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130J超级大力神战术运输机.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9482359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130J超级大力神战术运输机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加快工作进度,争取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向印度空军交付首架C-130J“超级大力神”(Super Hercules)战术运输机  洛·马公司于6月1日发布的相关新闻显示,来自印度的这份C-130J订单包括6架飞机、为期3年的初始保障、空/地勤人员培训、零配件、地面支持及测试设备、维修专用车、铲车、装载工具、货盘等按照合同,洛·马公司还将在3年初始保障期内向印度派驻一个专家小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批C-130J飞机上还将加装部分印度特别订制的设备,以提高该机的特种作战能力厂房里为印度生产的C-130J运输机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C-130“大力神”(Hercules)中型涡桨战术运输机是美国最成功、最长寿和生产最多的现役运输机,在美国战术空运力量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同时也是美战略空运中重要的辅助力量Hercules是希腊神话中大力神的名字  C-130诞生在“柏林封锁事件”发生后柏林事件”起因是二战刚刚结束后,由于苏联和盟国间矛盾逐渐激化,苏联为向西方盟国加压,封锁了所有通往西柏林的陆上道路而西柏林在停战协议中是盟国的占领区,当时居民还需要靠盟国救援生存下去。

      苏联认为只要封锁西柏林一段时间,盟国必将向苏联让步但盟国立即展开了从空中向西柏林运送救援物资的行动,在长达近一年的封锁期内向西柏林昼夜不断的空运物资这一史无前例的大空运彻底打乱了苏联的计划,最后苏联不得不重开封锁线,倒落得个坏名声柏林事件”使各国充分认识到空运的重要性,而性能出色的运输机是空运力量的核心因此当时刚由美国陆军独立出来的美国空军,于1951年向美国各大飞机制造公司发出关于新型运输机的技术招标,为期两个月,其技术要求细节如下:  ·运送92名步兵或64名全副武装的伞兵时,航程必须达到1980千米;最大载重需达到13608千克,能够运载当时美军大多数的装甲车辆、火炮和卡车等大型货物;  ·货舱主舱门设计应能使车辆直接进入,必须有空投伞兵用的侧舱门;  ·可在土质或钢板平铺的简易跑道上进行短距起降;   ·为了能进行低空低速空投,必须能在225千米/小时的低速条件下做稳定的掠地飞行;  ·能在一台发动机失灵的情况下正常飞行  此后洛克希德公司的先进技术设计部门——即著名的“臭鼬工厂”(Skun Work)很快地完成代号L-206的原型机L-206方案于1952年11月战胜了其他厂家的设计方案,获得了空军的原型机制造试验合约。

      原型机YC-130于54年8月在加州伯班克完成首次飞行空军对两架原型机的试验表示满意,随后在53和54年订购了27架C-130,首架量产型C-130A在55年4月首飞,56年12月开始交付美国空军的战术空运联队  C-130采用高单翼、四发动机、尾部大型货舱门的机身布局这一布局奠定了战后的中型运输机的设计“标准”,此后绝大多数中型运输机都没有跳出这个框框众多的重型运输机也采用了相似的设计因此说C-130是当代运输机的“鼻祖”,也并不太过分 C-130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其设计彻底的力求满足战术空运的实际要求,因此它非常适合执行各种空运任务铝合金半硬壳式结构机身大型的尾部货舱门就是一个好例子这一设计起源于二战中的军用滑翔机,运输机中C-123是第一种采用这种设计的型号但是把这一设计完善并推而广之的是C-130C-130的货舱门采用了上下两片开启的设计,能在空中开闭;在空中舱门放下时是一个很好的货物空投平台,尤其是掠地平拉空投的时候,在地面又是一个很好的装卸坡道而且该舱门也是整机气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下图为C-130在空投货物  C-130的主起落架舱也设计得很巧妙,起落架收起时处在机身左右两侧旁突起的流线型舱室内,从上图能清晰的看到起落架舱。

      这个设计使得起落架舱不会占用宝贵的主机身空间,大大方便了货舱的设计,且使得主机身的结构能够连续而完整,强度大另外一个好处是这种设计左右主轮距较宽,在不平坦的简易跑道上稳定性好当然缺点也很明显:突起的起落架舱增大了飞行阻力,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因此这一设计也为之后的各种运输机沿袭C-130起落架舱内还装有用于启动四台主发动机的辅助动力装置,在战地条件下不需要地面设备的帮助就可以起飞或移动高单翼也是C-130的一大特点,当然此布局第一次被采用不是在C-130上二战时高单翼的设计并不流行,因为中低翼布局能令起落架的高度缩短,且制造上较为简易但随着运输机吨位体积的不断飙升,中低翼设计的缺点越来越突出:增大的螺旋桨使得机翼离地的距离必须增大,但这样的话沉重的机身离地距离也增大了,对机身强度、起落架的要求更高了,装卸货物也很麻烦因此高单翼在这个时候就很可贵了:即可留出足够离地距离给螺旋桨(也包括翼吊式喷气式发动机),又使得机身能贴近地面战后大量运输机采用了高单翼布局C-130机翼的详细资料为:翼根翼型为NACA 64A318,翼尖翼型NACA 64A412,上反角2°30′,安装角翼根3°,翼尖0°,1/4弦线后掠角0°。

      全金属双梁受力蒙皮结构,机械加工的整体加强变厚度蒙皮壁板,长度14.63米副翼由普通铝合金制成串联式液压助力器,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供压副翼上有调整片富勒式铝合金后缘襟翼,机翼前缘用发动机引气防冰未完工的机身上涂有美国印度两国国旗.批量生产的C-130J运输机机首.总而言之,C-130在设计上是相当完美的,这也使得其发展改进的余地很大  C-130第一种批量生产型号是C-130A,采用艾里逊公司的T56-A-1A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推力2790千瓦,使用3叶螺旋桨最大起飞重量56337千克,有效载重15876千克,航程是3520千米最初的27架使用AN/AN-42雷达,后期采用AN/APN-59,机首因此增大,结果获得了“小木偶鼻”的外号C-130A于1956年12月开始交付使用,1959年2月停产,共生产231架,其中出口澳大利亚空军11架之后的数十年里C-130家族里增添了众多成员:  第一种改进型B型1958年11月首飞,发动机改为T56-A-7,推力3020千瓦,使用4叶螺旋桨,最大起飞重量增加61236千克由于中央翼段增设了内部油箱,航程也加大了为适应更大的起飞重量,机身结构进行了加固,液压和电子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内侧发动机以内的机翼里增设了油箱,总燃油量增加到20000千克加强了起落架,起飞总重增加到61200千克1958年11月20日首次试飞,1959年6月12日交付使用共生产了230架,其中出口印度空军10架、加拿大空军4架、巴基斯坦空军6架、南非空军7架;有4架改型为LC-130F,12架改型为HC-130G,46架改成KC-130F、7架改成C-130F  C-130C是美国空军的附面层控制试验机,第一架编号NC-130B外侧发动机改用YT56-A-6涡轮螺桨发动机,起飞时发动机的尾流吹过副翼、襟翼、方向舵和升降舵,可使飞机失速速度减小到97千米/小时起飞总重45360千克时,起飞滑跑距离可缩短到170米,着陆滑跑距离缩短到190米原型机于1960年2月首次试飞后计划取消  C-130D是基于A型的改进型D型主要用于极地运输,共有12架改用机轮滑橇式起落架,并可由助推火箭辅助起飞为适应长途飞行,增挂两个容量各为1705升的副油箱,机舱内增设两个各1890升的油箱  1961年C-130E首飞,是B型的发展型,62年4月起开始服役E型最大有效载重提高至20412千克,航程增加装4台T56-A-7A涡轮螺桨发动机,翼下增挂两个容量各为5145升的副油箱,加强了起落架。

      最大起飞重量79380千克,载货量20000千克共生产510架,装备美国战术空军、海军、海岸警卫队及加拿大、伊朗、哥伦比亚、土耳其、巴西、瑞典和阿根廷等1961年8月25日首次试飞,1962年4月开始交付,1975年2月停产  C-130F的原编号为GV-1U,是美国海军空运的专用型飞机,起飞总重61200千克与KC-130F类似,但无副油箱和舱内加装油箱仅生产了7架  64年11月H型首飞C-130H使用与E型相同的发动机(T56-A-15,推力3660千瓦),但改进了高海拔高温性能,并且降低了燃油消耗率H型从1974年起换装新型辅助动力装置,并改善了机内空调系统C-130H是美军目前主要的战术空运运输机,同时也是主要的出口型号截止1988年12月31日,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共订购366架,国外用户有50个国家和地区,共订购478架1986年底开始交付台湾12架,日本8架  H型衍生出了C-130H-MP军事巡逻和搜索救援型基本结构和C-130H相近,最大起飞总重70310千克,最大载重18630千克装有搜索雷达、照相设备、计算机控制的惯性导航和奥米加导航系统,以及救援空投设备。

      搜索半径370千米时,可续航16小时50分钟;高度1525米,搜索半径3333千米时,搜索时间为2小时30分钟H-MP型已交付给马来西亚空军3架、印尼空军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各1架  英国皇家空军也采用了C-130运输机为英军设计的C-130K(英国改名为“大力神”C1型)于66年10月首飞,该型与C-130H基本相同,但装卸系统和电子系统改用英军标准设备K型共生产了66架,其中后30架机身延长了4.57米,并被重命名为“大力神”C3型机体的延长使得货舱内可多装载两只货盘或28名士兵,不过代价是起飞重量增大、航程减小该型号在洛克希德公司内部的编号为C-130H-30印尼军方也是C-130H-30的用户,为其生产的C-130H-30在1980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  C-130H-30保持有2个世界航空航天协会的该级别的世界飞行记录和1个美国记录,分别为:一次通过可以连续投下24个集装箱,总重19624千克;一次通过可以空投一个完整的榴弹炮班组(包含三只货盘上的装备及8名伞兵);一次空运可以空投92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共交付35架,其中阿尔及利亚空军7架,喀麦隆空军1架,迪拜空中之翼1架,法国空军7架,印度尼西亚空军7架,尼日利亚空军3架,沙特阿拉伯1架,西班牙空军1架,泰国皇家空军3架,南朝鲜4架。

      两架尼日利亚飞机可改装成载客90人的运输机,改装时间不到1小时  C-130G型是“北极星”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潜艇支援运输型,用于向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通信、运输服务,与E型基本相同  C-130M军援出口型近似C-130E,但没有前货舱门,驾驶舱内的设备和电子仪表与C-130B相同  其他改型包括:  DC-130靶机控制型可在敌占区之外远距离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到达轰炸目标上空时,DC-130可发出投弹信号指挥无人机投弹  EC-130战术机载指挥和通信型美空军用其来代替EC-121电子监视机,背鳍上方和每个外翼下方增加了大型刀形天线,机身两侧有小型刀形天线机翼下面刀形天线外侧和尾翼弹丸形舱中装有拖曳天线,该天线可长达几百米美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由于在阿富汗所进行的“持久自由”行动中,EC-130H型表现很好,美军计划对其改进升级EC-130H有力的为地面部队提供了敌情信息改进将集中在其电子系统,使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EC-130H绰号“罗盘呼叫”,改进工作将从2002年夏天开始,最终改进所有的13架该型飞机改进将为EC-130H安装公共的硬件结构,以便在未来的改进中进行软件更新。

      计划加装特别发射阵电子干扰吊舱,该吊舱在对阿富汗的战争中经过了考验现在美国空军正在对特殊发射阵系统进行频率扩展,以扩大它的频率覆盖范围另一个改造项目就是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