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哈尔滨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路径与对策.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463615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哈尔滨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路径与对策 崔伦强随着2018年冬季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加上国家相继出台关于促进冰雪、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发展的文件,我国冰雪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哈尔滨作为重要的冰雪旅游城市,着力建设“国内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不断发掘冰雪旅游优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冰雪旅游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哈尔滨在冰雪体育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优势,从冰雪场地供给、冰雪场地建设管理、滑雪教学设计、政策支持、旅游环境改善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冰雪体育旅游,推动哈尔滨建设“冰雪旅游强市”的对策建议引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指示后,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多项支持冰雪产业的政策2018年,冬季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民众参与冰雪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我国冰雪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7-2018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數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3 300亿元,分别比2016-2017冰雪季增长16%、22%保守估计,到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收入将达到6 800亿元,“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将超额完成。

      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建设“旅游强省”“冰雪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哈尔滨提出要着力建设“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和“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发挥冰雪核心优势,打造“冰雪之冠上的明珠”形象品牌,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冬季冰雪旅游最热城市”之首2018年,哈尔滨第34届国际冰雪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 099.2万人次,旅游收入334.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1%、16.73%一、未来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趋势在大众旅游新时代,冰雪资源已经成为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资源,冰雪旅游逐渐成为老百姓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冰雪旅游正在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融合,为冰雪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冰雪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创新业态不断涌现,发展势头强劲纵观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我国处于大众冰雪旅游的初级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二是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推进,冰雪旅游成多点开花的局面,南方地区冰雪产业发展尤其迅速三是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当地特色的民俗、美食、文艺和生活体验具有强烈需求。

      四是冰雪出境游受到青睐,日本、瑞士、俄罗斯、美国、北欧等冰雪旅游发达国家,以其成熟的旅游服务体系、高性价比、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吸引了国内大量中高端旅游者纷纷选择出境冰雪游五是冰雪体育发展潜力巨大六是冰雪旅游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冰雪旅游景区品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冰雪旅游供给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创新、冰雪旅游品牌建设与营销、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搭建等,将成为未来冰雪旅游发展的重点二、哈尔滨冰雪旅游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哈尔滨冰雪文化旅游是东北甚至全国冰雪文化旅游的领军者,凭借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取得喜人成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哈尔滨冰雪旅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内外竞争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推进,南方冰雪产业发展迅速;性价比高的冰雪出境游受到中高端旅游者的青睐;加上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冰雪旅游发展迅猛,分流了相当部分游客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形势下,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短板和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势必影响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冰强雪弱的格局依然突出哈尔滨的冰雕冰灯制作和冰上活动已经很普遍,但是雪雕制作和雪上活动不足,尤其是滑雪场相对较少,尤其是城区及近郊滑雪场较少;初级和休闲性的滑雪场数量不足。

      雪场同质化严重,缺乏明显的分类分级和个性特色,每个滑雪场都极力向专业级滑雪场靠拢,都把重点放在增加各级赛道、牵拖索道等硬件设施上二是冰雪企业实力不强,商业运营模式落后目前,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冰雪品牌,但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在品牌输出、产业带动方面作用较弱商业运营方面,“互联网+”新形势下,催生出共享经济模式、社群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等,在冰雪旅游领域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三是冰雪体育与旅游的产业融合度不够2018年,我国滑雪者人次约为2 113万人,仅占冰雪旅游人数的1/10,欧美国家的冰雪旅游已有百余年历史,北欧的滑雪普及率达到10%,奥地利滑雪人数为34%,挪威22%,捷克21%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滑雪、滑冰、冰球、冰壶等冰雪体育作为哈尔滨的优势项目,尚未与旅游实现深度融合四是冬季旅游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冰雪氛围还有待加强,由于成本较高、出行不便等因素,市民对冰雪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打车难、出租车宰客、低价旅游团、商品价格虚高、街头揽客等不规范行为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哈尔滨的城市形象三、关于哈尔滨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路径与对策冰雪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为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冰雪旅游强市”,更好地满足大众冰雪休闲需求和健康需求,我们需要发挥哈尔滨冰雪运动优势,加强冰雪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实现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新突破。

      一)提供政策支持1.设立“冰雪运动发展基金”一是政府应将冰雪运动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规划”,设立“冰雪运动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培育冰雪协会、俱乐部;重点支持哈尔滨市大中小学的校际冰雪项目联赛、俱乐部联赛等大众赛事和哈尔滨与国内外重点冰雪城市的互动交流;二是把每年1月设为“冰雪运动月”,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要协调合作,推动滑雪场、滑冰场及冰雪乐园,向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冰雪运动课程;尝试为中小学生发放冰雪运动券;探索学校与冰场雪场联办“滑冰训练营”“滑雪训练营”,落实好“百万青少年上冰雪”2.出台综合性支持政策一是政府要在土地使用、场馆建设、配套设施、税费减免、双创补贴、信贷融资、宣传营销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促进冰场雪场建设,促进冰雪创新创业,培育冰雪市场主体;二是教育、文化和体育等相关部门要研究具体配套措施,在中小学生的训练时间、滑雪师资、器材资助、安全保险、交通服务、升学选拔等方面予以协调,创造条件,保障中小学生真正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3.加大对旅游环境的监管力度建设规范有序的冬季旅游环境,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既要重视综合性行政执法检查,又要发动广大游客作为监督员对于恶意欺客、宰客、不诚信等旅游经营行为,坚持零容忍,做到严惩快处。

      对于游客好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改进落实最终,通过有效监督和快速处理,净化旅游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为哈尔滨带来宝贵的好口碑二)加强冰雪场地建设1.增加休闲初级滑雪场的供给针对我国“2 000万人次的滑雪规模、14%的年增长率、75%的滑雪者是以旅游体验为目的”等市场特点,调整滑雪场建设重点,大幅增加市区和近郊初级滑雪场的数量,构建以初级休闲滑雪场为主体、以中高级专业滑雪场为辅助的供给体系,以满足以旅游体验型和入门学习型为主导的大众冰雪需求将初级休闲雪场纳入市体育局的建设规划,力争每个区至少建设1~2个初级滑雪场一是对市区现有滑雪场进行改造扩容,明确其休闲定位,完善其功能设施;二是在太阳岛建设永久性大型休闲滑雪场和滑雪学校,完善太阳岛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功能;三是利用松花江堤岸的地形条件,建设初级滑雪场2.加快建设“智慧冰场、智慧雪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雪场、冰场智能化建设,从冰雪场管理、信息发布、客户预订、交通衔接、服装适配、雪具租用、课程定制、教练、住宿餐饮、周边服务等,实现资源整合和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增加游客的便捷性和自主性,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三)创新商业运营模式1.鼓励建设商业休闲型的室内冰场近年来,商业冰场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6月底,商业运营的国内滑冰场馆数量达到334家,同比增加29%,华东、华北地区滑冰场馆引领全国。

      新增滑冰场多分布于商业综合体内,为大众提供滑冰休闲娱乐和花滑、冰球培训服务,形成链条式消费目前,这样的标准冰场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几乎成为新建商场的标配,已经形成冠军、世纪星等13家冰场连锁品牌未来,商业休闲型冰场将成为主要发展模式黑龙江省冬季冰场数量较多,但其他3个季节的冰场供给严重不足,而且体育运动型冰场占比达63%,商业休闲型冰场偏少哈尔滨应把握趋势,鼓励大型商场和商业综合体引入休闲型商业冰场,创新冰场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从而突破季节限制和场地限制,满足滑冰爱好者的需求,营造哈尔滨冰上运动的氛围2.加快引进建设旱雪场旱雪场是一种创新型的仿真滑雪道,大大突破了滑雪运动的季节限制,被称为“滑雪驾校”,是培养滑雪爱好者的摇篮旱雪场采用特殊塑料雪垫铺设而成,其材料、工艺和润滑性等对真雪的模拟达90%以上,可在常温下提供滑雪练习,既能满足大众化的健身练习,又可省去冬季严寒的不便旱雪场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旱雪场总数已超过30家,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北京、湖北、广东,共产生约85万滑雪人次哈尔滨应抓住时机,加快引进旱雪场,解决滑雪场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和季节限制问题旱雪场可规划建设在旅游景区、城区公园、太阳岛空旷地带等,既保证有较大的客流基础,又使旅游景区与休闲运动项目紧密结合。

      四)突出滑雪产品设计滑雪是一个体验性很强、安全风险较高的运动项目,如果初次体验不好,复滑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强化滑雪教学设计,为游客留下良好的初始体验1.开发滑雪课程体系一是休闲初级滑雪场要普遍设立滑雪学校,要对照国际滑雪课程与教法,面向冰雪旅游者和初学者,以好玩、好学为导向,设计开发滑雪课程课程要多样化,如设计亲子课程、家庭课程、小组课程等以满足初滑者和家庭滑雪的不同需求;课程要细化基本技能和目标层次,提高学习实效,最终为通过技能考核者颁发具有纪念意义的滑雪等级证书二是依托省市冰雪训练基地、专业院校等,加强对滑雪教练员的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和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三是普遍引进滑雪模拟器和AI滑雪游戏等先进设备作为辅助训练手段,增强场景感知,提升滑雪兴趣和学习效率四是升级硬件设施,如改进雪道设计,适当降低难度并增加趣味性,如优化雪具、雪服设计,研发适合初学者和儿童的小滑雪板、短滑雪板等滑雪装备2.加强冰雪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整合全市冰场、雪场资源,建立“冰场联盟、雪场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客源输送、课程衔接;同时,加强冰场雪場联盟与旅行社、周边旅游景区、大型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密切合作,联合开展冰雪旅游产品设计、品牌打造和宣传营销。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