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耕地分等技术过程.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34790765
  • 上传时间:2024-0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2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耕地质量分等二Ο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一、工程背景3二、目的与任务3三、工作内容5四、准备工作与资料搜集6五、外业补充调查7六、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9七、工作方法12八、耕地质量等级成果数据库建立23九、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成果30十、工作进度30工程技术方案一、目的与任务通过开展基于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完善工作,与土地利用现状相衔接,建立耕地质量等别定期调查评价制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年度报告制度,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提供支撑一) 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严格实行耕地补偿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科学核算耕地生产潜力提供依据分等成果将运用于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划定粮食主产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农用地产能核算及粮食增产规划等方面2.科学量化耕地质量及其分布,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耕地质量数据,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提供依据3.基于国家统一的标准和标准进展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划分评定,分等结果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等别的土地分等系数的修正,可以为耕地占补平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生产潜力核算等提供定量化标准和依据。

      4.研究成果客观地反映了农用地自然条件、利用状况和经济价值的优劣差异,为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综合地价、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征地矛盾等提供依据〔二〕任务根据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全部耕地〔主要指旱田、水田和水浇地,暂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展综合、定量评定,并划分等别耕地分等成果要求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三〕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耕地质量是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耕地分等应以造成等别差异的各种相对稳定因素的综合分析为根底2.主导因素原则耕地分等应根据相对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考虑对土地质量及土地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突出主导因素对分等结果的作用3.土地收益差异原则耕地分等应反映不同区域土地自然质量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区域土地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也应反映对区域土地收益水平的影响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耕地分等应以定量计算为主对现阶段难以定量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必要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调整和确定工作中,提高耕地分等成果的精度。

      5.跟踪检验原则在耕地分等工作中,应对每一步成果进展检验,并进展专家咨询、论证,确保成果与实际情况相符6.继承性与相似性原则在耕地分等工作中,要保证耕地质量年度变化的连续性,即同一图斑年度间质量变化不能过大;相邻近图斑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相似度较高,要考虑邻近图斑质量的相似性二、工作内容根据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农用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利用水平,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展综合性评定,划分出等别具体任务如下:1.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农用地分等规程",结合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实际,研究制订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体系,分别建立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的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标准化图件数据2.设置标准样地按"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要求,编绘标准样地分布图,建立标准样地相关因子数据体系3.编制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相关成果图件4.提交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技术报告5.定等建库以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为根底,通过开展相关补充调查,补充完善有关资料数据,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及农用地分等工作确定的相关参数,根据补充完善的数据进展计算,确定耕地质量等别,并建立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三、准备工作与资料搜集〔一〕准备工作1.编制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2.人员培训,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二〕资料搜集1.耕地自然条件资料耕地自然条件资料包括:a〕水文:水源类型〔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水文地球化学等;b) 土壤:土壤类型、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盐碱状况、剖面构型、障碍层特征、土壤侵蚀状况、土壤污染状况、土壤保水供水状况、土壤中砾石含量等;c) 地貌: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坡型、地形部位;d) 地质:岩石产状、岩石类型及其分布,第四系残坡堆积、冲洪沉积物、湖沼沉积物风积物、类型及分布;e)农田根本建立:灌溉条件〔水源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田间道路条件、田块大小、平整度及破碎程度等;f) 农业气候补充资料:各作物播种和收获日期、月平均降水量2.农用地利用资料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及指定作物的面积、单产、总产的统计资料,农业生产实测资料,农业技术实验资料,样点土地利用条件等3.农用地经济资料单位面积资金投入、单位面积纯收益、农村道路网分布、道路级别标准、距区域经济中心距离4.图件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规划图、水文地质图、区域地质图及其他相关图件。

      四、外业补充调查〔一〕调查内容1.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状况根据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指标设置情况及其精度要求,补充调查和检验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所需资料2.耕地利用状况根据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划分及其精度要求,调查和检验土地利用系数计算所需资料3.耕地经营状况根据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划分及其精度要求,调查和检验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所需资料〔二〕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状况调查1.调查范围与对象a) 调查范围:被列入耕地分等工作范围,但现有资料不能满足分等工作要求的区域和需要对资料进展准确性校核的区域;b) 调查对象:因素法中所需要的耕地分等因素,或样地法中需要的分等属性2.调查方案设计a〕调查路线校核调查的路线应穿越所有有疑问的分等区域,补充调查的路线应穿越所有需要补充资料的分等区域区域自然条件单一的地区,可采用一纵一横路线;条件复杂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的空间变化规律,增加调查路线b〕调查点设置在选定的路线上,随机设置调查样点,在因素特征变异明显的地带应加密布点c〕调查单元的定性描述在调查时,应请当地农民对调查单元的土地质量状况进展定性描述,并按质量排序,作为分等结果检验的依据3.精度要求a) 对缺乏土壤资料的补充调查点,应补充土壤剖面,以便准确诊断分等因素;b) 同一分等单元内设置假设干调查点,实测分等因素值,取其平均数。

      4.资料整理a〕外业调查原始记录的文字、表格、图件、剖面照片及其说明、环境照片及其说明,必须整理成册,列入根底资料汇编、存入档案b〕外业补充调查的表格样式参见表A.1〔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三〕耕地利用状况与农用地经营状况调查1. 产出数据调查a〕以村为根本调查单位,采用实测、评估和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展调查;b〕按标准耕作制度中所确定的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实物产出量计算,以单位面积产量表示;c〕调查结果应满足第条〔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的精度要求;d〕产出数据调查表样式参见表A.2〔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2.投入数据调查a) 以村为根本调查单位,采用实测、评估和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展调查;b)按标准耕作制度中所确定的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实际投入量计算,以单位面积投入量表示;c) 物质投入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地膜、水电、农机具等,根据国家市场指导价计算,农家肥按当地平均价格计算;d) 活劳动投入包括各生产环节的劳动力投入和必要的农田维护劳动力投入,按当地平均劳动力价格计算;3.精度要求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调查精度按照甲级精度进展,个别因素如果有难度,按照乙级精度完成。

      五、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一〕技术路线依据全国统一制定的标准耕作制度,以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为根底,通过对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水平逐级订正,综合评定耕地等别〔二〕工作流程a〕资料收集整理与外业调查;b〕划分指标区、确定指标区分等因素及权重;c〕划分分等单元并计算耕地自然质量分;d〕查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表,计算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e〕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及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土地经济系数;f〕计算耕地等指数;g〕划分与校验耕地自然等别、利用等别、耕地等别;h〕整理、验收成果工作准备N外业补充调查确定本轮数据库叠置法划分分等单元根据指标区进展分等因素赋值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计算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计算耕地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N等别划分结果检验Y分等成果建库图1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耕地质量更新分等工作流程图方、工作方法〔一〕确定标准耕作制度、指标区、分等因素及权重1.确定标准耕作制度、指定作物、基准作物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同时规定旱田和水浇地的指定作物为玉米,水田的指定作物为水稻其中,为了满足成果在全国的可比性要求,选择玉米作为评价过程中使用的基准作物。

      2.确定指标区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农用地分等规程",辽宁省耕地分等指标控制区采用国家的划分标准在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辽宁省所处的一级指标区为东北区,二级分为辽宁平原区〔I4〕,兴城市划分两个三级指标区,即兴城市东南部沿海平原区〔I4-1〕,指定作物为玉米、水稻,兴城市西北部低山丘陵区〔I4-2〕,指定作物为玉米3.确定分等因素及权重选用的分等因素及权重通过咨询熟悉辽宁省农业生产、农业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农业、土壤、气象、土地管理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分等因素的权重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因素权重在此根底上根据本地情况进展微调,兴城市东南部沿海平原区和兴城市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分等因素及其权重表6.1辽宁省兴城市东南部沿海平原区耕地分等因素及其权重表分等因素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剖面构型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盐渍化程度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排水条件权重表6.2辽宁省兴城市西北部低山丘陵区耕地分等因素及其权重表分等因素地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权重〔三〕分等单元确实定分等单元采用叠加法确定,将在兴城市土地调查后经处理后土地利用数据库提供的1:1万土地利用图斑与土壤图叠加形成分等单元。

      保证该数据库每个图斑具有所属行政村、地类名称、地类代码以及扣除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等的地类图斑面积,并且其面积单位为平方米确定分等单元后,分别为每个分等单元〔图斑〕输入计算等别所需要的分等因素指标值及其分值、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经济系数和利用系数〔四〕分等因素分级的划分及量化1〕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辽宁省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5个级别,根据这5个级别按照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赋予不同的量化分值:表6.3辽宁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分级及分值表分值指标分级因素指标值1001级大于等于4%8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