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一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福建66241.doc
9页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绝密★启用前( 小学数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拟题A 卷 小学数学(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41 分)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 能力 )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 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 笔算加减法以 (三)位数的为主, 一般不超过 ( 四)位数笔算乘法, 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 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 ( 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 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 、( 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 要结合有关内容, 使学生了解数据的 ( 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 逐步看懂并会 ( 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 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要结合有关内容, 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5 分)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8 分)答: (一 )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学习资料( 二 )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3、新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答:( 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 2)、突破学科中心 ( 3)、改善学习方式、强调操作性 ( 4)、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答:教师是组织者、教师是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促进者、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是反思者 5、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有什么不同? 答:算法多样化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在一个群体中会出现不同的算法;一题多解是一个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一个题目七、讨论题:算法多样化是不是方法越多越全面越好呢?学生想不到的算法是不是必须要提或掌握呢? 答: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题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填空 33 分)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 3)年级,第二学段( 4- 6)年级,第三学段( 7 - 9)年级在各学段中, 《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使学生掌握其笔算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 掌握乘的顺序) ,二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 “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方程的本质属性有两点:一是方程是( 未知性 );二是方程( 可解性 )5、 2/3 即是表示(把 2 平均分成 3 份),也可以表示(把 1 平均分成 3 份,其中的 2 份) 6、 3.8,4.5, 9.7, 4.7, 4.5,4.6 左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7、在一个正方体的 6 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 3”朝上的可能性为 1/3 这个正方体的 6 个面上的数字可以分别为()8、 a、 b 均不为零,如果 a/b= 12-15 之间并且a与b的和是 275 b 是 ( )9、测量中得到的 “ 0.4 米”和“ 0.40”米,“ 0.4 米” 的精确度为 ( 0.1 米 ),0.40 米的精确度为 ( 0.01 米 )10、掌握好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加强口算教学,理解算法,掌握试商)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1、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自然数(最左端的一个数字不是 0)所占的数位个数,叫做(12、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多种。
如,有 14 吨煤,用载重位数 )4 吨的汽车运,需要运几次?解决此问题需用到(进一)法再如,有29米,3米布可以做一套衣服,29 米布可以做几套衣服?解决此问题需用到(去尾)法13、课标实验教材中“时间单位”与“质量单位”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内容; “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属于(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的内容; “正比例反比例”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内容;“比例尺”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内容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共 10 分)1、 最小的自然数是 1×)2、 课标实验教材中,关于“除法”不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4 、 评价学生时,评价结果需要用定时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量评价为主 )5、2+22+222+--------+22---------22结果的末两位是 66 13 个 2 )6、 小亮身高 150CM ,小丽身高 1M ,小亮和小丽身高的比是150:1×)7、 课标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8、 电梯的上下移动是一种平移现象√)9、 “本次教材教法考试,有人可能考满分”,这个事件是确定事件 ( ×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 分)1、 有三组线段,长度分别如下,第(③)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①、 3cm、 2cm 和 1 cm②、4 cm、 5cm 和 10cm③、 6cm、 7cm 和 8cm2、“―――能用各种方法来表示数;―――能用数来表达和新的题------- ”是 ()的主要表现①、数感 ②、、符号感 ③、应用定位3、课标要求,下面的方程( )不属于第一、二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的①、 X — 2.8=6 和X/6=21②、 18/X=9和 9.8- X=7③、 X × 1.5=12和87+X=105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②、 0.5 和1/2相等,意义相同③、 a/b=a/b5、下面的(① )不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①、 灵活运用②、 经历(感受)③、探索④、体验(体会)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6、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结束时, “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 ,学生应达到每分(①、20―30 ②、10―20 ③、8―10四、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6分)学校买来50张电影票,一部分是4元一张的学生票,一部分是6元一张的成人票,总票价是27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题.五、简答题 (20分)1、①请写出“20以内的进位加减中9+12”的教学目标②请写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目标 (两小题任选一题)2、《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3、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4、请归纳并写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六、论述题 (10分)关于算法多样化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 你是如何体现与处理算法多样化与落实 “双基”关系的? 七、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请你写出以下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断 (两题任选一题,15分)1、“三角形的内角和” 人教版四下)2、笔算“64÷2” 人教版三下)绝密★启用前 (小学数学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 拟题 A 卷 小学数学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题号 一二三四五总分 总分人 得分一、填空每空 0.5 分,共 22 分)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各学段中,《标准》 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