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docx
7页2007 年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训练卷(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为75 分钟2,将第 I 卷试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 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第 I 卷(选择题共70 分)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7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这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 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 H, 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2.催产素和血管舒张素都是含有 9 个氨基酸的一条多肤链,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不相同,其 主要原因是 ①肽键的数目不同②氨基酸种类不同③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④多肤链的空间结构不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施莱登和施旺等科学家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A. 有关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C.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D.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4.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中 1 具有双层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 图中 2 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C.图中 3 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有分泌功能D. 图中 4 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5.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则细胞吸收的物质会明显减少的是A. 氧气、甘油 B.乙醇、水C.水、二氧化碳 D. K +,氨基酸6.现有三支试管 A, B, C. 先向各试管内加入 2mL 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和 B 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特异性(专一性)B .A 和 C 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 A 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 B, C 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7.新陈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下列关于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A. ATP 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ATP C. 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线粒体是合成 ATP 的惟一场所8.下表是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几个项目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前期:染色体复制一次B.中期:染色体与DNA 数目相等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和核仁10.胡萝卜根韧皮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中,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过程可以发育为一个 完整植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D.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可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增殖使细胞类型增加 C.细胞衰老对生物体有积极意义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D.细胞凋亡是细胞受损坏死12.下图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13.右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 3 个生理过程 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14.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是脱氧核糖 B. G 是蛋白质C. D 在 E 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 F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15.己知 DNA 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为一 模板,经复制后得到的对应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T- ,那么以另一条母链为A. -T-G-C A- B.-A-C —G-- T- C.-U-G-C A- D.-- A-C-G-U- 16.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 DNA 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以两条链为模板B,DNA 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以一条链为模板C.翻译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中,以 mRNA 为模板D. 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原料都是脱氧核昔酸17. DNA 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 氨基酸数为1800 对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A .1800 B。
900 C.600 D.300 18.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若 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是A. 100% B. 75% C. 50% D. 25%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其中7 号的19.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由致病基因来自A. 1 号 B. 2 号 C. 3 号 D. 4 号 2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 复制过程中B.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C 二基因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频率高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2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属于单倍体 B. 用秋水仙素可以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21 三体(先天性愚型)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病 D. 多指和白化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23.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的染色体数目是A. 23 条B. 46 条C. 24 条D. 48 条2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隔离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25.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 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子番茄D.促进香蕉的成熟2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C.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并以此调节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 D.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实现的机体动态平衡 2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28.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 .A 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 抗体是由效应 B 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29.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 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 C.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D. 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般是双向的 30.对两只小兔作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 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A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31.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不考虑疾病等其他因素)则右图中可表示笼内鼠数量的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曲线 A B. 曲线 B C.曲线 C D. 曲线 D 32.在气候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原生演 替的完整过程是A. 的衣和苔鲜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的衣和苔鲜阶段、森林阶段 C.的衣和苔鲜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 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的衣和苔鲜阶段3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图表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34.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 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 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 C 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D.瓶内生态系统应给予适当的光照3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B.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D. 生物多样性包居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0 分36. (6 分)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在图中 图中 (填图中字母)处进行填图中字母)处进行,暗反应在(2)光反应和暗反应是相互联系的,光反应产生的和参与暗反应3)在夏季的中午,由于阳光强烈照射,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将会引起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 含量的变化是 。
4)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37. (8 分)长期以来,科学家对许多生物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科学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 1926 年,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 世纪 80 年代, 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可见,酶是 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__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 32P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的和,并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表明,DNA 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仍留在外面由此证明, 是真正的遗传物质3)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