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美电视剧制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doc
5页试论中美电视剧制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青鸟飞啊飞的手记:想拍出好的电视剧,首先要解放思想,然后再解放制度!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从大学毕业以后,我便成为了美剧的忠实拥趸,至今四五年的时间里,看过的各类美剧数十部,平时对于美剧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方式也很关注,同时,作为北京电视台的广告部工作人员,我对于国产电视剧的制作也曾有过大致的了解,在此不妨做一简单比较,试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一)市场主导与行政主导的制作差异总体而言,美国电视剧的制作采用的是边拍边播的方式,而中国电视剧的制作则采用的是先备案审查再制作播出的方式,归结为一点,就是市场主导与行政主导的差异1)制作周期对于美国电视剧而言,“季”或者说是“演季”这个概念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季”实际上就是指商业电视网在它晚间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里所实行的一种惯例或者制度,不仅电视剧如此,其他节目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操作的(新闻节目除外)具体来说,从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下旬大约30多周的时间就叫“季”(也有一些特定的暑期季),在这期间,各大商业电视网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内容一般都是首播节目或者是电视剧不过一般在接近年底的时候,有些电视剧会因为圣诞节或者棒球职业联赛等原因停播一段时间,也可以称作冬歇期。
一般来说,美国周播电视剧的制作周期,实拍周期是八天,播出周期是七天编剧边写编拍,电视台一般也就预存两三集的电视剧用来播出,因此2007年10月份美国编剧大罢工时,各大电视台仅仅坚持了不到三周时间,就纷纷断炊了,很多当季的新剧不得不提前结束播出而中国的电视剧拍摄则实行的预审备案制度编剧写好剧本后,由制片方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表述剧目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内容的故事大纲,到省广电局(厅)申报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待取得批文后,才能成立剧组,开始拍摄,最后进行后期制作和发行电视剧的主要购买者是各地方电视台,电视台买到优秀的电视剧后会立刻安排,以争抢收视份额2)播出方式美国电视剧一般而言一周播出一集(有时每一季刚开始播出时会采用特殊的方式播出,比如《24Hours》一般一上来就用两天的时间连播四集),而且除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一遍之外,近期将不再安排重播,这也就使得观众一旦观看上某个美剧之后,就不愿轻易放弃,所以每个“演季”一开始,观众都会有造成一种迫不期待的心理期待和强烈的收视愿望:好的电视剧只有今晚播,不看就会错过这个机会,就只能等到明年甚至后年才能看到这个剧的重播,因此每周固定的时间必须守候在电视机旁边等候收看,甚至形成了固定的收视习惯——这也是美剧大多数都会保持稳定收视率的原因。
2004年5月6日,《Friends》大结局播出的那天,悲伤的气氛席卷了整个美国:五千万美国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告别了陪伴他们十年的剧集;在纽约时代广场,有三千多人坐在地上,大部分人边看大屏幕边流下眼泪这就是美剧的魅力而国产电视剧则还是延续着一口气播完的方式进行播出,同时大多数的电视台会选择在第二天白天非黄金时间进行自然重播,等电视剧整个播出完后,如果收视率较好的话,还会选择在各个其他本地频道进行二轮、三轮乃至N轮重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如《亮剑》、《金婚》等对于自然重播的必要性,各方专家都曾发表过建议,在我看来,自然重播弊大于利,不仅会减少黄金时间的首播收视期待,还会在一段时间内显得播出过于频繁,很快就把一部剧给播滥了但是自然重播也有其存在的社会需求,据说曾有一些上晚班或上夜班的人打给我们总编室,要求观看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而这种反映一旦累积到一定数量,就会将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毕竟电视台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换句话说,现有体制之内,科学合理的编排只能是有限度的3)电视剧制作与收视要求美国连续剧的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结束,有时一个剧还没有播几集就会被停播,而有的剧则在播完一季之后会收到下一季的订单,一播就是好几年,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这部电视剧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收视人口(这一点也与国内不同,国内用的是收视率指标,而美国则采用的是收视人口做指标,所以国内4A公司用点成本评估,而国外4A公司用千人成本评估)。
中国的电视剧则相对安全的多,只要拍出来、卖出去了之后,收视是否达标就与制片方无关了而到目前据我所知,北京电视台所播出的电视剧,只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停播的,从没有因为收视率过低而停播的总而言之,美国电视剧的市场依据是收视,因为收视是衡量一部电视剧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国产电视剧的市场依据是电视台,因为只要电视台买了,再差的电视剧也算成功了二)中美电视剧背后的文化差异中美电视剧的差异其实可以折射出很多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除了上文提到的市场衡量标准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1)美剧重人物,国剧重故事由于美国电视剧的连续性,很多电视剧一演就是好几年,因此不可能只讲述一个故事,美国编剧往往在刻画人物上下足功夫,每一季都会讲述不同的故事,用人物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Friends》和《Desperate.Housewives》,人物个性突出,故事引人入胜,而且每一季都会有新的故事出现国产电视剧因为大多数是“一锤子买卖”,只需要讲述一个完整好看的故事就行,至于人物刻画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这些人物只存在于这一部电视剧之中,一旦剧集结束,他们的形象就不可能有延续下去了当然,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也有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尝试美剧的这种操作模式,比如张国立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和《康熙微服私访》系列就是这个路子,琼瑶的《还珠格格》系列也有类似的地方,可惜这种尝试和改变总量上还是太少了。
2)美剧有时效,国剧无时效一般的美国连续剧拍摄制作只比播出提前十几天,所以无论是戏里的人物穿着打扮,还是戏里的季节气候,往往都跟播出时的日子差不多,因此如果播出日期是感恩节、圣诞节或者是新年夜之类的,就会出现戏里戏外的人共同过节的场面,更容易打动观众比如《Friends》播出了十年,有九年都在感恩节那天晚上播出了与感恩节相关的故事(主要也是因为它的播出日期一直放在了周四的晚上)而我最推崇的美剧《Boston.Legal》则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其对于美国社会生活近期发生的事件的评论就如同每周一期的脱口秀节目一般,而它在美国大选当日播出的那一集也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那一天的选举场面,当时看得我唏嘘不已国产电视剧则没有类似的时效性,因为需要进行电视剧的预审备案,所以不可能出现与现实生活同步的电视剧,再新的故事等拍出来也都过期了,这也不能不说是国产电视剧的一大缺憾近年来有些地方电视台在尝试着搞栏目剧,就是再不断打破这种审查制度的坚冰,因为栏目剧的制作周期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还是带来了一些新意3)美剧多样化,国剧受限多由于美国各商业电视网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美国的电视剧制片方也在不断细分观众,甚至出现了为部分特定人群制作电视剧的情况。
比如《SexandtheCity》就是部典型的写给女性观众看的电视剧,《Boston.Legal》则把观众目标锁定在了关注美国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和关心法律的人上,从2007年开播的《GossipGirl》则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还有的美剧把目标观众定位在了特殊的人群,例如《QueerasFolk》和《TheLWord》就是分别写给男同性恋人群和女同性恋人群的观众的细分程度越高,就说明广告商的目标客户越准确,更能吸引到相关广告商的投放说到底,美剧多样化的发展方向还是源于市场需求遗憾的是,国产电视剧在题材选择上所受到的限制实在太大了中国的电视剧和电影在拍摄前必须先要送审故事大纲和梗概,在通过之后,再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进行电视剧和电影剧本送审,在剧本审批通过后,一般电影电视总局会出示剧本修改意见文书在剧本送审过后才能够申请拍摄许可证所以电视剧备案是在开拍前,拍摄完毕后还要进行电影上映发行许可证和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根据《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1995/10/08广播电影电视部令第17号发布)的条款,电视剧从剧本开始就要受到层层审核,到了电视台买片后播出前还会有政审一关,这就使得国产电视剧最后展示在观众面前时难免千人一面,缺少了特点。
电视剧的这种审查制度如果从社会管理或者法律的角度上来说,也可以显示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讲究防患于未然,直接将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而西方人则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来做事后管理,显示出了不同于中国的自由之风三)中美电视剧差异与广告经营(1)播出周期影响了广告投放策略美国电视剧一周播出一集,播出周期大约将近半年,而且收视水平基本稳定,这就为广告经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稳定的收视有利于广告客户的效果评估,大跨度的播出周期则有利于客户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宣传计划应该说,美国电视剧类似于国内的一些品牌栏目,一周播一期,能受到很多广告客户的关注和认可前文反复提到过的《Friends》,在其大结局的最后一集播出时,广告价格高达30秒200万美元,创造了一个美国电视史上新的记录而国产电视剧的播出方式则属于速战速决型的,一般都会在15〜20天内播出完毕仔细算来,这其实是一种最浪费的方式如果赶上部收视率奇高的电视剧,广告客户还来不及追加投放就已经播出结束了,结果造成了收视率的白白浪费即便是很快重播,但毕竟已经不可能安排在最好的黄金时间播出了,自然也创造不了更多的广告收入集中播出的这种方式其实是国产电视剧生产乃至播出的必然结果,尽管弊端明显,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所以国内各电视台普遍采用的办法就是强化剧场定位,让每一个剧场所播出的剧目尽量收视平均,也就是说,中国的电视剧广告销售有点像国外的日播栏目一样,只可惜日播栏目的特点就是收视率稳定,而国产电视剧每一部本身就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保持收视率的稳定,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按照投入产出比来计算的话,买一部电视剧一般电视台要花几百万,而做一档周播节目也花掉几百万,但是从广告回报的角度看,一般自制节目创造的价值还是会高于电视剧的2)电视剧中插广告的差别记得七年前我刚刚看到美剧《24Hours》时,就深深被它奇特的编剧构思所折服,每一季24集,每一集讲述一个小时之内的故事,贯穿下来,每一季讲述了完整一天的故事这有点像加长版的一个电影大片,但是情节之紧凑,看得人欲罢不能这部剧从广告角度来讲,设计得最为巧妙的就是每一集之中它都会打出几个隔断,每个隔断两三分钟不等,用来播出广告,而这种设计不仅不会使观众厌烦,反而因为每一个隔断前后的情节都极为紧凑,会将观众牢牢拴在电视机的旁边,这就是美国电视剧的中插广告方式(当然,这属于比较特殊的案例,能够成功地将广告隔断涉及在剧中)再说说国产电视剧的中插广告,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第十七号令,“第十八条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保持广播电视节目的完整性,除在节目自然段的间歇外,不得随意插播广告。
除19:00至21:00以外,电视台播放一集影视剧(一般为45分钟左右)中,可以插播一次广告,插播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以我个人的观点,当时出台这个政策虽然有着各种不同的背景,但这种“一刀切”的限制规定带来的结果就是鼓励电视剧编剧和制作方不思进取(这就好像很多话剧都不敢设计中场休息,怕观众走掉)如果真是为了提高电视剧的收视率,那也应该从电视剧本身下功夫,而不应选择限制插广告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关于这个第十七号令,坊间已经早就传说要进行修改了,可惜一拖再拖,至今依然是我们广告播出的指导性纲领文件3)关于电视剧中的植入广告美国电视剧里不能说没有植入广告,很多剧集里都会反复出现一些固定款式的轿车或者是衣服饰品之类的,不过我没有太多的研究,很难估算出广告商在电视剧中的投入国产电视剧在植入式广告上做得相对粗糙,不过今年湖南卫视的《丑女无敌》确实很有想法,据说联合利华在前期策划时就已介入,并且一举砸下了数千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