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本能理论述评.doc
7页现代心理学本能理论述评 现代心理学本能理论述评 【作 者】王一多/赵勤 一、早斯的本能理论现代心理学中的本能概念是随着心理学家对行为动机的研究而出现的这一概念本身又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学该理论认为,动物的本能是一种先天的生物力量,它预先确定了动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活动,它使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一种可以预见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桑代克、巴甫洛夫为代表的动物心理学家们运用了本能的概念他们根据动物的生物本能来研究动物行为的心理倾向其后,这种理论和方法进一步被引入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过程之中本世纪初,弗洛伊德首先采用了一个以本能为基础的动机理论他将本能定义为人的生理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他认为人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本能推动并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不过,弗洛伊德并未详细考察人究竟有多少种本能,他认为该问题应当由生物学来研究他将人的本能简单地概括为两类,即与生命保存有关的生本能和为死亡服务的死本能其中生本能包括饥饿、性欲、口渴等他认为,这些生物本能在人的生命早期得到满足的情况将决定一个人成年之后的行为模式死本能则是暗中起作用的,它派生出破坏本能和攻击本能等等。
当死本能指向内部时,会导致人的自责甚至自杀而指向外部时,则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视和战争本能论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他在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概论》中力图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阐明,人和其他高等动物一样,都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人和动物在其生物发展史上具有一种延续性,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天然鸿沟因此,既然动物的一切活动都受本能所支配,那么,在决定人的行为和心理作用上本能也占有主要地位麦独孤将本能定义为“由遗传而来,或是本有的一种生理兼心理的倾向它使其主体对于某一类客体有知觉而注意;当知觉时,主体感受到一种特殊质的情绪冲动,并且对这个客体亦有一特殊的动作,至少也感受要做出这种动作的冲动①但麦独孤也认为,在由本能决定其行为的过程中,人和动物并非完全一样智慧不高的动物,其本能的动作是本能的纯粹形式,未被智慧和后天学习所改变;智慧程度愈高的动物,其纯粹形式的本能动作愈来愈少,而人的本能倾向则是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相结合来推动其行为的因此,人的行为从总体上讲可视为遗传本能及其在经验中改变的结果由于弗洛伊德和麦独孤的影响,本能论在本世纪初一度广为流行开来,理论家们纷纷寻找各种本能来解答人的行为及其心理倾向。
这种思潮是对20世纪以前的理性主义的反叛,它否认人的行为是由理性进行选择的结果,而是将它看成主要是由先天的遗传的力量造成的 二、本能论的衰落与复兴然而,本能的观点并没有流行多久,它因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而陷入了困境:一是,继弗洛伊德和麦独孤之后,理论家们过于随便地提出各种本能,不久,一项调查发现,各理论家共提出了数千种本能,以致于世上万物都被看成是由某种本能所引起的二是,滥用本能概念也混淆了描述和解释的界限,导致循环论证例如:他常格斗,为什么?因为他有强烈的攻击本能你怎么知道他有这种本能?因为他常格斗这样,本能用来解释一切,但又解释不了一切由于本能论的上述缺陷,使许多人逐渐抛弃甚至反对本能概念本能论最强烈的反对者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在1925年公开宣布否定人类本能的存在华生认为,“人类行为中所有那些似乎象本能行为的方面,实际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②因此,决定人类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后天的学习与经验而不是先天的生物本能华生之后,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本能论逐渐走向衰落,行为开始被看成主要是学习而来的,而不是由本能所推动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取代了本能论而成为行为研究的主流然而,本能这一概念并没有消声匿迹,而是以某些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并在心理学中继续产生影响。
首先是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起初完全否认人类本能的存在,但许多学习理论家不久就发现,单纯用学习和经验来解释人类一切行为仍是困难的因而,一些学习理论家如霍尔特、赫尔等人,他们在研究行为的外部动机的同时,又不得不考虑人的内部动机他们将行为的内部动机看成是由内驱力所推动,而内驱力又是由人的生物或生理需求的缺失而产生这样,人类行为实际上就成了有机体的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学习理论家们更重视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决定因素,并用内驱力来取代了本能概念,但由于内驱力这一概念的内容与本能一样,都是涉及人的生物或生理方面的需求,如饥、渴、性、痛苦的解除等等,因此,我们实际上可以将它看成是早期本能概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可见,学习理论家们把本能概念从行为研究的前门推了出去,又从后门将它偷运了进来本能理论的另一发展路线,是由一小批有影响的欧洲动物学家的工作所推动的,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弗里希和廷伯根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些科学家深入研究了动物的一些本能行为,他们称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为习性学虽然这些人并非心理学家,但他们以一种新的、科学上可以接受的形式复兴了本能概念习性学家将本能定义为种属特有的、不变的系列行为。
他们的研究表明,这种系列行为普遍存在于同种动物成员的身上,并为他们所独有这些行为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在种系发展阶梯上,越是高级的动物,其种属特有的行为就越少,而取决于学习来满足需要的行为种类也越多然而,即使是人类也有一些固有的行为模式虽然人生来就是文化的产物,并具有理性和道德,但文化和理性并非独立于人的本能而存在,而是与本能相互依赖的,并且,正是人的本能在决定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习性学家对本能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们完全采用了一套严格的实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动物的本能,从科学上证明了动物的本能的释放机制、印刻效应和同类种族的攻击行为等这些研究成果增进了人们对动物本能行为的认识但是,由于洛伦兹等人主要是作为动物学家而不是作为心理学家来对本能问题进行研究的,并且,他们所考察和进行实验的对象也主要是动物而不是人类,他们关于人类本能的理论主要还是根据动物本能类推得来的,因此,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了不少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但它尚未形成对环境论和学习论的巨大冲击力 三、对本能理论的重新考察将本能问题重新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的工作,是由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所推动的。
他在1957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弗洛伊德以来的本能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性的考察他指出,“根据一般动力论要求来看,本能理论,特别是麦独孤和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理论,具有某些当时未被充分理解的优点③而它们未被充分理解的原因,则是因为它们存在着以下一些过于明显的错误,其中一些错误是本能论和反本能论共有的1.语义上和逻辑上的错误本能论特意创造一些本能去解释他们不能理解或不能确定其本源的行为有不少低劣的作者不加区别地使用本能这个词代表需要、目的、能力、行为、知觉、表现、价值以及感情的伴随物,有时取其中单独一项的含义,有时代表几项的结合,其结果就形成了不精确用法的大杂烩,……几乎每一种已知的人类反应,都被这个或那个作者描述为本能④2.早期的本能论由于缺乏人种学、社会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知识,过分强调行为的遗传因素,因而导致了种族中心论、阶级中心论和庸俗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些都曾导致早期本能论论者的失败但其后的反本能论则走向了另一极端——文化相对论,即把社会环境看成是人们信仰和行为准则的唯一来源,完全否认有适合于一切人类社会的价值标准3.本能论和反本能论都用简单的两分法来看待问题,把人类一整套复杂的反应和行为看成要么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要么完全不是由遗传决定的。
4.本能理论家所使用的范例是动物的本能,而不是去寻找人类独有的本能,他们常常是把动物的本能类推到人类身上然而,“从低等动物研究中得出的最有害的经验酿成这样一个原理:本能是强大的、牢固的、不可更改的、不可控制的、不可压抑的但是,这对鲑、蛙、北极旅鼠来说也许是真实的,对人类却并非如此⑤5.只注意动物的本能还导致另一种更严重的错误,就是把人身上的动物性看成是一种恶的动物性,并认为人类大多数的原始冲动是邪恶的、贪婪的、自私的、敌意的,以致于许多理论家只看到动物界的竞争,完全忽视了同样普遍存在的合作6.早期的本能论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把人类的本能性冲动与理性截然分开很少有人想到,对于人类来说,本能冲动和理解力可能都是似本能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结果或者隐含的目标可能是同一的,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⑥7.由于不少本能理论家认为本能和社会之间、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对抗,因此在本能理论广为流行的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保守的、甚至反民主性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推论这些推论的产生还由于错误地将遗传与命运等同起来,都看成是无情的、不可抗拒的、不可改塑的8.本能理论的缺陷还在于,它没有认识到冲动是在一个强度有差异的层次序列里能动地相互联系的,也没有看到动机生命在本质上的一元性或整体性,而是简单地罗列人的各种本能,并孤立地对待每一种冲动。
9.在将本能解释为恶的动物本能的同时,还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学说,即认为良心、理性以及道德观都不过是一种后天的虚饰,它们与人的本能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弗洛伊德的超我与本我的关系一样,前者之于后者恰如手铐之于罪犯马斯洛指出,由于早期的本能理论存在着上述种种错误,因而使得许多人都带着恐惧的心理反对本能理论然而马斯洛认为,尽管本能理论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错误,但它仍然是值得心理学家们充分重视并认真加以考察研究的内容因为自20世纪以来,心理学、生物学、遗传学、人种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许多研究成果已一再表明,“我们的机体远比一般所认可的更值得信赖,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各种新近的发展已表明有必要从理论上假定机体内部有某种积极生成或自我实现的倾向⑦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家以及许多心理学家一再发现,人类个体在某些需要遭受挫折时会产生病态,而另一些却不会某些需要的满足会产生健康,另一些却不会这些更为基本的需要不可思议地“顽固”,难以对付,它们反对所有的奉承、取代、贿赂和削弱,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它们只要求适当的内部满足,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寻求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对于人类的行为,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环境或特定的刺激一反应来进行理解和解释,而是需要寻找它们的内部动机。
除非一个人理解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否则行为就是盲目的 四、马斯洛的似本能概念因此,心理学家必须进一步探究人的本能或本性,以便为人的行为提供更充分的解释但是,既然早期的本能理论不能为人的行为及其动机提供令人满意的解答,因此,关于人类本能的问题,就应当从一些新的视觉或新的方面来进行研究,这正是马斯洛要做的工作在《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这一研究的首先他指出,早期本能论者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过分强调人与动物界的连续性,而没有同时强调人种与其他物种的深刻区别由于这个错误,早期本能论者一般都是根据动物的本能来推导人的本能,而不是去寻找人类独有的本能但是,既然动物界的一些物种如通信鸽、鲑、猫等等,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本能,为什么人不能有自己特殊的本能呢?因此,马斯洛的第一个立足点,就是从人本身出发,以人作为范例而不是以动物作为范例来对人的本能进行研究马斯洛对本能问题进行研究的第二个立足点,就是用“似本能”概念来替换了弗洛伊德和麦独孤以来的人的本能的概念由于早期本能理论家主要是依据动物的行为特征来研究和定义本能概念,因而把本能看成是强大的、牢固的、不可更改的、不可控制的、不可压抑的。
但现代生物学已向我们揭示出,本能的力量是随着动物种系发展阶梯的上升而逐渐减弱的在行为方式上,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按本能行事,而人除了本能之。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