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50页可行性研究报告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目 录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3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3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5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6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内需求状况 8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 82、国内需求状况 93、省内需求状况 10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11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12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4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142、科研成果 173、科研队伍情况 18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21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 22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22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31、总体目标 232、近期目标 233、远期目标 264、主要任务 27五、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 301、中心的运行机制 302、机构设置 343、人员配备情况 344、已有仪器设备清单及总值 37六、建设方案 391、实施方案概述 392、规划和计划 393、工作班子及实施方案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职称) 404、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 40七、资金计划 42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农产品,2007年我省小麦产量达2800多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6%,相当于位居第二、第三的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产量的总和。
同时,我省小麦精深加工也处于全国的前列,如XX面粉加工企业达400多家,年实际加工能力1500多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XX省的方便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左右、挂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60%目前,我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挂面和方便面等小麦类方便食品的生产基地挂面和方便面等小麦类方便食品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小麦生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增加了我省小麦产业的附加值,提升了我省小麦品牌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力XX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小麦产业经济链,保障了我省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自2007年,我省食品工业产值达到2785亿元,占全省GDP的15%,并超过广东,跃入全国食品工业综合实力第二位,其中挂面和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的贡献功不可没组建“XX省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于上规模的方便面生产龙头企业,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目的是为了加大小麦制粉和小麦方便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增强我省挂面、方便面等小麦类方便食品产业的竞争能力,推动我省食品工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按照“十一五”食品行业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XX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以上,粮食加工能力、油料加工能力、肉类加工能力、奶加工能力、果蔬加工能力将分别达到3200万吨、500万吨、500万吨、200万吨、600万吨 未来5年,食品业将围绕小麦――专用面粉――面制品――方便食品深加工产品链;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重点建设粮食和畜禽两大加工基地进一步发挥XX省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玉米主产地的优势,实现粮食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提升粮食深加工基地的竞争力和集约化水平2006年5月,XX省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对****、思念、三全等食品企业考察时指出: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省工业反哺农业的主渠道,成为拉动就业、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振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十一五”期间,我省应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以食品工业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发展,积极为食品工业发展创造条件,确保我省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小麦类方便食品是小麦深加工的主要内容,方便食品的加工主要是主食食品的产业化加工和经营。
虽然我省的小麦方便食品加工在全国占有较大比例,加工技术和设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由于方便食品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优势还没有达到产品优势的水平,导致全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企业还是依赖产地的资源优势因此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主导下,集合省内高校和大型企业的技术、资金优势和综合实力,针对研究开发制约行业技术水平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方便面、挂面等主食产品,对XX的方便食品工业非常必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优势产业,XX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食品集团)急需建立更高的技术平台,为公司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通过组建“XX省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集中研究小麦加工和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更加合理地利用我省的小麦资源,提高小麦产业链的附加值,为我省小麦方便食品加工行业建造一个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中心,促进我省该产业的技术进步 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食品集团是以方便食品生产经营为主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食品企业,主要产品为“****”牌系列方便面、挂面、面粉、方便粉丝和调味料等。
公司现有员工13000多人,总资产15亿元,下辖九大方便面生产基地和1个面粉厂、1个挂面厂和2个调味料公司等在内共15家相关企业,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方便面生产线96条,年产方便面100亿包左右,每年实现小麦转化120万吨2007年产品销售收入实现45亿元,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方便面行业中排名第三位,是我国最大的民族方便面加工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集团公司每年投入高达2000万元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维护、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目前实验室、化验室等技术部门的专用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研究开发实验室面积约16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1000多万元各类实验仪器50余台全集团现有专职技术人员400余人,专职产品研发人员40余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10人,并先后从境内外著名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专才9人通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食品集团在注重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目前****食品集团作为课题主持单位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小麦专用粉和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科技专项“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二十个课题之一课题参加的技术单位包括了我国小麦加工领域的著名高校XX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
通过和这些高校和相关专家在技术上的具体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奠定了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的基础,提升了企业技术转化能力XX工业大学是原国家粮食部所属最早的一所本科院校,作为全国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食品工程教育科研的最高学府,人才知识密集,技术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是一所以粮油食品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食品科学为XX省重点学科XX工业大学重视教学研究基地的建设,通过多年建设,与谷物科学与工业相关的实验室群已具国内领先地位并步入国际先进水平食品集团和XX工业大学在多年的合作基础上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并在XX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了****面制品研究所此次强强联合申报组建“XX省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专家队伍、仪器装备、物质基础和中试及生产条件等方面具备了完善的优势条件,为该中心的运行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科研队伍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XX省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由企业提出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企业和高校联合攻关,使研究和推广同步进行。
这样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加强技术投入的动力,提高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的意识和积极性工程中心立足于XX,以XX省为中心,辐射到全国的小麦加工和挂面、方便面等方便食品生产行业XX省是我国小麦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主要区域,同时地处中原,具有地理、经济、产业和信息的比较优势与XX相邻的山东、河北、安徽、江苏、陕西等都是我国小麦主产区,这些地区的小麦加工业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因此,本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好的产业关联度在我省组建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天时、地理、人和的优势,必将对我省乃至全国的小麦方便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内需求状况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安全、健康、美味、方便”是二十一世纪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作为主食的小麦类方便食品工业发展更是如此要做好这一点,则必须打通小麦种植、面粉加工及面制品生产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加速主食食品的新型工业化,增强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我国近两年小麦产量稳定在9400万吨左右,食用消费超过1亿吨以上,其中商品面粉年产量为3000万吨左右,这部分面粉主要供大中城市居民食用和加工食品的原料,占面粉总量的36%。
市场对面粉产品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目前的市场是一个专用面粉和通用面粉、高档次和低档次面粉共存的格局据估算:我国的商品面粉有7%左右用作挂面,10%左右用做方便面,10%左右用做饼干,8%左右用于面包房或饼屋,60%用于家庭和餐饮店,5%左右用于其它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专用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各大、中型粉厂,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新产品,使我国专用粉市场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市场需求相比,无论品种、数量、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制粉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以小麦为原料生产的专用粉达60-70种之多,美国高达100多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面食制品都有相应的专用粉,专用粉的产量占面粉总产量的 95%以上,而我国专用粉还不到面粉总产量的10%从技术上看,我国的小麦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展专用粉的研究,并且投入低,高新技术应用较少,加工技术装备落后,成套化程度低,产品种类少(目前只有30多个品种),档次低,在许多方面仍停留在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尽管我国是大部分小麦方便食品的发源地,但该行业的工业化技术和装备较多是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陆续从日本和欧洲引进消化吸收的,如挂面生产工艺和设备目前采用的低温干燥是引进日本的,方便面生产设备和工艺是70年代引进日本的,2006年热销的非油炸方便面是引进台湾的设备和技术。
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作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面条产品--通心粉的生产技术在国内尚未得到研究,至今需要进口通心粉来满足大量的国内需求;挂面生产中日本和意大利的高温干燥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低温生产线仍然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油炸方便面国外先进水平的产品脂肪含量已经降低到13%以下,而我国最好的控制水平仍然高于16%,每年除了需要进口大量的棕榈油的同时,方便面的高含油率还使产品被归为垃圾食品综上所述,我国小麦方便食品生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正在世界范围内将其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以专利申请为引导、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提高技术门槛、巩固竞争优势,这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