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辅导3第二部分物质代谢与调节(2).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2235979
  • 上传时间:2018-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第二部分 物质代谢与调节(2)——氨基酸、核苷酸代谢与代谢的联系及调节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要求: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种类及氮平衡概念;掌握体内氨基酸代谢的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及联合脱氨基作用;掌握体内氨的来源、转运和去路;掌握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过程及限速酶;掌握谷氨酰胺的生成与分解熟悉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与功能;熟悉四氢叶酸与一碳单位代谢的关系;蛋氨酸与转甲基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概况提要: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廿种,其中八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为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其余十二种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血液氨基酸的动态平衡示意图蛋白质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进入机体前必须先水解成氨基酸,然后再被吸收入体内,否则会产生过敏蛋白质的消化作用主要在小肠中进行,由内肽酶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外肽酶的羧基肽酶及氨基肽酶协同作用,水解成氨基酸,二肽即可被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生成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吲哚、酚类、胺类和氨等),此过程称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经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转变成易溶于水的无害物质随尿排出参加体内代谢的氨基酸,除经食物消化吸收来的以外,还来自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和自身合成这些氨基酸混为一体,构成氨基酸代谢库,其浓度较恒定,它反映了氨基酸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情况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包括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人与动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等一、氧化脱氨基作用催化氨基酸氧化脱氨基的主要酶为 L-谷氨酸脱氢酶(辅酶是 NAD+或 NADP+)L- 谷氨酸脱氢酶在肝、脑、肾等组织中普遍存在,活性也较强,但只能催化 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反应,生成 a-酮戊二酸及氨此反应是可逆的L- 谷氨酸脱氢酶是一种变构酶,ATP、GTP 是它的变构抑制剂,ADP、GDP 是变构激活剂因此,当 ATP、GTP 不足时,谷氨酸就加速氧化脱氨但是 L-谷氨酸脱氢酶的特异性很强,只作用于 L-谷氨酸,不能承担体内其它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二、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是指 a-氨基酸的氨基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将氨基转移至 a-酮酸的酮基位置上,从而生成与此相应的 a-氨基酸;同时原来的 a-氨基酸则转变成为相应的 a-酮酸。

      此反应是可逆的参与转氨基作用的 a-酮酸有 a-酮戊二酸、草酰乙酸和丙酮酸 除甘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外,体内大多数氨基酸均可参与转氨基作用体内存在着多种转氨酶,但以催化 L-谷氨酸与 a-酮酸的转氨酶最为重要,如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 各种转氨酶均以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即维生素 B6的磷酸酯)为辅酶,它在反应过程中起传递氨基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在血清中的活性很低在各组织中又以分布在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可有大量转氨酶释放入血,引起血中转氨酶活性升高例如:急性肝炎时血清中的 GPT 活性明显升高,心肌梗塞时血清中 GOT 活性明显上升此种检查在临床上可作为协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 转氨基作用既是多种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起步过程,也是体内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途径三、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只是氨基的转移,而没有真正脱去氨基将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即为联合脱氨基作用它是体内各种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途径联合脱氨基作用首先是氨基酸与 a-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 a-酮酸及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在 L-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加水重新生成 a-酮戊二酸并放出氨,这是体内氨的根本来源。

      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某一氨基酸即可脱去氨基而生成氨和相应的 a-酮酸联合脱氨基作用的全过程都是可逆的,这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肝、肾等组织中进行骨骼肌和心肌中的 L-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很低,难以进行上述的联合脱氨基作用,而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过程脱去氨基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可使许多氨基酸脱去氨基,其特点是通过连续转氨把氨基转移到草酰乙酸分子上,生成天冬氨酸然后,天冬氨酸在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催化下,与次黄嘌岭核苷酸(IMP)缩合成腺苷酸代琥珀酸(AMPS),此反应需 GTP、Mg 2+参加腺苷酸代琥珀酸又在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酶催化下裂解为延胡索酸和 AMP,AMP 经腺苷酸脱氨酸催化水解生成 IMP 和游离的 NH3其中 IMP 参与循环,故称为嘌呤核苷酸循环延胡索酸则经三羟酸循环途径再转变为草酰乙酸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在体内有三个主要来源: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这是最主要来源2.由肠道吸收的氨,其中包括食物蛋白质在大肠内经腐败作用生成的氨和尿素在肠道细菌脲酶作用下生成的氨3.肾脏泌氨,谷氨酰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生成氨。

      氨是有毒物质,各组织中产生的氨必须以无毒的方式经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血流中氨主要是以谷氨酰胺和丙氨酸两种形式运输 氨在体内有三条去路:1.在肝脏合成尿素:氨在体内主要的去路是在肝脏生成无毒的尿素,然后由肾脏排泄,这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在肝脏的线粒体中,氨和二氧化碳,消耗 ATP 和 H20 生成氨基甲酰磷酸,再与鸟氨酸缩合成瓜氨酸瓜氨酸再与另一分子氨结合生成精氨酸这另一分子氨不是直接来自 NH3,而是来自天冬氨酸的氨基精氨酸在肝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可再重复上述反应由此可见,每循环一次便将 2 分子氨和1 分子二氧化碳变成 1 分子尿素尿素合成是耗能的反应,能量由 ATP 供给在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过程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的限速酶 2.谷氨酰胺的合成,氨与谷氨酸在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3.氨可以使某些 a-酮酸经联合脱氨基逆行氨基化而合成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氨还可以参加嘌呤碱和嘧啶碱的合成a- 酮酸是氨基酸的碳骨架,除部分可用于再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外,其余均可经不同的代谢途径,最后汇集于丙酮酸或三羧酸循环中的某一中间产物,如草酰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酰 CoA、a-酮戊二酸等,通过它们可以转变成糖,也可继续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有些氨基酸可转变成乙酰 CoA 而生成脂类大多数氨基酸在体内能生成糖,被称为生糖氨基酸而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等在体内能生成糖和酮体,被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在体内只能生成酮体,被称为生酮氨基酸氨基酸脱羧作用生成的胺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谷氨酸脱羧生成的 g-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组氨酸脱羧生成的组胺是一种强烈血管扩张剂;色氨酸生成的色胺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和血管收缩剂,催化氨基脱羧作用的酶为氨基酸脱羧酶,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该酶专一性很强  一碳单位是指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 3)、亚甲基(-CH 2-)、次甲基 (-CH=),羟甲基(-CH 20H)、亚氨甲基(-CH=NH 2)、甲酰基(-CHO)等,但- COOH、HC0 3-和 CO2不属于一碳单位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是甘氨酸、丝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等虽然这些氨基酸降解产生一碳单位的形式不同,也不能游离存在,但它们都要以四氢叶酸(FH 4)作为载体,才能转运和参加代谢四氢叶酸分子中第 5 和 10 位 N 是携带一碳单位的位置体内另一种供甲基的物质是蛋氨酸,在腺苷转移酶催化下与 ATP 反应生成的 S-腺苷蛋氨酸(SAM),SAM分子中的甲基也是一碳单位,但它不需要 FH4 作载体,可直接参与反应。

      一碳单位主要参与嘌呤、嘧啶、胆碱肉毒碱和肾上腺素的合成以及 DNA 和 RNA 的合成与修饰反应苯丙氨酸羟化生成酪氨酸是苯丙氨酸的重要代谢途径,催化此反应的酶为苯丙氨酸羟化酶当此酶缺乏时苯丙氨酸不能正常地转变成酪氨酸,体内的苯丙氨酸堆积,并可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尿中出现大量苯丙酮酸,称为苯丙酮酸尿症它是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患者多为儿童,有智力发育障碍酪氨酸可在酪氨酸转氨酶的催化下,生成对羟苯丙酮酸,再生成尿黑酸后,进一步转变成乙酰乙酸和延胡索酸,二者分别参加糖代谢和脂代谢如果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尿黑酸不能氧化而自尿中排出,使尿液呈黑色,故称尿黑酸症,这也是先天性代谢缺陷症但预后好,不影响寿命 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生成多巴,多巴脱羧变成多巴胺,再经羟化生成去甲肾 上腺素,若甲基化则生成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统称儿茶酚胺,三者均为神经递质酪氨酸羟化酶是儿茶酚胺合成的限速酶,受终产物反馈调节酪氨酸在酪氨酸酶催化下生成多巴,多巴再氧化而生成黑色素,为皮肤,毛发及眼球的 色素如果体内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生成受阻,人体的毛发、皮肤等皆呈白色,称为白化病此病属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此外酪氨酸可碘化生成甲状腺素,还可经脱羧生成酪胺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要求:掌握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和终产物;掌握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原料、限速酶;掌握脱氧核苷酸和胸苷酸的生成 熟悉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生理功能;熟悉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熟悉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与尿酸的生成提要:核苷酸是机体内的一类重要含氮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用:作为合成核酸大分子的基本原料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其次,核苷酸还可作为能源物质(例如:ATP、GTP 等高能化合物):参与辅酶的组成(如 NAD+、FAD、辅酶 A 等);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 cAMP、 cGMP环核苷酸)此外,体内多种活性代谢中间物也是以核苷酸衍生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糖原合成过程中的 UDP 葡萄糖、磷脂合成过程中的 CDP 甘油二酯等)食物中的核酸在消化道中经胰腺和肠道分泌的多种酶作用下逐步分解但其生成的碱基大部分可以进一步被分解而排出体外,极少被机体利用人体内的核苷酸基本上是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的,因此,与某些氨基酸不同,核苷酸不属于营养必需物质体内核苷酸的合成有两个途径:1. 从头合成途径,即利用一些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

      2.补救合成(又称重新利用)途径,即利用已有碱基或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从量来看,从头合成是主要的途径,但补救合成也有重要的意义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由磷酸戊糖代谢而来,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 2和一碳单位(由四氢叶酸携带)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然后再转变成腺苷酸(AMP)和鸟苷酸(GMP)嘌呤碱合成的特点是一开始就沿着合成核苷酸的途径进行,即在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中逐步合成嘌呤环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 APRT(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两种重要酶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PRPP、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以及 C02首先合成的是尿嘧啶核苷酸(UMP),然后再转变成胞嘧啶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程序不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是先合成嘧啶碱,而后再磷酸核糖化虽然UMP、 CTP 的合成不需要一碳单位参加,但生成 dTMP 时需要由四氢叶酸携带的一碳单位肝脏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主要部位嘌吟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均受反馈调节的精密控制主要是反应产物对有关酶的反馈抑制,由此调节适当的合成速度,一方面保证机体足够核苷酸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合成量过多,避免营养物和能量的消耗。

      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调节酶主要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