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前密押冲刺卷159.docx
85页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前密押冲刺卷1. 单选题 ( )是指培训的实施与需求在时间上是否相对应A 内容设置信息B 时间选定信息C 培训及时性信息D 组织管理信息考点 第二单元员工培训的有效性评估解析 本题考查培训的有效性信息类型培训及时性信息是指培训的实施与需求在时间上是否相对应故本题选C选项2. 单选题 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但不一定以达成协议为目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 )A 组织参与B 平等协商制度C 个人参与D 职工代表大会考点 【知识要求】平等协商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等协商制度的内容平等协商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平等商讨、沟通,以实现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故本题选B选项3. 单选题 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劳动定额是劳动定员的重要发展趋势B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完全一致C 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D 劳动定额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工时""工日"考点 第四单元企业定员人数核算的基本方法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BCD选项表述均正确,A选项表述错误,正确表述应为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重要发展趋势。
故本题选A选项4. 多选题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主要来源于( )A 书面资料B 问卷C 工作日志D 同事报告E 直接观察考点 【知识要求】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解析 本题考查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书面资料、任职者的报告、同事的报告、直接观察等,其中任职者报告可以通过访谈、工作日志等方法获得故本题选ACDE选项5. 多选题 ( )属于人性的特征A 能动性B 社会性C 整体性D 两面性E 可变性考点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解析 本题考查人性特征人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呈现出独有的特征人性具有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性,个体差异性故本题选ABCDE选项6. 多选题 劳动标准的( )具有多样性特点A 表现形式B 制定主体C 作用方式D 法定内容E 制定程序考点 第一单元工作时间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劳动标准概念的理解由劳动标准的含义可知,劳动标准的制定主体、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具有多样性特点故本题选ABC选项7. 单选题 ( )不属于绩效考核中工作数量的衡量指标A 销售量B 工时利用率C 废品率D 月度营业额考点 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直接指标法的理解和掌握。
直接指标法在员工衡量的方式上,采用可检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若干考评要素,作为对下属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的主要依据,包括工作数量的指标和工作质量的指标选项中A、B、D均属于工作数量的衡量指标;C废品率属于工作质量的衡量指标故本题选C选项8. 单选题 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 )A Es0C Es1考点 劳动力市场解析 本题考查供给富有弹性知识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故本题选D选项9. 单选题 菲利普斯五层评估模式是在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 )A 学习评估B 行为评估C 投资回报率评估D 结果评估考点 第二单元员工培训的有效性评估解析 本题考查菲利普斯五层评估模式菲利普斯五层评估模式是在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第五级评估——投资回报率故本题选C选项10. 单选题 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机床40台,每台开动班次为两班,看管定额为每人看管两台,出勤率为90%,则该工作定员人数为( )A 43人B 45人C 50人D 56人考点 第四单元企业定员人数核算的基本方法解析 本题考查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
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40×2÷(2×0.9)=45(人)故本题选B选项11. 单选题 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不包括( )A 选择排列法B 关键事件法C 成对比较法D 强制分布法考点 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行为导向型客观和主观考评方法的理解和记忆,由于方法比较多,容易混淆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包括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结构式叙述法 故本题选B选项12. 单选题 目标导向模型法的评估重点是( )A 受训者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程度B 公司的培训需求C 培训者的培训需求D 绩效的提高考点 第二单元员工培训的有效性评估解析 本题考查目标导向模型法目标导向模型法的评估重点是受训者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程度,重视的是受训者的培训需求而不是公司或者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故本题选A选项13. 多选题 下列属于网络招聘优点的是( )A 成本较低B 选择余地大,涉及范围广C 方便快捷D 有时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E 使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储、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和规范考点 第一单元人员招募方法的选择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招聘。
网络招聘的优点包括:(1)成本较低,方便快捷;选择的幅度大,涉及的范围广;(2)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3)使应聘者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故本题选ABCE选项14. 多选题 起草单项薪酬制度的程序包括( )A 准确标明制度的名称B 明确界定单项制度的作用对象与范围C 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D 涵盖该项工资管理制度的所有工作内容E 提交公司领导批准考点 第二单元专项薪酬管理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的设计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起草单项制度的程序包括:(1)准确标明制度的名称;(2)明确界定单项制度的作用对象与范围;(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制度的所有工作内容故本题选ABCD选项15. 单选题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A 企业人力资源永久开发规划B 企业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C 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规划D 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的规划考点 【知识要求】人力资源规划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狭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故本题选D选项16. 单选题 绩效申诉受理内容包括结果方面的和( )A 审核方面的B 核实方面的C 流程方面的D 程序方面的考点 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绩效申诉的内容绩效申诉受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结果方面的;(2)程序方面的故本题选D选项17. 单选题 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 )A 6个月B 12个月C 18个月D 24个月考点 第二单元工伤管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伤医疗期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故本题选B选项18. 单选题 从权数使用的范围来看,( )是对评价要素结构的加权,亦称结构加权A 总体加权B 局部加权C 要素指标(项目)加权D 自重加权考点 第二单元岗位评价系统设计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局部加权的概念从权数使用的范围来看,局部加权是对评价要素结构的加权,亦称结构加权它是根据工作岗位评价不同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来决定其权数的大小故本题选B选项19. 多选题 薪酬实质是一种交换关系,企业应根据员工的( )等方面的情况,支付给员工相应的薪酬A 工龄B 知识C 技能D 体力E 工作表现考点 第一单元薪酬体系设计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薪酬实质内容。
企业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应对员工为企业所提供的贡献,及工龄、知识、技能、体力和工作表现等支付给员工相应的薪酬故本题选ABCDE选项20. 单选题 成绩记录法的步骤包括:(1)由其上级主管来验证成绩的真实准确性;(2)有外部的专家评估资料,决定个人绩效的大小;(3)被考评者把自己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成绩写在一张成绩记录表上其正确的排序是( )A (3)(2)(1)B (1)(3)(2)C (2)(1)(3)D (3)(1)(2)考点 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成绩记录法的操作步骤采用成绩记录法的步骤是,先由被考评者把自己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成绩写在一张成绩记录表上,然后由其上级主管来验证一下这次成绩是否真实准确,最后由外部的一些专家就这些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对被考评人的绩效进行评价故本题选D选项21.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的有( )A 关键绩效法B 图解式评价量表法C 劳动定额法D 合成考评法E 目标管理法考点 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的内容综合型绩效考评法主要包括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和合成考评法。
故本题选BD选项22. 单选题 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A 经历要求B 指导性培训计划C 推荐教材D 参考性培训大纲考点 【知识要求】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解析 本题考查岗位的结构模式中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的内容包括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A选项不属于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的内容故本题选A选项23. 多选题 集体合同的特征包括( )A 合法性B 主体平等性C 意思表示一致性D 法律约束性E 定期的书面合同考点 【知识要求】集体合同概述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集体合同的特征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集体合同是整体性规定劳动条件的协议;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故本题选ABCDE选项24. 单选题 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 )职工代表或职工出席A 2/3以上B 全部C 3/4以上D 半数以上考点 【能力要求】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