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及答案.doc
6页1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e9 C 12 O 16 Na 23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3C—NMR(核磁共振) 、 15N—NMR 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 ü 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 13C、 15N 叙述正确的是 ( )A . 13C 与 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 B . 13C 与 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 15N 与 14N 互为同位素 D . 15N 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3.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 ( )A.质子数 B.质量数 C.原子序数 D.电子数4.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氨 B.四氯化碳 C.氮 D.二氧化碳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 4和 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 .CCl 4和 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C.在 CaO 和 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D.甲烷的分子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6.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即该亚层的每个轨道只有1个电子,这种原子的质子数 ( )A.只能是 7 B.只能是 15 C.是 11 或 15 D.是 11 或 137.某元素 X 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 98,且 X 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 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H3XO4 B .X 是第二周期 VA 族元素C .X 是第二周 VIA 族元素 D .X 的最高化合价为+4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 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冰(固态水)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10.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的是 ( )2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有 1~2 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CH 4、 SiH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2.已知锂和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性质上具有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LiOH 加热时,不会分解 B.Li 2CO3加热时,不会分解C.Li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Li2O2 D.Li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Li2SO413.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取该元素单质2.8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g化合物XO 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14.X、Y两元素可形成X 2Y3型化合物,则X 、Y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 )A.X:3s 23P1 Y:3s23P5 B.X:2s 22P3 Y:2s22P4C.X:3s 23P1 Y:3s23P4 D.X:3s 2 Y:2s22P315.膦(PH 3)又答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
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 3是非极性分子B.PH 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C.PH 3是强氧化剂D.PH 3分子中的 P—H 键是非极性键16.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 A、 B、C 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面心中的 B 元素的原子未能画出) 晶体中 A、B、C 的原子个数比为 ( ) A.1∶3∶1 B. 2∶3∶1C.2∶2∶1 D. 1∶3∶317. 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 )A. ns2np3 B. ns2np5 C. ns2np4 D. ns2np618.有主族元素 X、Y、Z.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1;Y 原子的 M 电子层有 2 个未成对电子;Z 原子的最外层 p 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比 Y 原子少 8 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3)A.X 2YZ3 B.X 2YZ4 C.X 2Y2Z3 D.XYZ 419.若 aAm+与 bBn-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b=a-n-m B.离子半径 Am+.Cl-17, Cl- . Fe-26,Fe3+ . Hg-80.判断上述各元素分别属于第周_____期._______族.22.(6 分)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 2001 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是当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在接近 40K 的温度下成为超导材料的硼镁化合物。
这种硼镁超导物质的晶体结构单元如右图所示: (1)试写出这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 ;(2)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_晶体3)分别叙述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23.(5 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4 种短周期元素 X、Y、Z、W,已知:①X 与 Z、Y 与 W 分别同族;②X、Z、W 分别与 Y 都可组成两种中学常见化合物;③Y 的阴离子与 Z 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这 4 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 CS2溶济1)写出由 Y 与 Z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 Z2Y2的电子式 ,其化学键类型是 2)写出 2 种均由这 4 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四. (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26 分)24.(10 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 A、B、C 、D 、E、F 六种微粒,其中只有 C、D 是分子,其余四种是离子,且每个微粒中都含有 10 个电子已知 A、E 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微粒间有下列关系:①A、B 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 C、D 两种分子;②通常状况下 C 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1 mol B 离子与 1 mol E 离子作用可生成 2 mol D 分子;④向含 F 离子的溶液中加入 C 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 W,C 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但再加入含大量 B 离子或大量 E 离子的溶液,沉淀 W 都会溶解。
1)微粒 A 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微粒 E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微粒 F 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 F 与过量 C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人浓苛性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有: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b.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c.沉淀逐渐增多 d.沉淀完全消失 e.沉淀逐渐减少①该复盐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各实验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25.(7分)A、B、C、D、E、F为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知: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电子总数是E原子总数的1/2 ,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 2—与E 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D可以形成三原子化合物甲;A是非金属元素且A、C 、F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乙。
请回答(1)F元素的名称是______,C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 E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2)化合物乙中含有的三种化学键是_______键、_______键和_______键3)化合物甲处于晶体时属于________晶体,E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9 分)已知 X、Y、Z、W 是短周期中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 Z、W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1)写出元素符号:X ;Y ;Z ;W 2)X 单质和 Z 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E 分子的空间构成型为 ,电子式为 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 5∶1∶1∶3 的化合物(按 X、Y 、Z、W 的顺序) ,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浓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五. (本题 8 分)527. (8 分)第Ⅳ主族元素 R,在它的化合物 R(OH) n中,其质量分数为 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 R(OH) m 中,其质量分数为 0.6361)试求 n 和 m 的值: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