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凤冈县二中2023年生物高一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5页贵州省凤冈县二中2023年生物高一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内质网2.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所示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促进物质运输3.疟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对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有重大启示,其中屠呦呦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
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C.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 D.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B.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继续分裂5.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上常用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化学模型B.某同学手绘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就是构建了物理模型C.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D.制作DNA双螺旋结构为数学模型6.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7.将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结果15min后仍未凝固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后完全凝固10min后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凝固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新鲜姜汁中含有能使可溶状态的牛奶凝固的酶B.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可设置60℃、65℃、75℃、80℃四个温度梯度C.该实验说明酶需要适宜的温度,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丧失D.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8.(10分)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②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③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④获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
请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物质X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甲、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________类RNA参与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为探究植物A能否移植到某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质壁分离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测定植物A根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蔗糖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态不分离刚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请回答: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________,因此,植物细胞可以通过__________吸水和失水。
植物A根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体积变化是________第2、3、4组根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某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______mol/L研究小组拟进一步测定植物A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应在__________________蔗糖浓度之间, 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进行重复上述实验11.(14分)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状态),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替换蛋白质①,再进行试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右侧液面。
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性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__________结合,其本质成分是__________,图示过程最能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12.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A代表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 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2、B3、C4、A5、B6、B7、B8、C二、非选择题9、(1)主动运输 (1分)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分)(2)d (1分) a(1分)(3)a、d (1分) 三(1分)(4)b、c、d(1分)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1分))(5)见下图10、原生质层 浓度差 渗透作用 逐渐变小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更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0.15 0.15mol/L~0.2 mol/L 一系列浓度梯度 11、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能量,而红细胞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 等于 低于 等于 一定的流动 受体 蛋白质 信息交流 12、(每空2分, 共18分)(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或糖蛋白(2)选择透过性(3)一定的流动性(4)bcd(5)b a (6)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