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点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实战演练.doc
17页教育学考试重 点提示: 第三章教育与个 人的发展重点提 示统观近几年全国 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 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 也经常出论述题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 人的发展概念;影响人的发展诸因 素的概念;各种偏激观点 ( 如遗传决定论 ) 的代表人物及言论;身心发 展的一般规律2)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及其相 互关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3)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4) 学会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考纲链接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 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 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 过程中实现的过程中,(2)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 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 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 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 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 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 展起决定作用2) 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 ( 提出“白板说” ) 。
3)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 部环境在 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 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2) 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 地进行 (3) 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 和方法 (4)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 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遗传的意义: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1) 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 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 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遗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8.环境: (1) 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 遇、条件和对象 (2)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环境对个、被动的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1) 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2) 个体的心理活动 (3) 社会实践活动10.教育对人类 地位的提升: (1) 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和技能 (2) 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3) 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 (4) 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11.学校教育在 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 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增强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人社会生活转变时期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16.学校教育及 作用:(1)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实战演练 :一、选 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 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展( )的特点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A .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A .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 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B.旬子C.孟子D.老子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 .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 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 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0.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 .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2.小学生的思维()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3.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1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A .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A .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6.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A .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1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18.强调入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19.关于个体身心发 展的成因 ,“白板说”观点属于( )A .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20.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 .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21.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A .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22.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A .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2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