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工业产权和专利法.doc
8页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十二章 专利法工业产权和专利法一、工业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工业产权的概念 工业产权,是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专有权在中国,工业产权主要是指专利权和商标权 (二)工业产权的特征 1.依法确认 工业产权的取得需要依法确认在我国,取得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需要根据《专利法》和《商标法》向国家专门机关提出申请,经依法审查批准后,以法定形式正式确认,并受法律保护 2.专有性 工业产权是国家赋予专利权人和商标专用权人在有效期限内,对发明创造和注册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商标专用权人的许可,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3.地域性 一个国家的工业产权,除按保护工业产权的国家公约或有关的双边条约而使其他国家承认有效以外,只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想在其他国家得到法律保护,则需依他国法律规定履行必要的程序,依法取得他国的工业产权 4.时间性 工业产权的保护有一定期限,其法定期限届满后,工业产权的财产权利即自行终止,成为全社会的共有财富。
二、工业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工业产权法是调整因确认、保护和使用工业产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商标法》《商标法实施细则》《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对我国工业产权的取得和保护作了具体规定 为了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克服工业产权的地域性局限,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保护,各国政府通过谈判,在工业产权的保护方面订立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商标注册条约》等等还成立了政府间的国际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一)专利的概念 专利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其一,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指按专利法规定,由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其二,专利是指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一般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技术其三,专利是指专利文献,其重要部分为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说明书专利通常则是指专利权 (二)专利的特征 (1)专有性 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或独占权,具有鲜明的排他性这就是说,一项发明创造,经专利管理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的专利权后,该专利权人或其合法受让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便享有垄断的权利。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他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或其合法受让人许可,都不得实施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和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是使用其专利方法否则,便构成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专利权人所取得的专利权,只能得到授予该项权利的国家的法律保护,两国或多国之间订有相互保护的双边或多边条约的除外专利权人要想使其专利权在其他国家也得到法律保护就必须依照该国法律的规定,向该国申请专利,经审查批准后,专利权才可以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 (3)时间性 时间性是指专利权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在期限以内,专利权受到法律保护;期限届满,专利权即失去法律效力而为社会所有,任何人都可以实施该项发明创造,而不发生侵犯专利权的问题 (4)专利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不同于物质产权,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人身权是指与人的身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权利例如:发明创造人的署名权、享受荣誉等权利同时,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它具有经济内容,既可以转让,也可以继承专利法是调整因确认和保护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利用专有的发明创造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于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和国专利法》,于1984年4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001年7月1日起施行专利法的主体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专利权人 (一)发明人、设计人所属的单位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是指:①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②履行本单位交办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③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一年以内作出的,与其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二)发明人、设计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以外的发明创造专利法规定,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个人所有 (三)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 由两人或两个以上单位协作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单位共同所有或者共同持有非职务共同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申请被批准后的专利权,归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 (四)外国单位或者外国公民 外国单位或者外国公民,依法向中国申请专利获得批准,专利权归外国单位或者外国公民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一)发明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产品发明包括:制造品的发明,材料物品的发明、具有特定用途的物品发明等方法发明包括:制造产品方法的发明、使用产品方法的发明等 (二)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二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际应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也叫小发明它与发明的主要区别是:①发明既包括产品发明也包括方法发明;而实用新型仅指具有一定形状的物品发明。
②实用新型与发明相比,对产品的创造性要求较低 (三)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很多是外形、图案、色彩的结合保护外观设计,可以鼓励设计人员美化社会产品,使产品不断花样翻新,丰富多彩,满足人们的要求,并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否具备新颖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判断新颖性的公开标准即看该项发明创造是否已被公知或者公用公知公用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三种即书面公开、口头公开和使用公开 (2)判断新颖性的地域标准我国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没有公开使用过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这就是说,对于书面公开,以世界范围为准;对于使用公开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开,则以国内为限。
(3)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我国专利法把提出专利申请的那天作为确定新颖性的时间界限,即要求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公开过这样,发明创造才具备新颖性我国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2.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已有的技术”是指专利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即现有的技术;“实质性特点”是指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有本质性的突破,不是已有技术中的类似的或推导的东西,而是创造性构思的结果;“进步”是指在技术上前进了一步,即有可以注意到的距离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专利法要求发明创造具有的实用性,只是表示一种可能性,并不要求已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或者立即能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 (二)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三)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但是,对上述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1.先申请原则 先申请原则是指专利权授予同样发明中第一个申请专利权的人这就是说,当一项相同的发明创造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各自独立地创造出来,两个人又都向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按照一项发明只能有一项专利的原则,这项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就只能授予第一个申请专利权的人如果两个以上的申请人是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那么由几个申请人自行协商确定一最终申请人 由于实行先申请原则,申请日的确定非常重要专利法规定,以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如果邮戳日期不清楚,以收到邮件日为申请日 2.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原则是指申请人自一项发明创造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
申请人有权要求将第一次提出申请的日期视为后来申请的日期优先权的实质就是将申请日提前并优先获得专利的权利 我国专利法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3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3.一发明一专利原则 一发明一专利原则是指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仅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也即一项发明创造只能在一项专利申请中提出并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二)专利申请文件 专利申请人申请专利时,应当向专利局提交有关的法律文件 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时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