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范仲淹《岳阳楼记》集注.pdf

3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399048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19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范仲淹《岳阳楼记》集注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谪:③被罚流放或贬职范仲淹《岳阳楼记》: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本句的“谪”是指“贬职”而非“流放”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 : “谪:降职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守:⑥官名郡州一级的最高长官双音词有‘太守’ 《史记?吴起传》: ‘吴起为西河守 ’ ”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谓此句“守”字“用如动词”, “做太守” 之意,初中课本注为 “做州郡的长官”总之,此句“守”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守巴陵郡”即“做巴陵郡的太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是一个连动句,先“谪”后“守巴陵郡” ,两个行为之间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2.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巴陵郡:即岳州,今湖南岳阳县宋代有的州还保留古代的郡名巴陵郡始置于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 年) ,郡治在巴陵(今湖南岳阳) 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巴陵郡废止,大业即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岳州为巴陵郡参见《辞海》)二、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初中课本: “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 就是庆历五年 (1045)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此句“越”为介词,“与其宾语一起,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时间”,可译为“至”、 “到”等。

      这种“越”字,亦有解作“过” 、 “度过”, “越明年”即第三年(庆历六年) “越(粤) +时间词语”这种结构在十三经注疏中只见2 于《尚书》广东韶关大学中文系邝永辉在其所著《“越(粤) +时间词语”释义商兑》 (载《语文建设》 1999 年第 4 期)中找出了《尚书》中含有“越(粤)+时间词语”的全部句子,并考订认为这种形式的“越” (粤)应是“到”、 “及”之意黄岳州《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中相关材料考定“滕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 ,因此“越”字应解释为“过”、 “度过”2.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政通:指政事顺利人和:指上下和谐 ”初中课本:“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政:①政治,政事 《左传·襄公十七年》 : ‘大乱宋国之政 ’ ” “通”字,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解作“顺利”、 “通畅”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通:③畅通,没有阻碍司马迁《报任安书》 : ‘通邑大都’ ”按: “政通”是指政事的施行没有阻碍,亦即政事顺利3.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具:通‘俱’,皆,全。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具,同‘俱’ ” 《现代汉语词典》 :“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也说百废俱举 “俱: 全;都:百废~兴 |面面~到据《现代汉语词典》, “百废俱兴” 才是规范写法, 应认为“俱”通“具” 4.《现代汉语词典》 : “废:① 不再使用;不再继续:~除|半途而~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认为此“废”字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荒废的事情” 《现代汉语词典》 : “兴:③开3 始;发动;创立:~办|~工|~利除弊 |百废俱~ 《新华字典》:“兴:①举办,发动:~工. ~利除弊 . ~修水利 “百废俱兴”的“兴”是“举办”之义三、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修:②整治,治理贾谊《过秦论》:‘修守战之具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乃重修岳阳楼 ’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制:⑥规模范仲淹《岳阳楼记》: ‘增其旧制’ (扩大岳阳楼原有的规模 )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贤:①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荀子·王制》 : ‘赏贤使能’ ”这个解释不算好, 因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这个说法有歧义——是“既有道德又有才能”,还是“有道德或有才能”?《辞海》: “贤:①才能、德行好。

      《荀子·儒效》: ‘身不肖而诬贤,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 ’ 有时专指才能 《谷梁传·文公六年》: ‘使贤者佐仁者 ’范宁集解:‘贤者,多才也 ’有时专指德行《荀子·王制》: ‘欲立功名,则莫若赏贤使能矣’ ”这里“唐贤” 之“贤”指才能好的人, 应该侧重指诗赋写作才能唐贤”可译为“唐代才人”,初中课本配套《教师教学用书》译为“唐代名家”,亦可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按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云‘刻唐贤、今人诗歌于其上’ 刻于其上,谓刻石立于壁间四、属予作文以记之4 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属:③嘱托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我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嘱’ ”2.以:连词,连接“属予作文”和“记之”,表示目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可译为“来”、 “以便”等3.作文:写文章,做文章这是一个动宾短语,不是今天“写作文”的“作文”4.之:代词,这件事这里指“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事五、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初中课本配套《教师教学用书》译“予观夫巴陵胜状”一句为“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 ,这是释“夫”为“那” 。

      郭锡良《古代汉语》: “夫:指示代词,那个 ”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译此句为“我看那巴陵郡的壮丽景象”,这也是释“夫”为“那” 依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 “夫”字作为指示代词,可以表示近指,可译为“此”、 “这” ;也可以表示远指,可译为“那” 该书认为“夫巴陵胜状”的“夫”字属于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应解为“此”、 “这” 又,徐中玉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夫:语助词2.《现代汉语词典》 : “胜:④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景︱~境︱引人入~ “状”字,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解为“形状”、“样子”按: “状”字有“形状” 、 “样子”的意思,又由此引申出“情形” 、 “状况”的意思胜状”之“状”应该是由“情形” 、5 “状况”的意思引申指景象、景观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在:介词,在于 ”按:此句“在”并非介词,而是动词4.洞庭一湖:洞庭这一湖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衔远山: 包含着远处的山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衔:同‘含’,这里指包含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衔:②用嘴含。

      《后汉书 ?张衡传》: ‘ (地动仪)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包含,含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按: “衔”本有“含”之义,不可认为“衔”同“含” 2. 《现代汉语词典》: “汤汤:水流大而急: 河水~︱浩浩~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横:③充溢 《礼记祭义》: ‘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 ’广,广阔范仲淹《岳阳楼记》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4.初中课本:“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 ”黄岳州《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 “一种大学课本译‘朝晖夕阴’ 为‘或早或晚,(一天里) 阴晴变化’有人译为‘清早的阳光, 夜晚的阴影’笔者以为这里的 ‘朝’ 、 ‘夕’同于《木兰诗》的‘旦’、 ‘暮’ ,是时间词的活用 ,, 结合下文‘气象万千’ ,要把‘朝晖夕阴’译成‘这会儿晴,那会儿阴’,或‘那6 会儿晴,这会儿阴’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晖,同‘辉’ ,阳光 ”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 “朝晖:早晨日光照耀晖:阳光,这里名词用作动词,阳光照耀夕阴:傍晚天色昏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晖:阳光。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 : ‘扶桑开朝晖,照此高台端 ’李白《春日独酌》 : ‘水木荣春晖陆机《拟迢迢牵牛星》 : ‘昭昭清汉晖’发光,映照左思《蜀都赋》 : ‘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宠礼》: ‘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据此可知,“晖”字本有动词义,不必认为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当然,也不必认为“晖,同‘辉’” 按: 《古代汉语》的注释是字字对译,初中课本、 《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则似乎是认为此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因为一天之中, 未必是仅仅早晨的时候有阳光,傍晚之时天气阴暗, 实际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晖” 、“阴”的变化,所以视之为互文手法是准确的,但也必须知道字面的意思5.《现代汉语词典》 : “气象:①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②气象学③情景;情况:一片新~④气派;气势:~宏伟 ” 《古代汉语》: “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 ” “气象万千”的“气象”实即“情景”、 “情况”之义,这里当然可以解作 “景象” (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 即解作“景象”) 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则:②副词。

      表示肯定,相当于乃,7 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大观:气概壮阔的景象 ” 《现代汉语词典》 : “则2:③是;乃是:此~余之过也2.《现代汉语词典》 : “观:②景象或样子:奇~︱改~ ” “大观:盛大壮观的景象, 多用来形容事物美好繁多:蔚为~︱洋洋~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述:②陈述,记述 《史记太史公自序》 : ‘述往事’范仲淹《岳阳楼记》 : ‘前人之述备矣 ’ (备:完备 ) ”本句“述”即“记述” ,指对岳阳楼“大观”的记述,实即唐贤们诗中的描写 《古代汉语》释“备”为“详尽” “详尽” 、 “完备”皆可八、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初中课本:“然则: 虽然如此, 那么 ”这个注释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与“虽然”搭配的应该是“但是”之类的词语,与“那么”搭配的是“既然”、 “如果”之类的词语与初中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以及《名家精译 》译此句为“然而,, ”这是译“然则” 为“然而”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释此“然则”为“既然这样, 那么,, ” 郭锡良、 唐作藩等 《古代汉语》: “然则:一种凝固的连词结构, ‘然’字紧承上文,有‘如此’的有意思, ‘则’字表示转折,引出下文,有‘那么’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 “然则: 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 :~如之何而可?(那么怎么办才好?)”洪成玉《古8 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说: “ ‘然则’一般都可对译为 ‘如此,就,, ’ ,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又可细分为两种用法: (一) ‘然则’前面所陈述的事实,如是既成事实,‘然则’相当于‘既然如此,那么 ,, ’ (二) ‘然则’前面所陈述的事实,如是假设性的或没有成为现实, ‘然则’相当于‘倘然如此,那么,,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则在此两种用法的基础上,另列出第三种用法,即“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然而’、 ‘可是’、 ‘但是’等”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的解释与《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相同,又说: “现代汉语中的‘那么’一般是承接上文引出结果或判断,这同古代汉语中的‘然则’有共同之处所以‘然则’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译作‘那么’ 有时候‘然则’也只能译成‘那么’ ”且说表示转折关系的 “然则”,实际上其中的 “则”通“而” , “然则”等于“然而” 按:此句之“然则”应解为“既然如此,那么,, ” 这里的“如此”指代“予观夫巴陵胜状 ,, 气象万千”,亦即洞庭景色之壮阔, 下文便是由此引出 “北通巫峡 ,, 多会于此” ,亦即迁客骚人多会集于此。

      2.北、南:均为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之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通:①通行,通过,通到诸葛亮《草庐对》: ‘西通巴蜀 ’ ” 《现代汉语词典》 : “通: ③有路达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