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探究.doc
7页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探究【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德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从 教学模式的多个层面对德国双元制和我国五阶段职教模式 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几 点建议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建议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和各具 特色的教学模式,其中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教学模式,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近十几年,我国职教专家通过不断探 索实践,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基础上,也建立起来了 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五阶段职教教学模式对中德的职业教 育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 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对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概述(一)德国“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双元制中的 "一元”指职业技术学校,“一元”指企业,学生一面在企 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去到职业技 术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在内的义务教育这种“双元”特性,主要表现为:企业和 学校、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每一 “元”都是培 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而言,双元制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同生产紧密的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 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接 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面是 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 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就可以投入工作2) 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 地和工作人员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多 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 工厂的补充训练或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 教育3) 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 充分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加具有权威性1) 我国的“五阶段周期循环职教教学模式”我国的‘五阶段周期循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简称为 五阶段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 础上,通过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 的开发、教学的实施和管理、以及教学的评价”五个职教教 学模式要素的深入研究,并运用多学科和多种理论而设计开 发的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力本 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具有周 期循环提高的特点,我们把它称作“五阶段周期循环职教模 式”。
五阶段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 导,紧密结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 应用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 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 论五阶段教学模式的特点:(1) 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调查与分析”入手,提 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作为导向,伴随 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开设什么专业、规模多大、 人才规格如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样等等,都需要进行 市场调查与分析2)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课程的开发到教学的实施 再到成绩的考核,都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主线, 非常重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3) 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国内外一系列方式方法的实践和对比,开发设计出了 适合职业技术院校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分析、教学环境 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和教学评价所需的方法,保证了该模 式的系统性和实用性4) 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为了使模式能够高质、高 效的运行,在第五阶段设置了教学评价的环节这样,整个 模式经过一个周期就会有一个相应的提高,从而保证不断地 在新的水平上运转总之,“五阶段职教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围绕着市场调查 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管理与 评价等五个阶段,反复探索实践,开发出来的新的职业技术 教育教学模式,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对上述模式的分析与比较下面将“双元制”和“五阶段模式”进行比较一)两种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比(二) 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软硬件设计、教学实施与管 理等方面的比较(三) 两种教学模式在功能、特点等方面的比较通过对德国“双元制”和我国的“五阶段职业教育教 学模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多 的共性,主要表现为:(1)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职业能力为 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2)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是个包括获取 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 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模式;(3)采用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即从传统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引 导者;(5)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 评估6)教学评价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 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 主题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 的实践活动方式教学模式决定着能力培养的过程、方式和 手段,构建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实施能 力教育的先决条件。
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对职 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紧要,对此,笔者有以 下几点建议一)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建立健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设计,因此,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的重点应放在课程改革上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构 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体系就是:把能力培养目标转化为教 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最终形成 从内容到形式都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另外,为了适应社会 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职业学校应该在课程 设置上做出合理分配,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 课程、职业培训课程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以适应未来社会 对宽专多能的复合型及智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和培训课程管理机构,以保障课程之间的有机 融合二)转换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从注重“教”转到注重“学”上,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个别化学习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增多,职业 流动加快,对从业者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越来越髙,这就要求 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三)加强企业的作用在实际训练课中,加强企业的作用。
实际训练课是职业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之一,也是学 生讲课堂上的学术性或是理论性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 环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来真正 组织好实训课,存在着很多制约的瓶颈原因有,一是实际 训练的固定资源严重缺乏实训场地和设备需要足够的资金 投入,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投入的资金无法 满足当前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需求另外,由于全球经 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学校的实训技术装备明显落后于 实际生产步伐二是因为实训师资的缺乏随着知识经济的 到来,知识更新迅速,教师如果长时间脱离生产一线,知识 容易老化三是教材容易过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 强协调,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让企业与职业 技术学校在学生实践实训环节的培养中进行密切合作,促进 学生能力的提升参考文献】[1] 邓泽民,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 究[J]•职教论坛,2002 (20): 7-12.[2] 肖化移•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 展望,1999 (1): 76-80.[3] 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 教育出版社,2000.[4]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5] 王小丽.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