 节不对称 X线诊断 2 下位颈椎与上位胸椎X光片 1 第6颈椎之椎体 2 气管阴影之缘 3 椎体4 横突 5 肋骨头 6 肋骨颈 7 肋骨结节 8 肋骨体 9 肋骨 头 10 肋骨颈 11 肋骨结节 3 上位颈椎X光片 张口位 1 枢椎之齿突 2 寰枢之外侧块 3 寰枢关节 4 枢椎之椎体 5 第3颈椎 4 颈前侧位X线片 脊柱颈曲清晰可见 1 舌的咽部 2 会厌软骨 3 舌骨体 4 甲状软骨正 进行钙化 5 寰椎前结节 6 枢椎棘突 7 软腭 8 特 征性颈椎椎体 9 椎间盘 10 关节突关节 11 气管内空 气 5 颈椎双侧斜位片 45度斜位片 观察椎间孔 6 正常婴儿脊椎正及侧位片 7 中胸部脊柱侧位X线片 A为14岁儿童 B为22岁成年女性 1 椎体骨松质 2 骨密质壳 3 椎间盘位置 4 关节突关节 5 椎间孔 6 重叠肋阴影 7 正在骨化尚未愈合的椎体环状骺 8 正常腰椎前后位像 1 椎体 2 椎弓根 3 椎板 4 上关节突 5 下关节突 6 棘突 7 横突 8 椎间隙 9 腰大肌 9 成年26岁男性腰骶部脊柱侧位X线片 1 腰椎椎体 2 椎间孔 3 棘突 4 椎间盘部位 5 关节突间滑膜关节 10 成年26岁男性腰骶部脊柱侧位X线片 1 腰骶椎间盘部位 注意呈楔形 2 骶岬 3 第1骶节 4 骶骨椎间盘余留部 5 坐骨大切迹形态 11 腰椎斜位像 椎弓关节及椎弓在斜位像上近似一狗的外形 1 耳为上关节突 2 其嘴相当于横突 3 颈为峡部 4 前腿为下关节突 5 体为椎弓 6 体之后部为椎弓及对侧之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 7 为椎体 12 椎体鉴别法 正位片 根据腰椎横突嵴的特点 即第3腰椎横突最长 3 长 第4腰椎横突向上翘 4翘 第5腰椎横突扁大 5扁 13 骨骼成熟度的评价 即Risser征 可将髂分成四等分 骨化由髂前上嵴逐 渐移向髂后上嵴 骨骺移动25 为I度 50 为II度 75 为III 度 移动髂后上嵴为IV度 骨骺与髂骨融合为V度 此时骨骼 发育停止 14 颈椎标准侧位像生理曲度 A X线片测量法 图中示正常椎曲 B 图示下颌角A平C2下缘 示第1椎棘突基底部向下至第7颈 椎后下缘连线 其中点连线经过C4 5间为正常椎曲 X线片测量 15 腰椎弓顶距离及前突指数 Seze测量法 A X线片测量法 B 弓顶距离测量图示12胸椎后下缘向第 1骶椎后上角连线正常a线为1 8 2 2cm 前突指数b线正常 2 5cm以内 16 椎曲测量方法 为了更准确观测颈腰曲的变化 对标准 颈 腰曲X线侧位片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 积计算法 计算前 先将X线侧位片按如下方 法画线 17 1 1 颈椎侧位 颈椎侧位X X线片需下颌角平第二颈椎下线片需下颌角平第二颈椎下 缘的标准侧位片 测量颈曲自寰椎棘突基缘的标准侧位片 测量颈曲自寰椎棘突基 底部 底部 A A 到第 到第7 7颈椎后下缘 颈椎后下缘 B B点 连线 点 连线 正常此线中心点经第正常此线中心点经第4 54 5颈椎之间 颈椎之间 C C点 点 图 图a a 颈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 颈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 18 2 腰椎侧位片测量腰曲 腰曲自第12胸 椎后下缘 A点 到第1骶椎后上缘 B点 正常此线中点在第3腰椎中间 C点 图b 腰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 19 3 C点与AB线中点D 作垂直延长线 此线 与AC或BC线 图中虚线 中点E的垂直延长线 相交点为G 即为扇形圆心 AG BG交角即为圆心角 DG线为三角形的 高h AG BG为圆的半径r 4 计算法 测量AG BG AB 即L DG 即h 的长度 再测量 AGB角度 然后按 照以下公式运算 即可测出弓形面积 20 运算公式 21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颈曲 A 为寰椎棘突基底部下缘 B 为C7后 下缘 22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A 为T12后下缘 B 为S1后上缘 r 为半径 为圆心角 L 为AB弦长 h 为圆心至AB的垂直 距离 23 例如 颈曲面积 腰曲面积 24 经240例国人正常颈腰曲弓形面积测量结果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为均值 14 10cm2 标准 差S2 86 cm2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为均值 32 36cm2 标准差S5 26cm2 临床应用 参照表2 25 表2 颈腰椎曲分级标准 颈曲 腰曲 级别弓形面积 2 形态 弓形面积 2 形态 正常 11 16正常28 39正常 尚可 6 10减小16 27减小 尚存 1 5 显著减小或 上弓下曲或 下弓上曲 1 15 显著减小或 上弓下曲 消失 0变直0变直 差 负数或 16反弓负数或 38 上弓下直 26 颈椎椎体倾斜度测量法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 在所需测量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作CD连线 并与AB线平行 将倾斜的椎体下缘作 EF连线 EF线与CD线相交角度 为该 椎体倾斜度 27 颈椎旋转棘横线测量法A 棘突 B C 左右横突 正常AB 线等于AC线 如不相等 则椎体旋转 28 颈椎侧弯测量法 A 正常 正常ECD角 FCD角约10度 GCD角 HCD角约15度 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 经第7椎棘突作CD垂线 并与AB线成90度角 然后取上部颈椎颈3 4横突分别作EFGH 点 29 侧弯 ECD角12度减去10度 侧弯为2度 GCD角18度减 去15度 侧弯3度 30 后倾角测量法 自第1颈椎前缘至第7颈椎前缘作AB线 E 为反弓椎体后上角 AB线与EB线交角为后倾角 示椎曲消失 且反弓成角 31 腰椎棘横线 旋转 测量法A 棘突 B C 左右横突 正常AB线等于AC线 如不相等 则椎体旋转 本例AC AB是 旋转倾斜 32 椎体旋转级评价 根据正位片上椎弓根和椎体侧壁的位置关系分为5级 0级为椎 弓根对称 1级为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过第一格 凹侧 椎弓根变小 2级为凸侧椎弓根移至第二格 凹侧椎弓根消失 33 3级为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 凹侧椎弓根消失 4级为凸侧椎弓根超越中线 靠近凹侧 上图A测量法 B显示第1椎2级旋转 2 3椎1级旋转 34 腰椎侧凸 轴凸角测量法 A 沿骶椎上缘作横线 取棘突为中点作90oAB垂线 椎体椎弓根C点与 A点组成的角度为正常的椎弓根侧偏角 一般是10o左右 B 腰椎侧凸 CAB角大于10o 本例为20o 35 脊柱侧凸Ferguson测量法 36 脊柱侧凸Cobb测量法 37 腰骶角测量法 水平角 正常为30o 42 5o左右 38 腰骶角测量法 轴交角正常为130o左右 39 腰椎滑脱测量法 将下一个椎体分为4度 上椎体向前移动度为滑脱度 左图为1度 右图为2度 40 寰枢关节错位侧偏型 寰枢关节腔右宽左窄 提示齿状突侧偏 41 寰枢关节错位前倾型 左寰椎侧块 线条所指 出现双 边征 提示齿状突前倾 椎体旋转 42 颈前曲I型 重 43 颈前曲II型 上曲下正 44 颈前曲III型 上正下曲 45 颈后弓I型 直 46 颈后弓II型 全弓重 47 颈后弓III型 全弓严重 48 颈后弓IV型 上直下曲 49 颈后弓V型 上弓下曲 50 颈后弓VI型 上弓下直 51 颈后弓VII型 上曲下直 52 颈后弓VIII型 上曲下弓 53 腰曲I型 全直 54 腰曲II型 全弓 55 腰曲III型 上弓下直 56 腰曲IV型 上弓下曲 57 腰曲V型 上直下曲 58 腰曲VI型 全曲 59 颈曲呈阶梯状改变 颈3 6诸椎体后缘不能构成连续弧线 而呈前后错位之阶梯状改变 上一椎体后移 以颈4 5之间 最明显 60 颈曲阶梯状错位的测量线 61 显示上一椎体前移4mm 62 常规正位片双侧钩椎关节对称 无侧弯 63 钩突关节不对称 正位相显示颈3 4间双侧钩突关节不对称 64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 可见颈2 3 4小关节呈双突影 双边 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65 双边双突征 侧位片自颈5以上及颈7以下均为纯侧位相 但颈6下关节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 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66 轴向旋转自颈5以下颈椎呈侧位相 双侧关节突投影重合 但自颈4 5阶梯状改变 提示C4 5处有轴向旋转 旋转处变化骤然 非移行改变 67 左右斜位第4以上椎间孔明显变窄 呈米粒状与颈5 7花生米状形态不同 68 后纵韧带骨化 颈6椎体后方 椎管前壁处后纵韧带呈细条状骨化 注意骨化影与椎体后缘之间存在透亮间隙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69 颈6椎体后方 后纵韧带细条状骨化 70 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 由颈1 4纵跨四节颈椎 长达6cm 颈椎前后顺列僵直 于后纵韧带骨化之下方 即颈4 5处 顺列明显向后成角 71 连续型 后纵韧带钙化 颈2 4后纵韧带连续型骨化 厚度达0 5cm 前纵韧带亦骨化 于颈6 7 间隙处前纵韧带骨化呈局限性肥厚 厚度达1cm 72 女性 24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位片 左 显示侧弯 腰4椎体倾斜 旋转 侧位片 右 腰曲变直 腰5骶1椎间隙变窄 73 女性 50岁 腰椎正位片轻度侧弯 侧位片第5椎旋转 腰曲呈上弓下曲 腰骶轴交角变小 74 同一病例 斜位片右大致正常 左第5椎弓峡部裂 线条所指 75 腰椎正位 腰骶后关节病 腰骶关节左右不对称 右为矢状面 左为冠状 面 并第5椎向右旋转 右侧小关节软骨发白 提示慢性骨性关节炎 76 腰椎侧位 第5椎变小 提示旋转 椎体向前位移 旋移性滑脱 77 男 45岁 腰痛 步行困难 双下肢无力1年半 伴有低热 出汗 X线片正侧位显示L4椎体上缘软骨面消失 骨质破坏 椎体变扁 椎间隙 变窄 诊断 腰椎结核 78 强直性脊柱炎 竹节样椎体 79 腰椎骨髓炎 椎骨钙化 椎间隙存在 80 休门氏病 椎体楔状改变 椎间隙软骨面正常 81 骨质疏松症 椎体多个元宝状改变 软骨面 椎间隙存在 82 枢椎齿突骨化不愈合 83 第3 4颈椎椎体及附件先天性融合 其上下颈椎及椎间盘均呈退行 改变 环枕韧带骨化 84 腰椎第4椎半椎体 女性 22岁 正位 85 腰椎第4椎半椎体 女性 22岁 侧位 86 第7颈椎椎肋 87 颈7胸1椎体半融合 线条所指 X线片 88 颈7胸1椎体半融合 线条所指 MRI显像 89 骶椎腰化 90 腰椎骶化不全 91 骶椎裂 92 第5腰椎有Schmerl结节 线条所指 93 男性骨盆第5腰椎层面CT像 1 腰神经丛 2 臀中肌 3 髂骨肌 4 右髂骨翼 5 升结肠 6 外斜肌 7 内斜肌 8 腹横肌 9 回肠 10 右总髂骨动脉及静脉 11 肠系膜脂肪 12 横结肠 13 降结肠 14 髂骨肌 15 左总髂 骨动 静脉 16 第5腰椎 94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与椎管关系 95 椎间盘病变CT片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96 椎间盘病变CT片 左侧椎间盘突出及钙化 97 椎间盘病变CT片 椎间盘突出 黄韧带肥厚 98 椎间盘病变CT片 右侧椎间盘突出 侧隐窝增大 神经根淹没 99 包某 男 38岁 L5 S1间盘左后型突出 突出物大小约突入 30 2X7 2mm CT值58 7Hu 左侧椎间孔被部分填塞 相邻之硬膜囊及左 侧神经根受压 100 矢状面重建图像 显示L5 S1突出物向后椎管内 并挤压硬膜囊 101 手法复位后突出物基本回纳 左侧椎间孔已清楚 26 4X7 0mm硬膜 囊已无受压 囊外脂肪层亦清楚 102 王某 男 28岁 腰4 5间盘左右型突出 突出物约大小 CT值 58Hu 左侧椎间孔被部分填塞 硬膜囊被挤压 103 手法复位后突出已不明显 左侧椎间孔之填塞 物已消失 硬膜囊已无 受压征象 104 李某 腰4 5间盘右后型突出 突出物约11 3X4 8mm大小 CT值 65Hu 相邻之右侧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 105 手法复位后突出物大部分回纳 突出物约9 3X2 3mm大小 CT平均 值63Hu 相邻之右侧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已明显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