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卷.doc
6页南昌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022年,北京将协同张家口共同举办第24届冬奥会北京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 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2 . 为了更好地迎接冬奥会,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角度出发,今后北京应着重发展( )A.钢铁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水泥工业 D.煤炭工业3 . 一千万吨的煤从秦皇岛码头运往上海,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D.公路运输4 . 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新增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B.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形成许多新的部门C.其他产业运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落后产业每年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回答下面小题5 .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少,冬春也少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多,冬春也多6 . 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C.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7 . 读下图,四个省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A.B.C.D.8 . 下列有关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有西湖、阿里山等风景名胜B.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匮乏C.腰鼓、信天游、秦腔等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文化D.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9 . 近年来,朝鲜局势续紧张.小明想在地图上找到朝鲜,最合适选择( )A.世界政区图B.世界地形图C.世界人口分布图D.世界气候图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佛山新城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典范,可以将70%的降雨 就地消纳和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 . 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A.寒潮B.洪涝C.台风D.土也震11 . 佛山市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起伏大B.地震活动频繁C.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D.河流稀少12 . 黄土高原地区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为( ) ①山西 ②宁夏 ③陕西 ④甘肃 ⑤辽宁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13 . 图中甲省的简称是A.贵或黔B.云或滇C.甘或陇D.陕或秦14 . 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A.峡谷幽深猿声啼B.水量丰富流速急C.江阔水深易封冻D.河道弯曲支流多二、解答题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5 . 写出图中A、B点的经纬度: A点:_____________B点:_________________16 . 图中A、B两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点,位于北温带的是______点,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17 . 请在上图中用黑点标出C点(120°E ,30°N)”的位置18 . 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2)甲村在乙村的_______方向;图中①②③三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观察点_______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千米3)该地形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米,①③两点的相对高度在_______米范围内4)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_______℃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5)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_______业,其理由是_______?(6)地形部位A顶部的海拔为_______~_______米19 .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邻国A_____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B______岛是我国与日本争议岛屿,①是_____(海域)2)甲是_______(山脉),其南侧是我国最大____盆地,盆地内部中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乙是_____(山脉)3)长江、黄河均发源于C______(地形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称号,其中位于湖北的D_____是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20 .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F 2)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3)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 (填系号)5)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填系号)6)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决定A D两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