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docx
4页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思考“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学生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动手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掌握历史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统一无论古今,都是大势所趋,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2)了解祖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民族平等的意识二、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三、教学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2、学法:“自主探究式”法、讨论法、表演法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1.通过回忆,激发学生探究秦统一的求知欲望。
1.导入: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设问:战国时期这样纷繁复杂的局面是怎样结束的?在如此混乱的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称雄,不断兼并,秦是怎样担当并完成统一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秦朝又是怎样巩固他的统治的? 由些导入《秦的统一》1.回忆第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回忆战国七雄是哪几个国家 最后由哪个国家来完成了最后的统一1. 媒体显示战国七雄图,最后秦国统一其他六国 媒体显示标题:第七课,秦的统一2.通过学生自行交流归纳秦王扫六合的过程及条件等,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讲授新课:一、秦王扫六合1、设问:东方六国在军事上无力与秦抗衡,秦又是在谁的领导下完成灭六国之重任?又是如何灭掉六国的?(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本目内容)2、秦国为什么能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即其统一的条件有哪些?(学生思考,相互交流,畅所欲言,老师归纳)老师板书关键词商鞅变法、“远交近攻”、秦王嬴政等关键词进行归纳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本目内容后作答2.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畅所欲言1、课件显示《战国形势图》,并按顺序删除六国的名称及时间,最后用散开式放大“秦”字,再从左嵌入“公元前221年”,并点击都城咸阳。
通过形象的画面以加深学生对扫灭六国过程的印象2.展示秦王扫六合所具备的条件 出示秦始皇的画像3.通过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会给人民带来很多的好处,对于后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3.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 出示李白古诗,通过古诗感受赢政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 ② 学生自由讨论分析秦王朝的统一对于当时及后世来讲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通过李白的诗句体会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雄姿和气概 2、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1.推出李白诗句 2、出示统一的历史意义4.通过讲述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政治上的措施,逐步培养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逐步的讲授,使学生自己归纳出什么是专制,什么是中央集权4.秦朝为巩固统一政治方面的措施过渡:我们都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秦始皇面前了,他该怎样巩固政权来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动摇?下面我们就将着重讲一下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方面——皇帝制度的建立通过学生自学回答,老师着重讲解①创造皇帝一词,并且自称为朕 ②对于在地方建立何种制度的争论,两派大臣分别阐明自己的观点,出示秦始皇的观点,最终决定实行郡县制度。
③讲述郡县制度在地方如何设置④讲述中央官职的设置⑤地方的权力通过郡县制集中到了中央,这就叫做(中央集权),中央的权力又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就形成了(专制)1、学生自己归纳出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2、学生动手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 1.用图标方式展示秦朝中央官职的设置 2、用投影展示两派大臣在争论建立何种制度时,所说的话5.通过课本剧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讨论,锻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5.秦朝为巩固统一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1、学生编演课本剧进行商品买卖,体验“度量衡”、“货币”、“文字”统一前后的利与弊2、据表演,结合课本内容,请学生讨论统一带来的好处3、观看焚书坑儒视频,引导分析其利与弊1、学生认真观看表演2、分组讨论 1、出示“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图片2、焚书坑儒视频6.了解匈奴、越族及其与中原民族的关系正确认识祖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树立民族平等的意识体味历史古迹的历史美和文化意义6.秦朝周边少数民族①介绍匈奴的情况,应向学生说明,这个民族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②秦朝与匈奴的关系 ③长城的修建 ④南越的情况,并修建了一条重要渠道即灵渠。
⑤秦朝在南越的统治 7、培养学生识图能力7.秦朝的疆域结合书中的地图,准确指出秦朝疆域四至点 展示秦朝疆域图片8. 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应当辩证地看,注意“一分为二”9、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整合能力8. 简要评价秦始皇的功绩师简要提出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评说(师巡视时可点拨:任人、统一六国、巩固统一等方面)9、小结学生自行归纳这节课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8.学生分组讨论评说媒体显示课文知识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