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1575618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劳动就业政策发展的总趋势是:放弃 凯恩斯主义,减少政府对劳动市场的过多干预;奉行新自由主义,强调劳动就业 中市场力量的作用导致以上趋势的根源在于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失灵、经济 全球化的冲击、持续高失业率的现实等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 导致了西方国家中劳工权益的损害、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劳动者不确定性 就业与“工作贫困”的增加、“劳动边缘化”与“社会排斥”的加剧等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劳动就业政策,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劳动就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 变革的总趋势是放弃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政策,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劳动就业政 策劳动就业政策的这种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并对 各国的劳动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劳动就业政策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的表现在西方国家,自新自由主义成为居主流地位的理论思潮和政策主张以来,劳 动就业政策就开始呈现出一种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新自由主义劳动就业政策就在英美等传统的自由化国家盛行,目前欧洲等传统福 利国家所进行的劳动就业政策改革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新自由主义特征。

      2003年, 欧盟委员会宣布了 “新欧洲就业战略(2003-2010) \其核心正如一位欧洲学者认 为的那样,“体现了彻头彻尾的新自由主义日程安排”概括起来讲,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放弃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需求管理政策,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劳动就业供 给管理政策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凯恩斯提出了有效 需求理论根据有效需求理论,只依靠市场力量不能迅速有效地使经济恢复均衡, 只有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从而 使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保持均衡发展二战后直到70年代末,西方各国所实 行的劳动就业政策就是建立在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但是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面对严重的经济滞胀和大规模失业,西方国家逐步放弃了凯恩斯主义 的劳动就业需求管理政策,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劳动就业供给管理政策新自由主 义劳动就业供给管理政策的核心是,政府将促进就业的宏观需求管理转变为微观 供给管理,通过减税,刺激资本和劳动供给,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这种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主导因素不是需求,而是供 给,但是只有降低边际税率才能保障资本和劳动供给的不断增加。

      因为:(1)就业 机会与雇佣工人的成本直接相关,政府的高税率,特别是高工资税率,将在劳动 的供求之间打入一个“楔子”,增加雇佣工人的成本,从而减少雇佣工人的就业机 会同样,政府的高税率也将在资本的供求之间打入一个“楔子”,增加资本供给 和需求的成本,导致资本供给不足和投资引诱的削弱,并最终造成经济停滞和失 业增加2)高税率将阻碍劳动者的“向上流动”,从而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 动生产率供给学派认为,在一个动态演进的社会中,由于存在着贫富之分,人 们极富“向上流动”的欲望,期望通过提供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向上 流动”但是,在高税收社会中,由于大量劳动收入被抽走,使这种希望变的渺茫 因此,高税率特别是高的边际税率将导致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美国 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就实行了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并有力地促进了就业的增加, 从1981年到1987年1月,全美新增加1 300万个就业机会2003年5月,美国 国会通过了新的减税法案,计划在今后10年内减税3300亿美元布什政府认为, 减税将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2•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放弃管制,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多 干预,推行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政策。

      新自由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僵化,是大 规模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所谓劳动力市场的僵化,是指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劳 动力流动性差等问题,劳动力市场不能适应外部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种状态政府 和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多干预被认为是形成劳动力市场僵化的根本原因二战 以后,西方国家迫于工会的压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缓和劳资关系、保护劳 动者权益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涉及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解雇、雇佣、 工作日、工作环境和工作安全等各个方面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和工会对劳动 力市场的这些干涉不仅不能促进就业,保护劳动者,反而会;因减少劳动者的就 业机会而最终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因为:(1)最低工资标准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最底 层劳动者的利益,但是它也可能使工资标准高出“市场出清”水平,而使最底层 劳动者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所以,它只是保护了就业者的利益,而使失业者进一 步被排斥在了劳动力市场之外另外,虽然根据效率工资理论,较高的工资标准 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旷工和跳槽,但是,如果政府通过最低工资立法而强迫 企业提高工资,那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能被工资的增长所抵消近年来劳动 经济学的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即使是积极的,也 必然是微乎其微的。

      2)严格的解雇程序和高额的解雇补偿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劳 动就业的稳定性,但它同时也会增加劳动就业的不确定性因为,面对严格的解 雇程序和高额的解雇费,企业会采取分包合同形式雇佣非正规行业工人,从而使 非正规就业增加,降低劳动就业的稳定性另外,严格的解雇程序和高额的解雇 补偿费在降低劳动力流动性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企 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并最终危及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3)过多的、矛盾的和 不清晰的规定,限制了劳资双方谈判的余地,使他们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达成 对双方都有利的合同因此,新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劳动就业灵活化政策,改革僵 化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就业灵活化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放松管制,减少政府和工 会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多干预,使劳资双方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自行确定劳 动者的雇佣、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福利待遇、解雇和劳动保护等,从而使劳动 力市场在宏观上确保劳动供给可以随总需求的增长而适度扩张,在微观上允许企 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必要的人力资源组建生产团队,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快 速变化3•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实行激活性劳动就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被认 为是“雇佣劳动者的胜利”,它使雇佣劳动者及其家庭不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 为他们的将来提供了保障,使他们不再受劳动市场变化、失业、疾病以及年龄等 因素的影响。

      并且,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工作的性质,使工作成为了人们 获得社会地位、融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工作日益变得不稳定、 失业增加、贫困范围扩大的情况下,新自由主义者对这种社会福利制度提出了质 疑他们认为,过分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过分依赖,使失 业者不愿重返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是导致持续高失业率的重要原因因此, 新自由主义主张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实行激活性(activaition)劳动就业政策激 活性就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严格失业保障资格申请,缩短 失业保障期限,降低失业保障水平,并将保护性劳动就业政策与积极就业政策相 结合,从而“激活”失业者,促使他们积极地重返劳动力市场,以工作代替福利 激活性劳动就业政策被认为是消极的保护性劳动就业政策向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 转变之后,西方国家劳动就业政策发展的第三阶段目前,激活性劳动力市场政 策已成为西方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基石和改革的方向美国在1996年通过了《个 人责任和工作机会法》,英国在1999年通过了(福利改革与养老金法案),对各自 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大而深入的改革这些国家的改革方向是“从福利到工 作”或“工作福利”,在保留社会保障基本功能的同时,恢复市场的激活机制,从 简单地保护失业者转变为促进他们再就业。

      二、劳动就业政策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的根源1.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失灵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和 大规模失业,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失灵导致凯恩斯就业政策失灵的主 要原因是:(1)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时效性弗里德曼根据其“自然失业率”理 论认为,凯恩斯就业政策只具有短期效应货币数量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实际产量 和就业量,而在长期内,由于人们的“适应性预期”,只能影响价格(包括货币工 资),不能影响实际变量,因而就业水平最终会回到“自然率”上,货币政策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理论进一步指出,只要政府的经济政策能为人们准 确预期,则不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所以,凯恩斯 主义就业政策不仅在长期而且在短期也是无效的从凯恩斯主义劳动就业政策实 施一段时间后所出现的经济滞胀和大规模失业的现实来看,凯恩斯主义劳动就业 政策的确存在着时效性问题2)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效率性大量理论与实证 研究表明,财政投资的效果一般较差这样,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凯 恩斯主义就业政策就存在着一定的效率性问题3)周期性失业向结构性失业的转 变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所针对的主要是由经济波动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对于周 期性失业,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需求管理政策在短期内可能是有一定效果 的。

      但是,目前西方各国所面临的主要是由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 市场的僵化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OECD仃999)将结构性失业定义为“非加速通货 膨胀率失业”,即不存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或下降趋势情况下的失业因此,对于结 构性失业,不能再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需求管理政策,而应当采取新自由 主义的微观劳动就业供给管理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 场,实行劳动就业灵活化政策等2•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劳动就业政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基 本特征,各国劳动就业政策变革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它 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体来讲,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就业政策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经济全球 化限制了各国实施劳动就业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自主权经济全球化在某种意义 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首先必须使本国经济迅速地或渐 进地转向市场经济,这就意味着要弱化政府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另外,在经济 全球化时代,各国制定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等越来越受到外部因 素的制约,这也增加了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实施的难度。

      目前欧盟委员会实行的“广 泛经济政策指导方针”,就使欧盟各国在大规模失业面前丧失了采取扩张性财政、 货币等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自主权2)经济全球化使“高工资、高福利和高税收” 的劳动就业政策难以维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要 素自由流动性的增强,使“高工资、高福利和高税收”所造成的额外劳动力成本 以及其它产品成本不能再加入产品价格之中,从而使“高工资、高福利和高税收” 的劳动就业政策失去了其经济基础高福利国家同低劳动力成本、低福利和低税 收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增加,必然将具有较高额外生产成本的 产品排斥在了国际市场之外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跨国采购、国际分包以及生产 基地的外移避免这些额外的生产成本这样,任何国家要维持“高工资、高福利 和高税收”的政策,就意味着经济竞争力的丧失3)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方式、 工作组织方式以及劳动就业模式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侵蚀了传统劳动就业政策的 基础传统的劳动就业政策是与工业化时代的福特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以福 特式的大规模、正规就业为基础而在全球化时代,“弹性生产”已取代福特式的 “刚性生产”,并推动了企业工作组织方式的内部改造和外部改革。

      在企业内部, 它导致工作组织方式向着分散决策、减少等级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工作团队方向演 变,以适应易变的产品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需要在企业外部,它通过扩 大外包加工等形式,促进了灵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