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33033263
  • 上传时间:2023-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3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一、 投入产出法及其产生和发展(一) 产业关联性与投入产出核算生产过程从产出看,各部门相互提供产品;生产过程从投入看,各部门相互消耗产品由此形成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它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一定的数量界限和规律,需要制订和运用专门的投入产出方法来加以研究投入产出核算:以适当的国民经济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 通过专门的平衡表和消耗系数描述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 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进行相应的经济分析和预测一一“投入产出法” 、“产业关联分析法”或“部门联系平衡法”(二) 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发展法国重农学者魁奈: 经济表”;马克思: 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瓦尔拉斯: 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1920年代,前苏中央统计局:社会产品棋盘式平衡表;1930年代,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数学模型;二战后,投入产出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 形成现代经济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SNA和MPS :投入产出核算均构成其重要部分中国:1974~1976年试编投入产出表,1982年正式编制;新国民核算制度规定:每隔五 年(逢二或七的年份)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编表,其间通过局部修订编制 延长表”。

      二、 投入产出法的部门分类(一) 产品部门及其特征基本特征:1 •产出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如果一个部门除了主要产品之外,还生产其他次要产品,就必须把后者的产出划归到将 其作为主要产品来生产的相应部门例如:林场生产林木、木材和木制家具2•投入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以相同或相似的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生产同一种类的产 品如果在生产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入结构或生产工艺, 也应该把有关生产活动分别划归到不同产品部门例如: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二) 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关系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相似之处: 都是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的部门分类, 都要适当考虑各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同质性,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目的和分析要求不同之处:产业部门并非完全满足同质性要求的 纯部门”;只有产品部门才是真正的纯部门国民核算需要将产品部门、 产业部门和机构部门等分类有机结合, 分别应用于不同研究领域三) 产品部门划分的方式产品部门分类也可参照 产业部门”分类标准中有关部门的名称来确定产品部门, 并根据分析需要和核算条件来确定产品部门划分的粗细程度但仍应注意到, 产品部门”与 产业部门”是两种既相似、又不同的部门分类方法。

      注意① 对于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例如,电力生产部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油电……,这些子部门可分也可合,可细也可粗② 产品部门分得越细,其同质性越好;但实际划分时应兼顾需要与可能例如,我 国的2002年投入产出表划分 123个二级部门,42个一级部门;公布资料时更简化③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品部门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它仍然是一种合理抽象,其资 料可用适当方法推算出来基本过程为:实际投入产出资料t产业部门资料t产品部门资料三、投入产出表的种类和结构(一) 投入产出表的种类投入产出表(部门联系平衡表):以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的棋盘式平衡表,用于反映国民 经济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投入的来源和产出的去向,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提供、 相互消耗产品的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按计量单位分:价值型和实物型;按表式结构分:对称型(纯部门)和U-V型;按资料范围分:全国表、地区表和企业表;按时间期限分,静态表和动态表;按考察领域分:产品表,固定资产表、能源表、人口表、教育表、环境污染表,等等本章主要考察:价值型、对称型的静态全国产品投入产出表如表 4-1二) 投入产出表的四大象限暂不考虑作为合计数的“总投入”行与“总产出”列以及生产部门的“小计”栏,可将 投入产出表划分为四大象限,分别表达特定的经济内容。

      I •中间流量n .最 终产品川•最初投入⑴)表4-1 全国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投入部门(中间产品)最终 产品总产出部门1部门2部门n小计( 部门1X11 X12X1n刀X1jf1q1产中部门2 出入,中X21 X22X2n刀X2jf2q2部)门投部门nXn1 Xn2Xnn刀Xnjfnqn小计刀Xi1 刀Xi2刀XinEE XjE fiE qi固定资产折旧d2dn刀dj最劳动者报酬初V1 V2VnE Vj投生产税净额S1 S2SnE Sj入营业盈余m1 m2mnE mj增 加 值y1 y2ynE yj总 投 入q1 q2qnE qj第I象限(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核心反映各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技 术经济联系特点: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是名称、排序相同的产品部门,具有严整的棋盘式结构;横行〜提供中间产品的部门(产出部门);纵栏〜消耗中间产品的部门 (投入部门);表中 每项数据都具有“产出”与“消耗”的双重涵义该象限的所有n2个数据组成“中间流量(中间产品、中间消耗)矩阵”:X ( X ij ) n n , Xij 0第n象限(最终产品或最终使用):反映各部门提供最终产品的数量和构成情况(可以细 分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其数据组成 最终产品列向量”:(f1 , f2 ,,fn)苴(y1, y2, , yn)yi 0第W象限:空白(可在国民核算矩阵中适当开发)(三)投入产出表的两个方向横表:i + n,反映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即竖表:i+川,反映各部门的投入及其提供来源,即横表”和 竖表”各自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彼此之间又在总量上相互制约, 出表建模分析的基础框架四、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如下三种一)各行(横表)的平衡一一产品平衡方程: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X1q , 1 (1,1,…,1)(二)各列(竖表)的平衡一一价值平衡方程: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1 X y q , X 1 y q(三)各行列(横表和竖表)的对应平衡: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总投入nXkj j 1X1产品分配”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构成投入产nXik yk , k 1,2, , ni 1这表明:产品平衡方程”与价值平衡方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 从投入产出表所有行列的角度看,有:所有部门的总产出=所有部门的总投入,即n n n n n nXj fi Xj yji 1 j 1 i 1 j 1 i 1 j 1第川象限(最初投入或增加值):反映各部门的最初投入数量及其构成(可以细分) 数据组成 最初投入(增加值)行向量”:所有部门的中间产品=所有部门的中间消耗,即n nn nnnXijXijfiyji 1 j 1j 1 i 1i 1j 1即:所有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所有部门创造的增加值但应注意:每个部门所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与其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通常不等,即n nXkj Xk , k 1,2, ,nj 1 i 1每个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与其创造的增加值通常也不等,即:fk yk , k 1,2, ,n§ 4.2 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一、几种中间消耗概念(一) 直接消耗:在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有关产品的第一轮消耗。

      二) 间接消耗:通过被消耗品的媒介关系而形成的对有关产品的消耗三) 完全消耗:对某种产品的直接消耗与所有各次间接消耗之总和例中:炼钢过程直接消耗生铁和电力通过生铁间接消耗焦炭和电力(第一次间接消耗) 通过焦炭间接消耗原煤和电力(第二次间接消耗) 通过原煤间接消耗坑木和电力(第三次间接消耗)间接消耗的特征:① 传递性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第一次消耗,而是通过被消耗品的传递关系形成的消耗② 层次性根据传递环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③ 无限性社会生产的循环过程无始无终,间接消耗的传递关系是永无止境的④ 收敛性在极限意义上,间接消耗的不断传递过程本身是收敛的这样,才有可能计 算出全部间接消耗注意两点:完全消耗总是大于直接消耗;当一个部门对某种产品没有直接消耗时,却仍然对它有间接消耗,因而完全消耗通常不 为零直接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i部门产出的直接消耗量其计算(一)直接消耗系数(aij): 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对 公式为 Xaj 红 i,j 1,2, ,nq所有n2个直接消耗系数组成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n(1 o aj 1 ;(2)0 aj 1i 1直接消耗系数的作用:(1) 反映部门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2) 构成中间产品(消耗)与总产出之间的媒介;(3) 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和其他系数)的基础。

      以上考虑的是 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与之对应的还有 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引入实物量的中间消耗、总产出以及相应的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pqj Pji, j 1,2,…,nX(Xj)n nXij o*q(q q,…,qn)qi oij* xijaijqji, j 1,2,…,n显然,实物型与价值型的直接消耗系数之间存在如下数量关系: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投入部门(中间产品)最终含口 产口仃总产出部门部门2部门n小计( 部门1X*11x 12x 1n刀 x*1j:Af 1q 1产中部门2x 21*x 22*x 2n刀 x*2j*f 2*q 2出入中部)间******门投部门nx n1x n2x nn刀x njf nq n刀xi1刀X2刀Xin刀刀Xj刀f」刀qj固定资产折旧d1d2dn刀dj最劳动者报酬V1V2Vn刀Vj初生产税净额S1S2g刀s入营业盈余m1m2mn刀mj增 加 值y1y2yn刀yj总 投 入q1q2中刀qj(二)最初投入系数和增加值系数:各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的有关最初投入,或 所创造的增加值数量计算公式分别为:固定资产折旧系数:djdjqj 'j1,2,,n<7Vjj1,2,,n劳动者报酬系数:Vjqj '生产税系数:sjSjqj,j1,2,,n营业盈余系数:mjqj 'j1,2,,n增加值系数:yjyjqj 'j1,2,,n用矩阵表示各种最初投入系数:d1d2dnAyV1V2Vn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