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要素1.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97329050
  • 上传时间:2024-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要素)“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研修学习案例或总结模板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初期,扑面而来的研修模式变化、学习共同体建设、研修活动开展、引领性课程、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做好老师等诸多教育教学活动,曾经给我们带来困惑与感动;工学矛盾,写日志、传资源、运用研修工具等繁琐之事及技术操作难题,曾经给我们带来苦恼与惊喜……一路走来,我们慢慢地发现,我们的学习习惯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学中遇到困惑时,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扩大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让我们以研修案例或总结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研修路上的故事或所悟所获,特别是通过研修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与变化案例可以“——发生在研修中的难忘故事”为副标题,总结可以“‘研修’给了我什么——我的研修总结”为标题,也可以自设标题一、研修案例 [注]一篇完整的研修案例通常可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 题目:可以用事件或主题定标题标题要紧扣案例内容、角度新颖2. 背景: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环境和条件等3. 过程:事件的经过及对问题的干预与解决的过程(详写,可附照片或图片)4. 结局:问题的解决、结论、结果,有待解决的其他问题5. 评析与反思6. 其他(如有需要注明的参考文献、网络资源)。

      [注]关于案例这里的“案例”指教师个体职业生活中的案例它是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故事,是含有问题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关键性事件把这个事件叙述下来加以评析就是一个“案例”在研修生活中,或在研修期间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挑战,以及问题的应对和解决,都可能是案例的素材选择那些有影响的、有价值的、能够反映某个“主题”的事件,加以叙述并反思评析,就是案例故事 要求:真实、生动、1000字左右二、研修总结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校本研修任务进行理性的思考也就是把参加本次校本研修项目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反思、总评析校本研修项目的学员个人“总结”可参考以下要素进行撰写,文字要求:实事求是,条理清楚,详略得当,1000字左右1. 标题 2. 正文     * 开头:情况概述,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环境和基础等;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成绩和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教学工作的改进、学习习惯的变化等),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 经验和缺憾:对自己对他人值得借鉴的有什么,值得汲取或教训是什么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今后的打算3. 落款 署名,日期附:案例或总结模板:省市县(区)学校姓名:    研修帐号:______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三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一、教学设想: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三  氧气(第一课时)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本单元课题二《氧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课时)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催化作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及工业氧气的制取等,第二部分(第二课时)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2、教学思路与设计(1)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实验2—5]、[实验—6]和添加实验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然后通过对比、比较,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大致了解催化剂概念,把握催化剂概念中的关键词:“改变”、“化学性质和质量”、“化学反应前后”等,了解催化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技术.社会”内容:催化剂的作用2)通过选择一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室2—7],学生大致知道从原料的易得,反应条件和是否环保等方面考虑,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催化作用,并初步形成一在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检验、验满的步骤3)书写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师生讨论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4)多媒体引入氧气的工业制法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记住书本上几个具体的实验及相关结论,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强化对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的反思与评价,通过氧气制取的研究初步形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为今后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氢气的学习铺定了基础,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反应的原理、装置、检验、验满方法等等。

                         (2)初步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参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通过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初步认识分类是化学常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催化剂的认识激发学生客观认识物质间关系的正确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教学重点:制取氧气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教学准备:制取氧气探究材料10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火柴)、氯酸钾、高锰酸钾4、教学内容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上一讲我们学了氧气那么多的用途, 那么些我们如何得到氧气呢?如何把氧气收集到这个集气瓶中呢?教师举起一个集气瓶向学生展示,这样开门见山把学生思维一下子拉到本课题中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讨论对比,引入催化剂、实验室氧气制取的一般思路和分解反应的结论,一环扣一环,逐渐深入,从而达到本课是的教学目标互动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家都知道交流是教学和学习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多项信息互通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查阅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答、对话、理解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通过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实验探究——探究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2—5]和实验[2—6]探究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对比、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并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体验到制取氧气成功的喜悦总结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学完本节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反思一方面,反思教材实验编排、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失败或过失的原因如: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木条也可能出现不复燃的情况;实验[2—6]后二氧化锰质量没有改变,课本仅仅用一句话说明,课堂上可添加实验或将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实验来说明;实验[2—7]中氧气是否由二氧化锰受热放出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究与实验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本节课的特点是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和基本操作与具体实验结合,我们采用问题教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新课引入的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双氧水制氧气反应原理催化剂概念回忆已知知识和方法分解反应的概念总结反思教学质疑装置与操作 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氧气具有许多用途,那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并将氧气收集到集气瓶中呢?(教师展示一个空的集气瓶)[讲解]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组探究实验[2-5]、实验[2—6]实验次序和物质(常温下)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为:说明了:实验1、双氧水  实验2、二氧化锰  实验3、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实验1教师采用多媒体投影双氧水的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木条没有复燃的真正原因实验3当试管中无气泡产生时,可以重新向加入少量双氧水,又有气体放出,(此实验可反复几次,让学生感到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出催化剂)二氧化锰 [板书]过氧化氢               水+氧气 [讲解]催化剂的概念 [强调]反应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和化学反应前后  [讲解]催化剂的作用   实验[2—7]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讨论:1、为什么盛固体药品的试管口需向下略倾斜?2、试管内导管为什么不同伸入太长?3、给药品加热时,为什么要先均匀加热然后固定加热?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能马上收集?5、实验结束时,为什么必须先撤出水槽中的导管然后再移开酒精灯?[评价]对学生的结论正确评价,重复正确的答案加热 [板书]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讲解]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提问]上述三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讲解]分解反应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在下列反应中A、H2O→H2+O2B、CO2+H2O→H2CO3C、CH4+O2→CO2+H2O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水+氧气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提问]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观看人教版进行教科书配套碟片氧气的工业制法) [小结]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物理变化)   [布置作业]课本P40 1、2、4倾听、思考  知道、记忆    1、 木条不复燃,几乎无氧气生成(氧气产生很慢)2、 木条复燃,有氧气生成3、 木条复燃,说明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理解、记忆、反应     理解反握关键词:“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前后”  理解思考是否可用其他物质代替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阅读课本P36资料学生动手做、动口讲、动手笔记、动脑想记忆、掌握讨论、思考  讨论,一人汇报结论,他人补充、完善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完成     理解、记忆       学生观看碟片和阅读课本P38-39 资料   课本P40 1、2、4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新课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调动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