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温氏万头猪场生产管理手册.pdf

4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76749063
  • 上传时间:2024-08-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0.70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万头猪场生产管理手册万头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第一章第一章 生产参数指标与流程生产参数指标与流程 根据我场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 对年产 10000 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 2.2 窝,提供 20.0 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达 90—100 公斤体重的日龄为 160 天左右 (24 周) 肉猪屠宰率 75%, 胴体瘦肉率 65% 生 产 技 术 指 标 表生 产 技 术 指 标 表 单 位 : % , 头 , 千 克 项目 指标 配种受胎率 90 配种分娩率 85 胎均总产仔数 10.5~11.5 胎均活产仔数 10 出生活体个重 1.2~1.4 胎均断奶活仔数 9.5 21 日龄个体重 6.0 7 周龄个体重 15.0 24 周龄个体重 93.0 断奶仔猪成活率 95.0 保育期成活率 97.0 育成期成活率 99.0 全期成活率 91.0 存栏猪结构标准存栏猪结构标准 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 周 2. 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 周 4. 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 1/2) 5.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 个月)×4 个月 6. 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3÷2.5(公猪周使用次数)+1-2 头(按3次本交计算) 7. 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 周×10 头/胎 8. 保育猪=周断奶数×4 周 9. 中大猪=周保育成活数×16 周 10. 年上市肉猪数=周分娩胎数×52 周×9.1 头/胎(仔猪 7 周龄上市) 11. 9.配种分娩率 85%,胎均产活仔 9.5 头以上,胎均上市 9.3 头,成年母猪年淘汰(更新)率 30%,成年母猪年产胎数 2.20,年均提供上市仔猪数 20.46 头. 妊娠母猪数=360 头 临产母猪数=20 头 哺乳母猪数=60 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30 头 后备母猪数=48 头 成年公猪数=30 头 后备公猪数=6 头 仔猪数=800 头 保育猪=760 中大猪=2949 合计:5063 头(其中基础母猪为 470 头) 年上市肉猪数=9464 头 生产计划一览表生产计划一览表 基础母猪数 473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周 24 月 104 年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周 20 月 87 年 1040 满负荷活产仔数 周 200 月 867 年 1040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周 190 月 823 年 988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周 184 月 797 年 9568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周 182 月 789 年 9464 注:以周为节律,一年按 52 周计算;按设计产房每单元 20 栏计划。

      基础母猪数 600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周 30 月 130 年 1560 满负荷分娩胎数 周 25 月 108 年 1300 满负荷活产仔数 周 250 月 1083 年 1300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周 238 月 1031 年 12376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周 231 月 1001 年 12012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周 229 月 992 年 11908 注:以周为节律,一年按 52 周计算;按基础母猪 600 头计划 生产流程生产流程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 待配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 24 头,保证每周能有 20 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 4 周,仔猪平均21-25 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仔猪原栏饲养 3-7 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 仔猪保育阶段断奶 3-7 天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 9 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 4 周  中大猪饲养阶段 9 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到中大猪舍饲养 16 周左右, 预计饲养至 24 周龄左右,体重达 90—100 公斤出栏上市一般每周可出栏 182头猪左右 妊娠舍 15 周 配种舍 1-2 周 产房 4 周 育仔舍 4 周 中 、 大 猪舍 16周 种猪 9-10 周 肉猪 24 周 出栏 上市 每周工作流程每周工作流程 由于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现代猪场,其周期性和规律性相当强,生产过程环环相联;因此,要求全场员工对自已所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要非常清晰明了,做到每日工作事事清 每 周 工 作 日 程 表 日 期 配种妊娠舍 分娩保育舍 生长育成舍 星期一 日常工作;大清洁大消毒;淘汰猪鉴定 日常工作;大清洁大消毒;临断奶母猪淘汰鉴定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淘汰猪鉴定 星期二 日常工作;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接收断奶母猪;整理空怀母猪 日常工作;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断奶母猪转出;空栏冲洗消毒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三 日常工作 不发情不妊娠猪 集中饲养 驱虫、免疫注射 日常工作 驱虫、免疫注射 日常工作 驱虫、免疫注射 星期四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 调整猪群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 仔猪去势、 僵猪集中饲养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 调整猪群 星期五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临产母猪转出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接收临产母猪 做好分娩准备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六 日常工作 空栏冲洗消毒 日常工作 仔猪强弱分群 出生仔猪剪牙、 断尾、补铁等 日常工作 出栏猪鉴定 星期日 日常工作 妊娠诊断、复查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日常工作 清点仔猪数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日常工作 存栏盘点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各类猪喂料标准各类猪喂料标准 阶 段 饲喂时间(天) 饲料类型 喂料量(Kg/头/日) 后备 90Kg ~ 配种 331 2.3 ~ 2.5 妊娠前期 0 ~ 28 天 332 1.8 ~ 2.2 妊娠中期 29 ~ 85 天 332 2.0 ~ 2.5 妊娠后期 86 ~ 107 天 332、336 2.8 ~ 3.5 产前 7 天 107 ~ 114 天 333 3.0 哺乳期 0 ~ 21 天 333 4.5 以上 空怀期 断奶 ~ 配种 333 2.5 ~ 3.0 种公猪 配种期 335 2.5 ~ 3.0 乳猪 出生 ~ 28 天 311 0.18 小猪 29 ~ 60 天 312 0.50 小猪 60 ~ 77 天 312 1.10 中猪 78 ~ 119 天 313 1.90 大猪 120 ~ 168 天 314 2.25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一 、种 猪 淘 汰 原 则 1. 后备母猪超过 8 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以上不发情的 3. 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 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 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 6 头以下的 6. 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 6 头以下的 7. 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 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 经产母猪 7 胎次以上的,且 7 胎的胎均活产仔数低于 8 头的 9. 后备公猪超过 10 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0. 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不合格的 11. 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2. 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3.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4. 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二 、 种 猪 淘 汰 计 划 1、 母猪年淘汰率 25-33%,公猪年淘汰率 40-50% 2、 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后备母猪淘汰率 10%,后备公猪淘汰率 20% 三 、 后 备 猪 引 入 计 划 后备猪年引入数=基础猪数×年淘汰率÷后备猪合格率 第二章第二章 猪场管理猪场管理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 岗位定编岗位定编 猪场场长 1 人, 生产线主管 1 人 配种妊娠舍组长1人 分娩保育舍组长1人 、 生长育成舍组长1人 饲养员定编: 配种妊娠组 4 人(含组长) 分娩保育组 4 人(含组长) 生长育成组 6 人(含组长) 夜班 1 人。

      后勤人员按实际岗位需要设置人数:如后勤主管、财会、司机、维修、保安、炊事员、勤杂工等 后勤主管 水电维修 运 输 保 安 食堂其它 生产线主管 配种妊娠组 分娩保育组 猪场场长猪场场长 财会 生长育成组 责任分工责任分工 以层层管理、 分工明确、 场长负责制为原则 具体工作专人负责;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工作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 1 .场 长 1) 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 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 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公司各项任务; 5) 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 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 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 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 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 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 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 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2 .生 产 线 主 管 1) 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 2) 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3) 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 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 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6) 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7) 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8) 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4 .组 长 ⑴配种妊娠舍组长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 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 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 (9) 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 (10) 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⑵分娩保育舍组长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 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 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9) 负责本组母猪、仔猪转群、调整工作 (10) 负责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⑶生长育成舍组长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 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 负责肉猪的出栏工作,保证出栏猪的质量; (9) 负责生长、育肥猪的周转、调整工作; (10) 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11) 负责生长、育肥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5 .饲 养 员饲 养 员 辅配饲养员辅配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配种、种猪转栏、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公猪、空怀猪、后备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大栏内公猪、空怀猪、后备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妊娠母猪饲养妊娠母猪饲养员员 协助组长做好妊娠猪转群、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妊娠母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定位栏内妊娠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哺乳母猪、仔猪饲养员哺乳母猪、仔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临产母猪转入、断奶母猪及仔猪转出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 2 2 个单元个单元大约 40 个产栏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保育猪饲养员保育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转群、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 2 个单元或大约 400 头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生长育肥猪饲养员生长育肥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转群、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大约 500-600 头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夜班人员夜班人员 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一般为:午间 11:30~14:00,晚间17:30~次日早 7:30,两名夜班轮流 负责本区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天气冷、风大时负责放帐幕 负责本区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负责哺乳仔猪夜间补料工作 做好值班记录 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为了定期检查、总结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研究出解决方案;为了有计划地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提高饲养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全场生产的管理水平,特制定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制度如下: 1.每周末晚上 7:00─9:00 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间。

      2.该会由主场长主持 3.时间安排: 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星期日晚上进行,生产例会一小时,技术培训一小时特殊情况下灵活安排,但总的时间不变 4.内容安排: 总结检查上周工作,安排布置下周工作; 按生产进度或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技术培训 5.程序安排: 组长汇报工作,提出问题;生 产 线 主 管 汇报、总结工作,提出问题;主持人全面总结上周工作,解答问题,统一布置下周的重要工作生产例会结束后进行技术培训 6.会前组长、 生产线主管和主持人要做好充分准备, 重要问题要准备好书面材料 7.对于生产例会上提出的一般性技术性问题,要当场研究解决,涉及其他问题或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要在会后及时上报、讨论研究,并在下周的生产例会上予 以解决 8.凡是生产线的员工、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均要准时参加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不再另行通知 物资与报表管理物资与报表管理 一.物资管理物资管理 首先要建立进销存帐,由专人负责, 物资凭单进出仓,要货单相符,不准弄虚作假生产必需品如药物、饲料、生产工具等要每月制定计划上报,各生产区(组)根据实际需要领取,不得浪费要爱护公物,否则按公司奖罚条例处理 二.猪场报表猪场报表 报表是反映猪场生产管理情况的有效手段, 是上级领导检查工作的途径之一,也是统计分析、指导生产的依据。

      因此,认真填写报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各生产组长做好各种生产记录, 并准确、 如实地填写周报表,交到上一级主管,查对核实后,及时送到场部,其中配种、分娩、断奶、转栏及上市等报表应一式两份, 附表:猪场报表目录 ⑴生产报表⑴生产报表 01. 种猪配种情况周报表 02. 分娩母猪及产仔情况周报表 03. 断奶母猪及仔猪生产情况周报表 04. 种猪死亡淘汰情况周报表 05. 肉猪转栏情况周报表 06. 肉猪死亡及上市情况周报表 07. 妊检空怀及流产母猪情况周报表 08. 猪群盘点月报表 09. 猪场生产情况周报表 10. 配种妊娠舍周报表 11. 分娩保育舍周报表 12. 生长育成舍周报表 13. 公猪配种登记月报表(公猪使用频率月报表) 14. 猪舍内饲料进销存周报表 15. 人工授精周报表 ⑵其他报表⑵其他报表 01. 饲料需求计划月报表 02. 药物需求计划月报表 03. 生产工具等物资需求计划月报表 04. 饲料进销存月报表 05. 药物进销存月报表 06. 生产工具等物资进销存月报表 07. 饲料内部领用周报表 08. 药物内部领用周报表 09. 生产工具等物资内部领用周报表 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 员工守则员工守则 奖罚条例奖罚条例 符合下列条件者受奖励 认真执行公司决定,遵守劳动纪律,完成本职工作,生产成绩特别显著,贡献很大者。

      1、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提合理化建议,主动协助领导搞好工作者 2、在特定环境中见义勇为者 3、敢于揭发坏人坏事者 4、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者 符合下列条件者受罚(批评、记过、罚款、开除) 1、违反劳动纪律者 2、出现责任事故、造成损失者 3、不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者 4、挑拨离间、无理取闹、搞分裂者 5、对坏人坏事知情不报者 6、见危不救、袖手旁观者 7、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者 8、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收取回佣及厚礼者 9、盗窃、赌博者 10、 对职工、专业户、顾客语言行为粗暴及欺骗者 、员工休请假考勤制度员工休请假考勤制度 休假制度休假制度 1、员工每月休假 3 天,正常情况不得超休 2、正常休假由组长、区长逐级批准,安排轮休 3、有薪假:婚假 7 天,丧假(直系亲属)5 天,产假 45 天,人流休假 6 天,上环休假 3 天,下环休假 1 天,女结扎休假 13 天,男结扎休假 5 天 4、法定节假日上的,可领取加班补贴 5、休假天数积存多的由区长、场长安排补休,省内可积休 6 天,跨省 14 天 请假制度请假制度 1. 除正常休假,一般情况不得请假,病假等例外 2. 请假需写《员工请假单》 ,层层报批,否则作旷工处理;旷工 1 天,扣薪2 天,连续旷工 5 天以上作自动离职处理。

      3. 员工请假期间无工资,因公负伤者可报公司批准,治疗期间工资照发 4. 生产线员工请假 4 天以上者由主管生产副场长批准,7 天以上者须由场长批准 考勤制度考勤制度 1、生产线员工由区生产线主管负责考勤,生产线主管、后勤由场长负责考勤,月底上报公司 2、员工须按时上下班,迟到或早退 3 次扣 1 天工资 3、有事须请假 4、严禁消极怠工,一旦发现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者按扣薪处理,态度恶劣者报公司处理 顶班制度顶班制度 1、员工休假(请假)由组长安排人员顶班,组长负责 2、组长休假(请假)由区长生产线主管顶班,生产线主管负责 3、生产线主管休假(请假)由场长顶班,场长负责 4、各级人员休假必须安排好交接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出现特殊情况,如外界有疫情需要封场,则不可正常休假,只能安排积休 出纳员电脑员岗位制度出纳员电脑员岗位制度 1. 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遵守财务人员守则,把好现金收支手续关,凡未经领导签名批准的一切开支,不予支付 2. 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现金管理制度,认真掌握库存现金的限额,确保现金的绝对安全 3. 做到日清月结,及时记帐、输入电脑,协助公司会计工作。

      4. 每月 10 日发放工资 5. 负责猪苗、淘汰猪等的销售工作,保管员和后勤主管要积极配合 6. 配合后勤主管、生产管理人员物资采购工作 7. 负责电脑工作,有关数据、报表及时输入电脑,协助生产管理人员的电脑查询工作,优先安排生产技术人员的查询工作 8. 负责电脑维护与安全,监督和控制电脑的使用,有权限制、禁止与电脑数据管理无关人员进入电脑系统,有责任保障各种生产与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9. 协助场长、后勤主管做好外来客人的接待工作 10. 出纳电脑员直属场办公室 四、水电维修工岗位责任制度水电维修工岗位责任制度 1. 负责全场水电等维修工作 2. 电工带证上岗,必须严格遵照水电安全规定进行安全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 经常检查水电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及时处理 4. 优先解决生产线管理人员提出的安装、维修事宜,保证猪场生产正常运作 5. 水电维修工的日常工作由后勤主管安排,进入生产线工作时听从生产线管理人员指挥 6. 不按专业要求操作,出现问题自负 7. 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出现问题或影响生产时,追究其经济责任 五、机动车司机岗位责任制度机动车司机岗位责任制度 1. 遵守交通法规,带证上岗。

      2. 场内用车不准出场,特殊情况须出场时请示场长批准 3. 爱护车辆,经常检查,有问题及时维修 4. 安全驾驶,注意人、车安全 5. 坚决杜绝酒后开车 6. 车辆专人驾驶,不经场长批准,不得让他人使用 7. 不准用车办私事,特殊情况下请示场长批准 8. 车辆必须在指定地点存放 9. 除特殊情况外,所有猪场机动车都必须在指定地点加油,在指定地点维修 10. 场内用车由后勤主管协调安排,场外用车由场长安排 六、保安员岗位责任制度保安员岗位责任制度 1. 负责猪场治安保卫工作,依法护场,确保猪场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2. 服从猪场后勤主管、场长的领导,负责与镇派出所的工作联系 3. 工作时间内不准离场,坚守岗位,除场内巡逻时间外,平时在正门门卫室值班,请假须报后勤主管或场长批准 4. 主要责任范围: 禁止社会闲散人员进入猪场 禁止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 禁止场内钓鱼、捕鱼,禁止任何人到水库洗澡、游泳 禁止村民到猪场附近放牧 禁止场外人员到猪场寻衅滋事 禁止打架斗殴,禁止“黄、赌、毒” 保卫猪场的财产安全,做到“三防” 协助后勤主管、场长调节猪场与当地村民的矛盾 严重问题及时向场部汇报,或请求当地派出所处理 七、仓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仓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 1. 严格遵守财务人员守则。

      2. 物资进库时要计量、办理验收手续 3. 物资出库时要办理出库手续 4. 所有物资要分门别类地堆放,做到整齐有序、安全、稳固 5. 每月盘点一次,如帐物不符的,要马上查明原因,分清职责,若失职造成损失要追究其责任 6. 协助出纳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工作 7. 协助生产线管理人员做好药物保管、发放工作 8. 协助猪场销售工作 9. 保管员由后勤主管领导,负责饲料、药物、疫苗的保存发放,听从生产线管理人员技术指导 八、食堂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 为了方便职工就餐,搞好职工生活,加强食堂管理工作,现将猪场食堂管理制度规定如下: 1. 食堂实行饭票就餐制度拒收现金 2. 职工每人每月伙食费 230 元,其中发放饭票 180 元,发放现金 50 元,饭票不够者可以找后勤或出纳购买 3. 临时外来人员必须购买饭票就餐,拒收现金,但客餐记帐,月底结算 4. 职工伙食标准:早餐 1 元,中餐 3 元,晚餐 3 元;临时外来人员就餐早餐 1元,中餐 4 元,晚餐 4 元 5. 早餐要搭配好小菜、稀粥、汤等,午餐、晚餐保持青菜 2 种,肉类两种以上, 以供就餐人员选择 6. 食堂将每周菜谱书写在黑板上公布,供员工参考。

      7. 食堂要保持清洁卫生,周围环境及食堂内每周消毒一次,餐具(碗、筷、碟)每餐用完后清洗干净,放在消毒柜消毒,炊事员要穿工作服操作 8. 饭堂工作人员态度要和蔼,经常征求职工意见,不断提高伙食质量,不准与就餐人员吵架 9. 食堂财务要公开,互相监督,不准营私舞弊每月底结算一次伙食费,并交后勤主管或场长审阅,每月底将本月领取伙食费总金额(包括收入) ,实际消费金额,结余金额等数据在黑板上公布买菜和验收由两个人执行:即一人买菜,另一人验收,购买菜单由两个人签字,保存在月底结算出纳员负责领取、保存、支出伙食费、发放饭票等事宜 10. 食堂定编 2 人,设组长一人,日常工作安排由组长负责,有事向后勤主管或场长汇报 11. 就餐时间安排: 早餐 6:00 -----7:00 中餐 11:00-----12:00 晚餐 6:00 -----7:00(夏制) 5:30 -----6:30(冬制) 九、消毒更衣房管理制度、消毒更衣房管理制度 1. 员工上班必须沐浴更衣方可进入生产线 2. 上班时,员工换下的衣服、鞋帽等留在消毒房外间衣柜内,经沐浴后,在消毒房里间穿上工作服、工作靴等上班。

      3. 下班时候,工作服留在里间衣柜内,然后在外间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帽等回到生活区 4. 换衣间内必须保持整洁,衣服编号和衣柜编号要一一对应,工作服、毛巾折叠整齐,禁止随意乱放,水鞋放在自己的编号柜内 5. 地面、冲凉房要保持清洁干净、整齐有序,无臭味 6. 工作服、工作靴等不得乱拿乱放,要整洁、整齐 7. 上班员工应该互相检查督促,切实落实消毒房管理措施 8. 消毒房管理人员负责消毒更衣房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第三章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后备后备猪(隔离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猪(隔离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 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 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 80%以上 二、 工作内容 1、 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 2、 接收后备猪时做好验收工作,分性别、分日龄、强弱分群、分栏饲养工作 3、 按《免疫程序》做好后备猪免疫注射工作,做好驱虫工作 4、 按限饲优饲计划做好喂饲工作 5、 按技术员的指导做好药物预防工作 6、 观察猪群,有病及时冶疗 7、 按时清理卫生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工作 8、 后备猪在隔离舍注射完疫苗后大约 7 月龄转入配种舍。

      三、 工作日程 工作时间:上午 7:30—11:30,下午 14:00—17:30 7:30~8:00 观察猪群 8:00~8:30 喂饲 8:30~9:30 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 冲洗猪栏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5:30~17:00 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 喂饲 四、 操作规程 1、 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等疫苗的注射 2、 日喂料两次母猪 6 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 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 2 ㎏以下,优饲时 2.5 ㎏以上或自由采食 3、 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母猪发情记录从 6 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4、 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 2~3 头一栏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5、 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 Vc, 、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

      6、 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 天) ,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 40天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 7 月龄、公猪 8 月龄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7、 后备猪选用 331 料,每天每头喂 2.0~2.5 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 1.8~2.2Kg 8、 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用公猪试情检查 9、 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10、 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 60 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11、 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12、 后备猪每天分批次赶到运动场运动 1-2 小时 13、 后备母猪在 6~7 月龄转入配种舍,小群饲养(每栏 5~6 头) 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须达到 8 月龄,体重要达到 110K g 以上公猪单栏饲养, 配种月龄须达到 9 月龄,体重要达到 130K g 以上. 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 一. 工作目标 1. 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 保证配种分娩率在 85%以上 3. 保证窝平均产活仔数在 10 头以上 4. 保证后备母猪合格率在 90%以上(转入基础群为准) 二. 工作内容 1. 每日配种、发情检查及妊娠检查 2. 安排断奶♀进入配种区,并合理分群 3. 将确定妊娠的♀转入定位栏,并按顺序排列 4. 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5. 安排后备猪参加配种 6. 观察猪群健康情况,有病及时隔离并给予治疗 7. 及时提供新鲜的饲料和饮水 8. 按时清理猪粪,对设备进行一般的维修和保养 9. 生产线组织的其它工作 三. 工作日程 日班工作时间为: 上午 7:30─11:30 下午 14:00─17:30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7:30~ 9:00 配种、发情检查(采精,输精) 9:00~ 9:30 喂饲 9:30~10:30 观察猪群、治疗 10: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00~15:30 冲洗猪栏、猪体、其他工作 15:30~17:00 配种、发情检查(采精,输精) 17:00~17:30 喂饲 四.操作规程 (一)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最佳方法是当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平静时进行,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下午各一次,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

      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 1/3 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母猪的发情表现有: ⒈阴门红肿,阴道内有粘液性分泌物; ⒉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 ⒊神经质,食欲差; ⒋压背静立不动; ⒌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 也有发情不明显的,发情检查最有效方法是每日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 (二)配种 1.1.配种程序配种程序 1) 先配断奶母猪和返情母猪,然后根据满负荷配种计划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三次 2) 目前采用“1+2”配种方式,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条件成熟时推广“全人工授精” 配种方式 3) 配种间隔: 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第三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经产母猪两日内配完断奶后发情较迟(七天以上)的母猪及复发情的母猪,要早配(发情即配) 初产母猪: :当日发情,次日起配第一次,随后每间隔 8-12 小时配第二、三次,一般来说,两日内配完;个别的三日内配完(一、二次配种情况不稳定时,其后配种间隔时间拉长) 超期发情(8.5 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要早配(发情即配) 。

      2.2.具体方法具体方法 1) 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要防止地面打滑 2) 辅助配种:一旦公猪开始爬跨,立即给予帮助必要时,用腿顶住交配的公母猪,防止公猪抽动过猛母猪承受不住而中止交配站在公猪后面辅助阴茎插入阴道:使用消毒手套,将公猪阴茎对准母猪阴门,使其插入,注意不要让阴茎打弯整个配种过程配种员不准离开,配完一头再配下一头 3) 观察交配过程,保证配种质量,射精要充分(射精的基本表现是公猪尾根下方肛门扩张肌有节律地收缩,力量充分) ,每次交配大约射精 2~3 次,有些副性腺或液体从阴道流 出整个交配过程不得人为干扰或粗暴对待公母猪配种后,母猪赶回原圈,填写配种卡,母猪卡 4) 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有些第一次配种的母猪不愿接受爬跨,性欲较强的公猪可有利于完成交配 5) 参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则:胎次较高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早配;胎次较低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晚配 6) 高温季节宜在上午 8 时前,下午 5 时后进行配种最好饲前空腹配种 7) 做好发情检查及配种记录:发现发情猪,及时登记耳号,栏号及发情时间上午发现,下午首配; 下午发现次日早首配。

      连配三次后, 做好配种记录, 配种记录每周上报一次 8) 公猪配种后不宜马上沐浴和剧烈运动, 也不宜马上饮水 如喂饲后配种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 (三)公猪的饲养管理 1 1、、 饲养原则饲养原则 提供所需的营养以使精液的品质最佳,数量最多;为了交配方便,延长使用年限,公猪不应太大,这就要求限制饲养本场选用 335 公猪料,日喂 2 次,每头每天喂 2.5~3.0 公斤配种期每天补喂一枚鸡蛋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喂鸡蛋于喂料前进行 2 2、、 公猪的管理与利用公猪的管理与利用 (1) 要求单栏饲养,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合理运动,有条件时每周安排 2-3 次驱赶运动 (2) 调教公猪:后备公猪达 8 月龄,体重达 120 公斤,膘情良好即可开始调教将后备公猪放在配种能力较强的老公猪隔离栏观摩、学习配种方法;第一次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母猪发情状态要好,不让母猪爬跨新公猪,以免影响公猪配种的主动性,正在交配时不能推公猪,更不能打公猪 (3) 注意工作安全:工作时保持与公猪的距离,不要背对公猪,用公猪试情时,需要将正在爬跨的公猪从母猪背上拉下来,这时要小心,不要推其肩、头部以防遭受攻击。

      严禁粗暴对待公猪 (4) 公猪使用方法:后备公猪 9 月龄开始使用,使用前先进行配种调教和精液质量检查, 开配体重应达到 130 公斤以上 9~12 月龄公猪每周配种 1~2 次,13 月龄以上公猪每周配种 3~4 次健康公猪休息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以免发生配种障碍若公猪患病,一个月内不准使用 (5) 公猪每月须检查精液品质一次,夏季每月两次,若连续三次精检不合格或连续二次精检不合格且伴有睾丸肿大、萎缩、性欲低下、跛行等疾病时,必须淘汰各生产线应根据精检结果,合理安排好公猪的使用强度 (6) 防止公猪热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天气炎热时应选择在早晚较凉爽时配种,并适当减少使用次数 (7) 经常刷拭冲洗猪体,及时驱体外寄生虫,注意保护公猪肢蹄 (8) 性欲低下的,每天补喂辛辣性添加剂或注射丙酸睾丸素有病及时治疗 (四)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1、 断奶母猪的膘情至关重要,要做好哺乳后期的饲养管理,使其断奶时保持较好的膘情 2、 哺乳后期不要过多削减母猪喂料量;抓好仔猪补饲、哺乳,减少母猪哺乳的营养消耗;适当提前断奶 3、 断奶前后 1 周内适当减少哺乳次数,减少喂料量以防发生乳房炎 4、 有计划地淘汰 7 胎以上或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确定淘汰猪最好在母猪断奶时进行 5、 母猪断奶后一般在 3~10 天开始发情,此时注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公猪的试情工作母猪发情稳定后才可配种,不要强配 6、 断奶母猪喂 333 料,日喂二餐,日喂 2.5-3Kg,推迟发情的断奶母猪优饲,日喂 3-4Kg (五)空怀母猪饲养管理 1、 参照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但对长期病弱, 或三个情期没有配上的,应及时淘汰 2、 配种后 21 天左右用公猪对母猪做返情检查,以后每月做一次妊娠诊断 3、 返情猪放在观察区,及时复配空怀猪转入配种区要重新建立母猪卡 4、 空怀母猪喂 333 料,每头每日 3 公斤左右,日喂 2 次 (六)不发情母猪的饲养管理 1、 饲养与空怀母猪相同,在管理上采取综合措施 2、 对体况健康、正常的不发情母猪,可选用激素治疗 3、 超过 7 月龄仍然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要集中饲养,每天放公猪进栏追逐 10 分钟,观察发情情况超期 2 个月不发情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4、 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可对症使用 PG600、血促性素、绒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七)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 所有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周次)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

      选用 332 怀孕料,分阶段按标准饲喂 2、 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激要给每头猪足够的时间吃料,不要过早放水进食槽,以免造成浪费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母猪的膘情分级系统 瘦弱级 脊柱、腰角、肋骨非常明显,脊椎历历可数 十分瘦级 尖脊、削肩,不用压力便可辨脊柱,膘薄,大腿少肌肉 稍瘦级 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种最低条件) 标准级 身体稍圆,肩膀发达有力(配种理想条件) 稍肥级 平背圆膘、胸肉饱满,肋部丰厚(分娩前理想状态) 肥胖级 太肥,体型横、背膘厚 3、 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4、 减少应激,防流保胎 5、 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 21 天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做好配种后 18~65 天内的复发情检查工作 6、 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三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一个月 内的喂料量为 1.8~2.2 公斤/天/头, 妊娠中间二个月内的喂料量为 2.0~2.5公斤/天/头,最后一个月的喂料量为 2.8~3.5 公斤/天/头, 产前一周开始喂 333哺乳料,并适当减料。

      妊娠阶段 喂料量(公斤/天/头) 妊娠一个月内 1.8~2.2 妊娠中期 2.0~2.5 妊娠最后一个月 2.8~3.5 7、 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中暑,防止机械性流产 8、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9、 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转入前冲洗消毒,并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 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猪的人工猪的人工授精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一.采精公猪的调教 1、 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隔栏观察、学习 2、 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部,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 3、 诱发爬跨: 用发情母猪的尿或阴道分泌物涂在假台畜上, 同时模仿母猪叫声,也可以用其他公猪的尿或口水涂在假母猪上,目的都是诱发公猪的爬跨欲 4、 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可赶来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很兴奋时赶走发情母猪 5、 公猪爬上假台畜后即可进行采精 6、 调教成功的公猪在一周内每隔一天采一次,巩固其记忆,以形成条件反射对于难以调教的公猪,可实行多次短暂训练,每周 4-5 次,每次至多 15-20分钟。

      如果公猪表现任何厌烦、受挫或失去兴趣,应该立即停止调教训练后备公猪一般在 8 月龄开始采精调教 7、 注意:在公猪很兴奋时,要注意公猪和采精员自己的安全,采精栏必须设有安全角 无论哪种调教方法,公猪爬跨后一定要进行采精,不然,公猪很容易对爬跨母猪台失去兴趣调教时,不能让两头或以上公猪同时在一起,以免引起公猪打架等,影响调教的进行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采精 1、 采精杯的制备:先在保温杯内衬一只一次性食品袋,再在杯口覆四层脱脂纱布,用橡皮筋固定, 要松一些, 使其能沉入 2cm 左右 制好后放在 37`C 恒温箱备用 2、 在采精之前先剪去公猪包皮上的被毛,防止干扰采精及细菌污染 3、 将待采精公猪赶至采精栏,用 0.1%KMnO4 溶液清洗其腹部及包皮,再用清水洗净,抹干 4、 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待公猪爬上假台猪后,用温暖清洁的手(有无手套皆可)握紧伸出的龟头,顺公猪前冲时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握紧阴茎螺旋部的第一和第二摺,在公猪前冲时允许阴茎自然伸展,不必强拉充分 伸展后,阴茎将停止推进,达到强直、 “锁定”状态,开始射精。

      射精过程中不要松手,否则压力减轻将导致射精中断 5、 收集浓份精液,直至公猪射精完毕时才放手,注意在收集精液过程中防止包皮部液体或其他如雨水等进入采精杯 6、 注意在采精过程中不要碰阴茎体,否则阴茎将迅速缩回 7、 下班之前彻底清洗采精栏 8、 采精频率:成年公猪每周二次,青年公猪每周一次(1 岁左右),最好能固定每头公猪的采精频率 三.精液品质检查 本交公猪的精检原则:本交公猪的精检原则: 1、 所有在用的公猪每月必须普查精液品质一次 2、 精检不合格的公猪绝对不可以使用,公猪不够用采用人工授精 3、 所有的后备公猪必须在精液品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 关于不合格公猪的复检工作,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五周四次精检法》《五周四次精检法》 1、 首次精检不合格的公猪,7 天后复检 2、 复检不合格的公猪,10 天后采精,作废,再隔 4 天后采精检查 3、 仍不合格者,10 天后再采精,作废,再隔 4 天后作第四次检查 经过连续五周四次精检,一直不合格的公猪建议作淘汰处理,若中途检查合格,视精液品质状况酌情使用 公猪全份精液品质检查暂行标准公猪全份精液品质检查暂行标准 优:精液量 250ML 以上,活力 0.8 以上,密度 3.0 亿/ML 以上,畸型率 5%以下,感观正常。

      良:精液量 150ML 以上,活力 0.7 以上,密度 2.0 亿/ML 以上,畸型率 10%以下,感观正常 合格:精液量 100ML 以上,活力 0.6 以上,密度 0.8 亿/ML 以上 , 畸型率 18%以下(夏季订为 20%),感观正常 不合格:精液量 100ML 以下且密度 0.8 亿/ML 以下,活力 0.6 以下,畸型率 18%以上(夏季订为 20%),感观正常以上四个条件只要有一个条件符合即评为不合格 实验室的职能范围实验室的职能范围 1. 保证生产线的所有在用公猪每月至少精检一次, 不合格的公猪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2. 做好精液计划,保证全场精液的正常供应,把好精液的质量关 3. 每月至少向场长汇报一次全场公猪的精液品质状况 4. 负责收集每周的人工授精周报表,每月装订一次 5. 做好人工授精方面的物品消耗情况和精液使用记录, 提前做好常用消耗品的采购计划交给场长 6. 负责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 所有设备的日常护理和简单维修 7. 负责生产线输精工作的指导及监督工作 8. 人工授精成绩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四.输精 刚开始用人工授精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本交、两次人工授精的做法,逐渐过渡到全部人工授精。

      输精前必须检查精子活力,低于 0.6 的精液坚决倒掉 生产线的具体操作程序为:生产线的具体操作程序为: 1、 准备好输精栏、0.1%KMnO4 消毒水、清水、抹布、精液、剪刀、针头、干燥清洁毛巾等 2、 先用消毒水清洁母猪外阴周围、尾根,再用温和清水洗去消毒水,抹干外阴 3、 将试情公猪赶至待配母猪栏前(注:发情鉴定后,公母猪不再见面,直至输精),使母猪在输精时与公猪有口鼻接触,输完几头母猪更换一头公猪以提高公母猪的兴奋度 4、 从密封袋中取出无污染的一次性输精管(手不准触其前 2/3 部),在前端涂上对精子无毒的润滑油 5、 将输精管斜向上插入母猪的生殖道内,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稍用一点力,直到感觉其前端被子宫颈锁定为止(轻轻回拉不动) 6、 从贮存箱中取出精液,确认标签正确 7、 小心混匀精液,剪去瓶嘴,将精液瓶接上输精管,开始输精 8、 轻压输精瓶,确认精液能流出,用针头在瓶底扎一小孔, 按摩母猪乳房、外阴或压背,使子宫产生负压将精液吸纳,绝不允许将精液挤入母猪的生殖道内 9、 通过调节输精瓶的高低来控制输精时间,一般 3~5 分钟输完,最快不要低于 3分钟,防止吸得快,倒流得也快。

      10、 输完后在防止空气进入母猪生殖道的情况下, 将输精管后端折起塞入输精瓶中,让其留在生殖道内,慢慢滑落于下班前集好输精管,冲洗输精栏 11、 输完一头母猪后,立即登记配种记录,如实评分 补充说明: 1、 精液从 17℃冰箱取出后不需升温,直接用于输精 2、 输精管的选择:经产母猪用海绵头输精管,后备母猪用尖头输精管,输精前需检查海绵头是否松动 3、 两次输精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8~12 小时 4、 输精过程中出现拉尿情况要及时更换一条输精管,拉粪后不准再向生殖道内推进输精管 5、 三次输精后 12 小时仍出现稳定发情的个别母猪可加多一次人工授精 6、 全人工授精的做法:母猪出现"站立反应"后 8~12 小时,用 20IU 催产素一次肌注,在3~5 分钟后实施第一次输精,间隔 8~12 小时进行第二和第三次输精 五、输精操作的跟踪分析 输精评分的目的在于如实记录输精时具体情况,便于以后在返情失配或产仔少时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在以后的工作中作出改进的措施,输精评分分为三个方面三个等级: 站立发情:1 分(差) ,2 分(一些移动) ,3 分(几乎没有移动) 锁住程度:1 分(没有锁住) ,2 分(松散锁住) ,3 分(持续牢固紧锁) 。

      倒流程度:1 分(严重倒流) ,2 分(一些倒流) ,3 分(几乎没有倒流) 为了使输精评分可以比较,所有输精员应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评分,且单个输精员应做完一头母猪的全部几次输精,实事求是的填报评分 具体评分方法:比如一头母猪站立反射明显,几乎没有移动,持续牢固紧锁,一 些倒流,则此次配种的输精评分为 333,不需求和 评分报表可以设计为(仅供参考) : 与配母猪 日期 首配公猪 评分 二配公猪 评分 三配公猪 评分 输精员 备注 通过报表我们可以统计分析出: 适时配种所占比例, 各头公猪的生产成绩如何,各位输精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如何,返情与输精评分的关系如何 分娩舍饲养管理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 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 哺乳期成活率 95%以上 3、 仔猪 3 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 6.0 公斤,4 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 7.5 公斤. 二.工作内容 1、 产房彻底冲洗消毒,做好接收临产母猪的一切准备 2、 从妊娠舍接收临产母猪,并按预产期顺序在产房定位 3、 给母猪、仔猪提供新鲜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查饮水器,保证饮水。

      4、 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仔猪 5-7 日龄开始补料,坚决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 5、 保证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风的环境调整保温设施,保证舍内温度达到要求;及时调整保温灯,创造保温箱内合适的小气候;注意天气变化,防止贼风侵入;尽可能减少冲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注意门窗的开、关,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 6、 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做到人员定舍定岗;每个单元执行全进全出制;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7、 作好母猪和仔猪治疗工作每天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并追踪治疗;做好病志记录 8、 完成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去势工作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调整(过哺) ,过哺要在吃过初乳 36~48 小时进行同时做好寄养记录 9、 执行每周的断奶程序平均 3-4 周龄断奶,根据哺乳成绩和体况、年龄评价每批断奶母猪,分别转入配种区或淘汰;断奶前要对母猪、仔猪注射猪瘟、链球菌等疫苗 10、 及时检查维修饮水器、产栏、保温箱等有关设备。

      11、 准确、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及时上报日报表、周报表 三.工作日程 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 8:30~9:30 治疗、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 四.操作规程 (一)产前准备 1、 空栏彻底清洗,检修产房设备,之后用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晾干后备用第二次消毒最好采用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2、 产房温度最好控制在 25℃左右,湿度 65~75%,产栏安装滴水装置,夏季头颈部滴水降温 3、 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 114 天 4、 产前产后 3 天母猪减料,以后自由采食,产前 3 天开始投喂小苏打或芒硝,连喂 1 周,分娩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 5、 准备好 5%碘酊、0.1%KMnO4 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保温灯等药品工具 6、 分娩前用 0.1%KMnO4 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7、 临产母猪提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二)判断分娩 1、 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2、 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 12~24 小时内分娩 (三)接产 1、 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 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抹布将猪体抹干,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3、 断脐用 5%碘酊消毒 4、 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 30℃以上 5、 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放在后面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6、 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四)难产的处理 1、 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 1 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预产期当日注射缩宫素 2、 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 3、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4、 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假死仔猪的处理: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 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次,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5、 对难产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原因,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五)产后护理和饲养 1、 哺乳母猪选用 333 料,每天喂 2~3 次,产前 3 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 3 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 3 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产前产后日粮中加 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 1.2%的 NaHCO3 可提高采食量 2、 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 仔猪初生后 2 天内注射“富来血”铁剂 1ml,预防贫血;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 2ml,以预防下痢注射亚硒酸钠 VE0.5 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4、 新生仔猪要在 24 小时内称重、打耳号、剪牙、断尾。

      断脐以留下 3cm 为宜,断端 5%碘酊消毒;有必要打耳号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 5%碘酊消毒;剪牙钳 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断尾时,尾根部留下 3cm 处剪断、5%碘酊消毒 5、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过哺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 3 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6、 3~7 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 5%碘酊消毒 7、 产房适宜温度,分娩后 1 周 27℃,2 周 26℃,三周 24℃,四周 22℃保温箱温度:初生 36℃,体重 2 kg 30℃,4 kg 29℃,6 kg28℃,6 kg 以上~断奶27℃,断奶后三周 24~26℃ 8、 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预防仔猪下痢,参照《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9、 补料:出生后 5~7 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勤添少添,晚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补料次数为 4~5 次 10、 产房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有其他工作不得已离岗时每次离开时间控制在 1 小时 以内。

      11、 仔猪平均 21~25 日龄断奶,一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前后连喂 3天开食补盐以防应激 12、 断奶后一周,311 料与 312 料混用,逐渐过渡到 312 料,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13、 刚断奶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 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 14、 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断奶前 3 天需适当限料 保育舍饲养管理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 保育期成活率 97%以上 2. 60 日龄出栏体重 20Kg 以上 二.工作内容 1. 空栏彻底冲洗消毒,做好接收断奶仔猪的一切准备 2. 接收断奶仔猪,强弱、大小分群 3. 给仔猪提供新鲜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查饮水器,保证饮水 4. 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 5. 用 312 料,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 4 次 6. 保证仔猪有一个好的环境调整保温设施,保证舍内温度达到要求;注意天气变化,防止贼风侵入;降低室内湿度;注意门窗的开、关,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 7. 保持舍内卫生,尽量用掃把,尽可能减少冲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

      8. 维持舍内防疫制度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做到人员定舍定岗;每个单元执行全进全出制;定期消毒;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 9. 作好仔猪治疗工作每天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 10. 准确、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及时上报日报表、周报表 三.工作日程 7:30~8:30 喂饲 8:30~9:30 治疗 9:30~11: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1:00~11:30 喂饲 14:30~15:00 喂饲 15:0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喂饲 四.操作规程 1、 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 3 天 2、 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 刚转入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 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经常检查饮水器 4、 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 3-4 次 5、 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注意链球菌病的防治 6、 保持圈舍卫生, 加强猪群调教, 训练猪群吃料、 睡觉、 排便 “ 三定位” 。

      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 注意舍内湿度 7、 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 VC, 、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等一周后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8、 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 按季节温度的变化,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10、 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 每周消毒两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2、 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生长育成舍生长育成舍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 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 千克阶段):≥650 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 千克)饲养日龄≤119 天 (全期饲养日龄 168 天) 二.工作内容 1、提供充足的饮水和标准的饲料 2、保持圈舍卫生,及时清除干粪,冲洗栏舍 3、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 4、转入猪要大小、强弱分群,病猪隔离饲养 5、空栏彻底冲洗消毒 6、做好通风、防暑降温等工作 7、做好驱虫与免疫工作 8、做好设备的检查、维修及各种记录、报表 三.工作日程 7:30~8:30 喂饲 8:30~9:30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30 喂饲 16:30~17:30 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 四.操作规程 1、 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 3 天 2、 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 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 小猪 49~77 日龄喂 312 料,78~119 日龄喂 313 料,120~168 日龄喂 314 料(种猪喂 331 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喂八九成饱,不剩料为原则。

      5、 保持圈舍卫生, 加强猪群调教, 训练猪群吃料, 睡觉, 排便 “ 三定位” 6、 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7、 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8、 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9、 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0、 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1、 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规程 为确保猪场正常生产,更有效地降低猪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不断促进猪场疫病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逐步提高饲养人员,兽医技术人员的兽医临床操作技术水平,特制定本规程细则,请各生产线员工参照执行 1. 认真做好防疫工作,参考《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

      2.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3. 严格按《猪场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4. 做好驱虫工作,参考《驱虫程序》 5.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细则》进行日常工作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6. 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7. 定期检疫,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工作 8. 一旦发生疫情或受到周围疫情威胁,猪场要及时采取紧急封锁等自卫措施,全体职工要绝对服从猪场发布的封锁令 9. 建立健康猪群,引入种猪要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至少 40 天 10. 及时隔离病猪、处理死猪,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底消毒各舍要设 1~2 个病猪专用栏 11. 病死猪用专车运到腐尸池处理;解剖病猪在腐尸池解剖台进行,操作人员要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线;每次剖检写出报告存档,临床检查、剖检不能确诊要采取病料化验 12. 及时将猪群疫病情况反映给生产技术部,以便有计划地进行药物添加剂预防 13. 对病猪必须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如体温、食欲、精神、粪便、呼吸、心率等全身症状的检查,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 14. 诊断后及时对症用药,有并发症、继发症的要采取综合措施。

      15. 残次、淘汰、病猪要经兽医鉴定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售 16. 预防中毒、应激等急性病,发现时及时治疗 17. 及时治疗僵猪,配方采用肌苷+VB1,连用 7 天,治疗前驱虫、健胃 18. 对仔猪黄白痢等常见病要有目的地进行对照治疗,定期做药敏试验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19. 久治不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时淘汰 20. 饲养员要熟练掌握肌注、静注、腹腔补液、去势手术、难产等简单的兽医操作技术大猪治疗时采取相应保定措施 21. 勤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严重疫 情,及时上报 22. 做好病猪病志、剖检记录、死亡记录,经常总结临床经验、教训 23. 兽医技术人员要根据猪群情况科学地提出防治方案,并监督执行 24. 按时提出药品、疫苗的采购计划,并注意了解新药品,新技术 25. 正确保管和使用疫苗、兽药,有质量问题或过期失效的一律禁用 26. 药房要专人管理, 备齐常用药 库存无货要提前 1 周提出采购计划注意疫苗、药品的保管要求、条件,避免损失浪费接近失效的药品要先用或及时调剂使用,各舍取药量不得超过 1 周用量 27. 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一针筒疫苗换一个针头。

      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28. 接种活菌苗前后 1 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29. 严格按说明书或遵兽医嘱托用药,给药途径、剂量、用法要准确无误 30. 用药后, 观察猪群反应, 出现异常不良反应时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1. 有毒副作用的药品要慎用,注意配伍禁忌 32. 免疫和治疗器械用后消毒,不同猪舍不得使用同一注射器 33. 对猪场有关疫情、防治新措施等技术性资料、信息,严格保密,不准外泄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养猪公司制定的有关制度,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 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 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 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3. 生活区防疫制度 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 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3)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4) 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 不得去屠宰场、 其它猪场或屠宰户、 养猪户场 (家)逗留 5)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6) 搞好场内环境绿化工作 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 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 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3) 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5.购销猪防疫制度 1) 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 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 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3) 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6.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1) 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 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3) 免疫注射时,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4) 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7. 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8. 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9. 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10. 制定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详见消毒制度) 11. 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12. 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详见药物预防制度) 13. 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 猪场免疫程序猪场免疫程序 群群别别 日龄日龄 免疫品种免疫品种 剂量剂量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后备种母猪、种公猪 100 口蹄疫 3ml 耳后根肌肉注射 150 乙脑 2ml 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160 口蹄疫 2ml 耳后根肌肉注射 170 伪狂犬 2 头份 耳后根肌肉注射 猪瘟 4 头份 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180 乙脑 2ml 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细小病毒 2ml 耳后根肌肉注射 每年 3-4 月份(180 日龄以上) 乙脑苗 加强免疫 2ml 配专用稀释液耳根肌肉注射 (若 180日龄接种离本次接种时间不超过 2个月,则本次不需加强免疫)接种两个星期以后才能配种 经产母猪 妊娠 85 天 大肠四价 1 头份 配生理盐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伪狂犬 2 头份 耳后根肌注 妊娠 93 天 口蹄疫 3ml 耳后根肌注 妊娠 100 天 腹泻二联 3ml 耳后根肌注 产后 23 天 猪瘟 4 头份 配生理盐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链球菌 4 头份 配生理盐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仔猪 23 日龄 猪瘟 2 头份 配生理盐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链球菌 2 头份 配生理盐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40 日龄 口蹄疫 1ml 耳后根肌注 60 日龄 口蹄疫 2ml 耳后根肌注 70 日龄 猪瘟 3 头份 配生理盐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肺疫 A 3 头份 配铝胶水水稀释液,耳后根肌注 种 公 猪 每年 3、9 月份 每半年 猪瘟(4 头份) 、肺疫 A(4 头份) 伪狂犬苗(2 头份) 每年 2、7、11 月份 口蹄疫苗(3ml) 每年 3、9 月份 乙脑(2ml) 种母猪 每年 3、9 月份 猪肺疫 A(4 头份) 注:各场应在每个季度内对空怀或超期未配的母猪集中进行一次口蹄疫苗(3ml)和猪瘟苗(4 头份)的注射。

      猪场驱虫程序猪场驱虫程序 1、 后备猪:6 月龄或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 成年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母猪的驱虫在临产前或妊娠后期进行(336 料已添加驱虫药,体内驱虫不再进行) 3、 生长育成猪:9 周龄和 6 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饲料中已添加驱虫药时,则不再进行) 4、 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 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 每月对种猪和中大猪带体驱体外寄生虫消毒一次 (2) 产房进猪前空栏驱虫消毒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6、 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猪场消毒制度猪场消毒制度 1. 生活区: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2. 售猪周转区: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生产区正门消毒池: 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 2 次,保持有效浓度 4. 车辆: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6.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 5 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 2 次。

      7.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 2 次,保持有效浓度 8. 猪舍、猪群: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 2 次 9. 人员消毒: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10. 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 附表:消毒药的使用方法 消毒药种类 消毒对象及适用范围 配制浓度 烧碱 大门消毒池、道路、环境 猪舍空栏 3% 2% 生石灰 道路、环境、 猪舍墙壁、空栏 直接使用 调制石灰乳 过氧乙酸 猪舍门口消毒池、赶猪道、道路、环境 1:200 2.8 消毒药 食堂、办公室、宿舍、更衣室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 1:2000 1:1000 6.8 消毒剂 食堂、办公室、宿舍、更衣室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 1:1000 1:500 百毒灭 食堂、办公室、宿舍、更衣室 猪舍门口消毒池、 1:2000 1:1000 消毒灵 食堂、办公室、宿舍、更衣室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 1:200 消毒威 食堂、办公室、宿舍、更衣室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 1:2000 菌毒灭 食堂、办公室、宿舍、更衣室 猪舍门口消毒池、 1:300 猪场预防用药猪场预防用药 预防病名 预防药名 用药对象 用药方法 仔猪贫血 富来血 初生仔猪 1ml/头肌注一次 仔猪白肌病 亚硒酸钠 VE 初生仔猪 0.5ml 头肌注一次 仔猪黄痢 庆大霉素 初生仔猪 2ml/头口服一次 开食应激 开食补盐 5~7 日龄 2 包/100kg,饮水 3 天 仔猪白痢 土霉素粉 2 周和 4 周龄 1 包/100kg,饮水 3 天 断奶应激 开食补盐 4 周龄 2 包/100kg,饮水 3 天 寄生虫病 左旋咪唑 断奶后 1 周 4 片/头次拌料 2 次 母猪产后 感染 青、链霉素 产后母猪 子宫内用药 律胎素 产后母猪 1ml/头次肌注一次 母猪产后便秘及消化不良 小苏打 或芒硝 产后母猪 拌料连用一周 其它猪病 抗生素 后备猪 每隔两周用一周 抗生素 妊娠猪 妊娠前期、后期 各用药一周 抗生素 公猪 每月用药一周 说明:说明: ⒈除上述用药外,饲养员不得另外擅自使用预防药物。

      ⒈除上述用药外,饲养员不得另外擅自使用预防药物 ⒉其它临时预防用药,由技术人员根据猪群具体情况另行通知⒉其它临时预防用药,由技术人员根据猪群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⒊本规程不包括治疗用药⒊本规程不包括治疗用药 ⒋同一猪群使用预防药物抗生素时, 注意每次更换品种以防产生耐药⒋同一猪群使用预防药物抗生素时, 注意每次更换品种以防产生耐药性 ⒌本规程中“抗生素”没有具体指定部分,由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⒌本规程中“抗生素”没有具体指定部分,由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选择确定 ⒍预防用药部分只供参考, 暂时试用要根据猪群情况、 药品库存情况、⒍预防用药部分只供参考, 暂时试用要根据猪群情况、 药品库存情况、新药品新技术开发情况灵活调整新药品新技术开发情况灵活调整 猪场常见病防治猪场常见病防治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2 隔离饲养 ①新引进种猪放在隔离舍或相对独立的栏舍饲养 40 天以上 ②猪场有呼吸道病发生时,应将症状较重的猪放在相对隔离的栏舍(病猪栏)单独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3 全进全出 ①产房、保育舍应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每批猪转出后空栏时,彻底地清洗及进行地面、空气消毒空置 3-5 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②严禁上一批病弱仔寄养到下一批产房或保育舍 4 饲养密度 呼吸道病的发生与饲养密度密切相关 可参照下表确定猪的饲养密度 如条件差,密度应低一些 表 1 猪的饲养密度 猪别 体重(Kg) 每猪所占面积(m2) 非漏缝地板 漏缝地板 断奶 仔猪 4-11 0.37 0.26 11-18 0.56 0.28 保育猪 18-25 0.74 0.37 育肥猪 25-55 0.90 0.50 56-105 1.20 0.80 后备母猪 113-136 1.39 1.11 成年母猪 136-227 1.67 1.39 5 通风和温度控制 1) 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好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工作,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 2) 注意门窗的开关,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做到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3) 各类型猪的最佳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见表 2(供参考) 4) 具体参见冬季防寒保温综合措施、夏天防暑降温综合措施 表 2:各类型猪的最佳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 猪类别 年龄 最佳温度(℃) 推荐的适宜温度(℃) 仔猪 初生几小时 34-35 32 1 周内 32-35 1-3 日龄 30-32 4-7 日龄 28-30 2 周 27-29 25-28 3-4 周 25-27 24-26 保育猪 4-8 周 22-24 20-21 8 周后 20-24 17-20 育肥猪 17-22 15-23 公猪 成年公猪 23 18-20 母猪 后备及妊娠母猪 18-21 18-21 分娩后 1-3 天 24-25 24-25 分娩后 4-10 天 21-22 24-25 分娩 10 天后 20 21-23 6 卫生消毒工作 ①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及时清除粪尿及污物。

      同时做好猪舍周围环境、排粪(水)沟的卫生工作 ②注意消毒液配制浓度空间消毒应使用高压喷枪,雾化程度应合乎要求其他按《生产管理手册》进行 7 转栏与混群 ①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及其他各种应激因素 ②仔猪平均 23-25 日龄断奶,1 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 3~7 天后再转入保育舍 免疫接种 1) 按《种猪场猪群免疫程序》接种伪狂犬、猪瘟苗、肺疫 A 苗、支原体肺炎疫苗 2) 肺疫 A 苗为 CA 株活菌苗,注射疫苗前 1 周和注射疫苗后 1 周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3) 因疾病、妊娠而未按计划接种的猪应做好登记,病愈或安全期时适时进行补打 策略性投药防疫计划 1、妊娠母猪 使用药物:强力霉素 用量:混饲或饮水,300ppm(1 头 1g 左右) 用药时间:产前 10 天、产后 10 天,仔猪断奶后 7 天 2、出生仔猪及哺乳仔猪 ①出生后 2 天内,鼻腔喷雾丁胺卡那霉素 ②9 天龄、16 天龄、23 天龄鼻内喷雾磺胺药物 3、保育猪、育肥猪及后备猪 ①保育舍(或以后原种场扩繁群) 使用药物: “酒石酸泰乐菌素+SM2-Na” 用量与用法:混饲或饮水, “110ppm+110ppm” 用药时间:断奶后 2 周 ②生长舍(或以后原种场扩繁群) 使用药物: “酒石酸泰乐菌素+SM2-Na” 用量与用法:混饲或饮水, “110ppm+110ppm” 用药时间:调入生长舍第 1-2 周,调离其他商品场前 1 周。

      ③后备猪(其他商品场) 引进后第 1 周用强力霉素 300ppm 混料,1 头 1g 左右以后从 5 月龄开始到配种前,每个月使用 7 天 药物治疗措施 1、 本公司各猪场已发生的呼吸道病有支原体性肺炎 (喘气病) 、 胸膜肺炎、 萎鼻、PRRS 等,且多数存在混合感染对无把握病例,应及时与猪病室联系 2、治疗时,应坚持治疗药物与预防药物相分开推荐的治疗药物有: ①注射用药:丁胺卡那霉素、盐酸土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 磺胺注射液、阿莫西林 ②混料或饮水用药:利高霉素、泰妙灵+金霉素、泰乐菌素+SM2-Na(商品场) 、罗红霉素 3、坚持个别治疗与全群投药相结合 呼吸道病发生时,对症状严重的猪实行肌注或喷鼻个别治疗,全群猪应进行混饲或饮水投药,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 1 个疗程,以防复发 4、若本场呼吸道病普遍且较为严重,应以一定的间隔短期用药,如 5 天用药,7天停药的方式间隔用药,可降低发病率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1.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防止母猪产后乳汁过浓或过稀 2. 若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母猪产前1周投喂抗生素如: a.强力霉素,300p p m (混料或饮水) 。

      b.呋喃唑酮,400p p m ﹙混料或饮水) 3. 加强免疫,妊娠母猪怀孕85天肌注大肠杆菌四价苗 4. 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可根据情况选用:敌百虫、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通灭、倍特等 5. 空栏产房彻底冲洗消毒一般要求程序是:清扫卫生 水冲洗 消毒 凉干后二次消毒(最好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转入临产猪 6. 母猪产前 1-3 小时,用高锰酸钾水溶液(0.1%)擦洗母猪乳房、外阴部挤掉头几滴奶 7. 接产时用具、接产员手臂严格消毒 8. 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产后仔猪吃初乳前口服助消化、抗菌药物如:土霉素片 0.5 片、庆大霉素 1-2ml、普杀平 1ml 9. 产生仔猪 2 日内补铁、补亚硒酸钠 VE,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10. 坚持产房每个单元全进全出,严禁上一批弱仔寄养到下一批产房 11. 母猪产前后一周拌喂小苏打或芒硝 12. 对病母猪及时治疗无乳母猪可试用催产素、催乳灵或王不留行催乳配方中药等 13. 断脐.断尾.去势时严格消毒 14. 仔猪 5-7 日龄开食补料,料槽清洁,补料时勤添少添,保持新鲜 15. 注意保温;保持卫生;定期消毒(每周 2 次) ;注意湿度。

      16. 小猪寄养过哺时,不能把正在下痢的仔猪寄养到健康窝群中 17. 产房单元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出入人员严格消毒 治疗措施 1. 定期协助猪病室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时按猪病室、技术部筛选的药物方案进行 2. 每种药物连续使用一个疗程,无效后换药 3. 治疗时除抗生素等药物外,要酌情对症使用辅助治疗药物如阿托品、VB1 2、VC等脱水严重的要腹腔补液或口服补液盐 4. 发现一头,全窝治疗换窝治疗时,要换针头 5. 病猪治疗采用专用注射器,注意器械用后消毒 6. 若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有: 丁胺卡那霉素、 阿莫西林、“恩诺+SM2”、庆大霉素、氟哌酸、链霉素等七种 皮肤病皮肤病 i. 疥癣 症状:痒,皮肤增厚,表面有大量皮屑,严重病猪皮毛脱落,耳朵内侧有结痂 治疗:首选药物:1%敌百虫喷撒;严重病猪:螨净,伊力佳,通灭 ii.过敏性皮炎 症状:一般不表现痒,皮肤表面出现红疹,或一夜间病猪耳廓、股内侧、腹部出现红紫斑块,病猪一般不发烧,食欲一般无大变化 治疗:地塞米松+青、链霉素,肌注 2-3 天即愈 iii. 渗出性皮炎 症状:一般发生于仔猪阶段,尤其是哺乳仔猪,病初头部、腹部、股内侧出现带水泡样红疹, 水泡溃烂后, 形成黄色或黑色结痂, 痂皮底下有脓性溃疡,严重病猪全身结痂竖起,呈刺猬样,病猪基本不表现发痒症状。

      治疗:病初注射青、链霉素+Vc 有效,后期此法无效,中后期用 0.1%KMnO4水清洗,后用 5-10%福尔马林擦洗,五天见效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 本病是由兽疫链球菌引起引起的猪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患猪常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 41℃以上,眼结膜潮红、流泪有的出现运动失调、转圈、磨牙等神经症状,2-3 天死亡;慢性经过的猪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跛行或站立困难,食少,生长缓慢 防治: 1) 按免疫程序接种好猪链球菌疫苗,疫苗接种时间不宜靠前或置后; 2) 清除栏内尖锐物(如铁刺、安瓶屑等) ,严格消毒,病猪一头一针头,以防由针头带入链球菌; 3) 体温升高猪肌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地塞米松+青霉素,严重者静脉注射 5%NaHCO3,磺胺嘧啶钠或磺胺―5―甲氧+5%糖水; 4) 有神经症状可考虑用 MgSO4 注射液以抗惊厥; 5) 关节炎及早用地塞米松+安痛定+青、链霉素,严重者尽早淘汰 便秘便秘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猪,集约化猪场妊娠后期和产后不久伴有肠驰缓的母猪,多发部位通常在结肠 病因: 主要由于青绿饲料缺乏;运动不足;变换饲料;某些传染病或热性病;慢性胃肠病也常继发本病;极少数因饮水器问题造成。

      症状:病猪食欲下降,饮水增加,呼吸加快,腹围增大,起卧不安,粪便少、干、硬,似球状,有时附有粘液;随后经常作排粪姿势,并无粪便排出时间一长则直肠粘液水肿, 肛门突出 严重病例, 直肠内充满大量粪球压迫膀胱颈停止排尿如无并发症,一般体温变化不大 防治: 1、产前产后共饲喂芒硝一周,3-10 克/头/天; 2、对病猪应停饲或仅给少量青绿多汁饲料, 给予大量饮水 及早灌服芒硝 25-50克或石蜡油 50-100ML,或大黄苏打散 5-10 克,并用大量温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腹部按摩,一般均能奏效 母猪产后母猪产后不食不食 本症状常见于急性子宫炎、 产褥热、 便秘等, 共同点是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便秘见前述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 ,病猪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时常努责,有时从阴道内排出呈臭味的红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产褥热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产后高热,饮水增加,皮肤发红,呼吸加快,卧躺少起,喂料不食 治疗: 1、体温升高猪肌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VB1+地塞米松+链霉素严重者先用少量水淋高热猪头部、身体,适应后可加大水量(冷时不用) ,迅速肌注安乃近、VC,同时静脉注射 5%葡萄糖+青霉素钠+链霉素,或 5%葡萄糖+磺胺嘧啶钠或磺胺―5―甲氧,体温降下后停用安乃近等解热药。

      2、急性子宫内膜炎母猪可肌注地塞米松+青、链霉素,或地塞米松+阿莫西林用 60-80ml 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青、链霉素(或阿莫西林、宫炎净等)冲洗子宫,并肌注律胎素或催产素以排出分泌物,一定要连续冲洗几次,直至治愈 3、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的母猪肌注容大胆素+VB1+肌苷+VB12, 饲料中可加入开食补盐或氨基维他,拌湿料喂猪,加喂青绿饲料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