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成人高考《读伊索寓言》分析——课文分析.doc
6页更多成人高考信息请访问: 成人高考《读伊索寓言》分析——课文分析1、整体把握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为“导入——读后之感——总结”三 部分第一部分(1、2 两段),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认为“成人”可读《伊索 寓言》暗含对现代人的嘲讽和不满第二部分为(第 3――第 12 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 烛世相—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第三部分(最末一段),是全文的总结,认为儿童不宜看,暗含对现代人的 更加不满2、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对,一类是引申:反对的有“蝙 蝠的故事”、“牛跟蛙的故事”、“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驴子和狼的故事”等;引 申的有“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天文学家的故事”、 “乌鸦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等1)蝙蝠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以下八个故事,研 读的步骤同此)蝙蝠的故事原题目作《蝙蝠和黄鼠狼》,讲的是“我们遇事也不要一成不变, 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风险”的道理原意是讽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附 炎趋势,仰人鼻息,毫无原则可言作者议论“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
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是讽刺 故意标新立异、以求虚名的人,他们自吹自擂,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 高明他们以己之长,贬人之短,(这“长”也未必是真有所长)从不虚心学习别人, 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自高自大,傲视 别人2)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原题作《蚂蚁和蝉》,讲的是“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 能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原意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这里的蚂蚁是指: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朋好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 者这里的促织是指: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死后成全了别人更多成人高考信息请访问: 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 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等作者指出,大作家死后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 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作家并无深交,甚至关系不睦这些人在 作家死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介绍”为名,行“养活”自己之实五十年 代周作人化名周遐寿写了些介绍和回忆鲁迅的文章,当属此类但应注意的是, 一些严肃的、实事求是的评介作家的文章,其作者不应受到指责3)狗和自己的影子的故事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原题作《衔肉的狗》,讲的是“这故事适用于贪心 的人”的道理。
原意是讽刺贪婪和多疑作者议论“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用”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们 从来不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他们拒绝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谁如果批评 了他,他会大嚷大闹,反咬别人一口作者用这则寓言斥责无自知之明,掩饰 缺点和错误的劣性4)天文学家的故事天文家的故事原题作《天文学家》,讲的是“这故事适用于这样一种人:他 们连人们认为是普通的事情都办不到,却拼命夸夸其谈”他只望着高处,不 管地下”结果“失足掉在井里”,原意是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 却必然摔跤的人作者议论“下去之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就是下去之后,眼睛还 是向上看的主要是讽刺一些下台人物,不承认失败,仍在美化自己他们羡 慕权势,梦想自己终究还会再爬上去他们企图东山再起,恢复已失去的天堂5)乌鸦的故事乌鸦的故事原题作《穴乌和鸟类》,讲的是“借债的人拿着别人的钱,似乎 很体面,可是一旦还了债,就原形毕露了”的道理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 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原意是讽刺伪装者,它惹起众怒,下场 可悲作者的议论:“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恼羞成怒, 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 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分别。
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讽刺 一种故意否定大家,借以抬高自己的人,他们的手法是把水搅浑,造成人人都 有缺点和错误的局面,大家谁都有缺陷,谁都不行,彼此彼此,这种人从中得 到了满足这个遮羞的方法”是指借攻击和低毁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丑陋更多成人高考信息请访问: 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6)牛跟蛙的故事“牛有我这样大吗?”原意是讽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作者的议论,“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 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作者讽刺一种人不承认自己有缺陷,硬把自 己的缺点说成是优点,聊以自慰,不思进取他们把坏反说成是好,便无是非 可言了各得其所,当然会相安无事”是反语这些人不肯自责,把自己摆在常有 理的位置,不肯相让,这类人遇到一起,不肯相让,争执和冲突就会不可避免, 当然不会相安无事7)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原题作《寡妇和母鸡》,讲的是“不少人由于贪婪,想 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连现有的也丢掉了”的道理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她 一天下两个蛋”,原意是讽刺贪婪,讽刺急于求成作者议论,“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讽刺有钱人吝啬,一毛不拔,不肯施 舍,不肯帮助别人。
作者指出,人越富就越贪婪,不要指望阔人能善心来周济 穷人8)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原题作《狐狸和葡萄》,讲的是“有些人,能力小,办不 成事,就推托时机未成熟”的道理原意是讽刺狐狸得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 的,以此自我安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 说那成就并没什么了不起作者议论,“诉苦经可以免得别人来分甜头”用意有二:(1)有一种人得到 了非分之果,他把这甜头独吞之后,用诉苦来骗人,以保护既得利益他担心 别人来分享甜头,偏把获取说成失落和苦难,仿佛自己一百个不合算,现实生 活中这类人所在多有2)前提可以假设诉苦者的甜头是应得的,为了避免别人 嫉妒,不让别人分走成果,只好诉苦,这诉苦出于无奈,而且言不由衷这里 主要是为了讽刺嫉妒者9)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跟狼的故事原题作《驴和狼》,讲的是“有些人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自 然要倒霉”的道理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踢伤逃去”,原意是赞扬驴的 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更多成人高考信息请访问: 叵测伪善者常是杀戮生灵的屠夫作者本意是揭露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 伪善者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行害人杀人之实,他们是统治者的帮凶,但面目 早经伪装,一时难以识破,因而人们不可过于天真。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作者 并非在抨击所有的医生,但用以指一部分误人的庸医,未尝不可3、难点、重点分析(一)第一部分(1、2 自然段)(1)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把人类历史比 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 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 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 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 始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 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 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 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2)对“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 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前一句说“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 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接着就对“卖老”这一点申述理 由,正因为相信现代的一切都比古代进步,所以会“卖老”这个话不无讽刺意 味现代与古代相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当然是大大进步了,但是现代社会的 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一方面,要说“进步”,只是越来越狡猾把 狡猾也看作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显 然缺乏自知之明二)第二部分(3――12 自然段),质疑解难1)“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三重安慰”都是讽刺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 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 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 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更多成人高考信息请访问: 会现实提出新的见解作用是引起下文三)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怎样理解?(1)作者真的认为“《伊索寓言》是不宜作现代儿童读物的”吗?并非如此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他认为小孩子不辨是非,有可能 学坏这里卢梭是指出了读寓言可能发生的负面作用而本文作者认为,“小孩 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 孩子长大了来过活。
也就是说,如果社会具备高度的精神文明,孩子们读寓言, 会有益于身心发展至于作者提到卢梭说小孩子不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证 明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这并非作者同意此说法,而正是借此指出了伤害小孩 子心灵的社会风气、社会原因2)“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作者的观点恰恰相反,作者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 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 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以上这些话,作者是说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真善美,不能把真善美简单 化和理想化,以致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对孩子有害无益同时,作者呼吁净 化社会环境,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3)“卢梭……主张复古”认为社会应回到原始状态,那是倒退,也是不可能 的作者相信进步,相信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相信真善美终将战胜假恶丑 尽管伴随文明的进步,有些人的心越来越坏,但假恶丑终究是站不住的,而要 战胜假恶丑,就要认识假恶丑,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4)为什么在“我是相信进步的人”之后又连带一句“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 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这里作者顺便抨击了自封为英雄、以救世主自居、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的狂 人。
这种人像苍蝇一样可笑,实际上对历史的前进丝毫没有推动作用,却把一 切功劳归于自己4、本文中心思想更多成人高考信息请访问: 比较,说明现代有些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狡猾得多,因此我们的头脑 也要复杂一点,这才不致碰壁上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孩子有这样的 心术,正是社会风气残害了他们的心灵现代的社会中,是非的分别、善恶的 果报并不象寓言理解的那样公平清楚是非颠倒,善之善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人类文明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