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练习题.doc
5页第二章 声现象课标要求(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能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声音的特性:了解乐音的特性,会简单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实际例子3)声的利用: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会对防治噪声的途径能够应用知识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 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 声波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障碍物 后要发生 反射 ,人们把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激活思维】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至少晚 0.1 s,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 17m 4.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 种类 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固体 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 气体 中最慢声速还和 温度 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5.骨传导:声音通过 头骨 、 颌骨 也能传到 听神经 ,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考点二:声音的特性6.音调:声音的 高低 。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 频率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 1s 内振动的 次数 叫频率,单位是 赫兹 ,符号为Hz 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激活思维】:、音调高低的听觉感受:声音粗、闷的音调低 ;声音细尖的音调高 乐器音调高低判断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 粗细 、 长短 、 松紧而改变音调: 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短而细 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 高 ,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 低 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 长短 而改变音调的, 长 空气柱发声的音调低,短 空气柱发声的音调高7.响度:声音的 大小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 有关: 振幅 ,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 距离 有关:距发声体越 远 ,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激活思维】打击乐器是通过改变 振幅 来改变响度大小的同一个打击乐器有固有频率,音调 一般不变8.音色:不同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三: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9.(1)声可以传递 信息 ,例如: 声呐 、B型超声诊断 (2)声可以传递 能量 ,例如: 超声清洗 、 超声碎石 10.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声(2)环保角度: 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减弱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2) 阻断噪声传播 (3)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真题精析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题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题2、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 是指声音中的( A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变式训练2“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文艺名人声音的 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 空气 传播的考点3:声的利用例题3、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变式训练3.(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 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题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B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变式训练4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中考点击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C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3.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C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4.如图1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击发出的声音,发生了变化的是 ( 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6.“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声音频率很高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城市某些地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12.如图所示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肮系统”示意图.截止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1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导系统区域组网顺利实现,可以向亚太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 ) A.电磁波 B.超声波C.次声波 D.光导纤维8.(多选)某报刊登题为“房子‘穿衣戴帽’ 屋里冬暖夏凉”的文章,对济南高科技住宅项目进行深度报道,揭开了高科技住宅的“神秘面纱”。
实际上,该项目运用的物理原理并不是很深奥以下是小梅看完报道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CD )A.使用镀膜中空玻璃实现了室内“降噪”,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送风过程通过加湿、除湿实现了室内“恒湿”,运用了升华和凝华的知识C.通过与地下土壤热交换实现了室内“恒温”,时通过热传递改变空气内能D.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了住宅“低碳”,所利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9.小满用往家里打他听出是妈妈在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音色 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响度 10.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音色 11.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 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12.如图8所示,将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该号码,发现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却听不到来电提示音,这说明_真空不能传声13.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在做几次实验方法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振动的 幅度 相同,这里运用了 控制变量 法14.如图物理实验:丁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的物理问题有 ABCD 填写字母代号)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空气可以传播声音C.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 D.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备考演练一、选择题1.物理测试时,室外打在瓦片上的雨点,发出“嘀嗒”的响声,发声振动的物体是(B )A.瓦片 B.雨点 C.空气 D.以上都不对2.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C ) A.将周围物体砸开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D.消除寂寞3.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D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4.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成制成一个土,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 A )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5.下列关于声说法正确的是( B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B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7.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A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8.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D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