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教案 新编写.pdf
5页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抓特征、有顺序, 调动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仿照课文第二段,描写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抓特征、有顺序, 调动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教学难点: 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描 写方法来描写一处景物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充分熟悉课文第二段,通过生生、 师生之间的交流简要分析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方法,教师在讨 论的基础上总结本文写法,让学生觉得写作不难,发现身边 的美景,展现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有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写,你能找到吗?对,是 第二段,请大家用心朗读这一段 写法探究 关键词语景物描写有顺序 圈出这个语段中结构上的关键词语:“不必说也不 必说单是” 这组关键词语,哪个是内容强调的重点? 预设:“单是”后边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突出了儿时 百草园的趣味无穷 景物描写有顺序: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 体,再写局部的 “泥墙根一带” ,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读读背背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关注都写了什么景物。
你还关注到这段景物描写中的其他顺序了吗? 【预设】高低相间:个“不必说”从低到高写,第二个 “不必说”从高到低写; 动静结合:低处写静物,高处写动物; 远近结合:个“不必说”写近处,第二个“不必说”写 远处 【设计意图】从形式到内容的学习本段描写,熟悉语言 材料,为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做准备 修饰词语景物描写抓特征 作者笔下的景物,各自有特征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当 然是离不开修饰词语的运用找出第二段中的修饰词,体会 景物的特征 预设:石井栏“光滑”,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而 且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玩耍的时候,一定用手触摸过,才有 了这么具体的感受,写出了石井栏的特征 叫天子“轻捷”,其实不单是写这种鸟的轻快敏捷,还 写出了一个孩子轻轻地从背后想去捉到这种鸟,不料这种鸟 永远是那么机灵,很让孩子羡慕地高飞了 读读背背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关注景物的特征 色形味声景物描写多角度 调动起我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 用“我看见”“我听见”来梳理本段的景物描 写 预设: 我看见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 我看见皂荚树的高大,黄蜂的肥胖,何首乌的臃肿,覆 盆子的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我听见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 我吃到覆盆子又酸又甜 我触摸到石井栏的光滑 读读背背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关注这是一个有声有 色、有滋有味的百草园 【设计意图】在读读背背中,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 景物描写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如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 写,为运用此种方法进行仿写做准备 仿写练习 仿照第二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 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 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二百字左右 当堂点评 预设: 是否用上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用 上了是为了突出“单是”后边的内容,要注意前后语意的重 点 是否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一处景物?比如,描写校园 的某个角落,看见了什么颜色,听见了什么声音等 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写校园里的树木,突出其 高大、枝繁叶茂等 在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欢、热爱 课堂小结 景物描写要抓特征、有顺序,调动多种感官我们不妨 就先仿照名家的作品去写,写出我们的精彩作品 布置作业 修改课堂上仿写的一段景物描写 背诵课文第二段 请同学们以难忘的童年故事为题,写一写自己童年 的故事 【设计意图】 1. 注意读写结合, 关注作文的讲评与修改。
2. 从名家名篇中积累语言素材,养成背诵的好习惯3. 愿意 将自己的童年往事与老师同学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