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比喻”教学.doc
5页浅谈中学化学“比喻”教学心理学家认为:在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方面,“情商(EQ)” 比“智商(IQ)"更为重要因此好的学习情绪、愉快的心理 产生的根源是学习兴趣,这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和探 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其关键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寓教于 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发展 智力,提高能力生动的比喻教学也是实现此目的的一条良 好的途径,我结合一些尝试,分析如何运用比喻教学,强化教 学效果一、“比喻”教学的原则1. 比喻的目标性所谓目标性是指要针对教学目的、教学意向,也就是说 所使用的比喻要和教学中的知识点具有相似性、可比拟性, 能正确反映某个重点,突破某个难点,提示某种规律,不能只 图生动形象,而不顾比喻是否恰当2. 比喻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比喻内容的本身是正确的其次,运用 比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3. 比喻的灵活性通过比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目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巧妙地变换各种比喻手法,如明喻、 暗喻、隐喻等,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4. 比喻的幽默性所谓幽默性就是要生动形象,有趣味,富于启发性一个 运用恰当、生动形象的比喻,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幽默而 富于风趣,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引发探讨问题的强烈欲 望,并且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5. 比喻的生活性生活性是指取材于生活实际,比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 助学生掌握较难理解的知识因此,教师运用比喻应来自于 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让学生“如临其 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二、“比喻”教学的优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布鲁纳认为:“学 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的语言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比喻出现在教学语言中,使化学知识 与比喻结合起来,能创设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 趣例如:讲授硝酸的氧化性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浓、稀硝酸 均具有强氧化性,我采用比喻教学,上课时首先提问学生:你 知道“双剑合壁”吗?金庸笔下的杨过与小龙女的双剑合璧 威力无比,想知道化学中的“双剑合壁”吗?顿时,学生的学 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
然后师生一起实验、 探究:在硫酸中加入铜片有何现象?在硝酸钠溶液加入铜片 又有什么现象?将硫酸和硝酸钠溶液混和后再加入铜片后有 什么现象?学生在一片惊呼声中,理解了溶液中H+和NO的 “双剑合壁”效果我再逐步引导学生分析H和NO各起什 么作用,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 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时,教师运用适当的比喻,可以在抽象的知识与 学生容易理解的、感性化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便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解石 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 质有很大差异时,教材上说是因为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怎么理解呢?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 子比喻成为建筑用的砖,把石墨和金刚石比喻成用砖盖成的 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用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观 形状排列方式不同,牢固程度就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用类 似的比喻,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抽象的知 识,加深记忆教师运用比喻,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便于学生记忆在教 学中,我引导学生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其中的 规律,并帮助学生去发现规律我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 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得失电子与化合价升降及氧化、还原反 应的关系,总结出“失、高、氧,得、低、还”后,并帮助其 采用“失羔(高)羊(氧),弟(得)弟(低)还”的记忆。
这样的 比喻记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创新能力中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一个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比喻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桥梁它 将具体和抽象联系起来,有利于发展其创新能力氧化还原性强弱比较,是一个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教学 时,我们不妨将氧化性强弱比作两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去挣 夺远处的一堆球,哪一个先拿到球,我们就说其夺取电子能 力强、氧化性强,而与两个人谁夺取多少无关运用这种学 生熟悉的生活比喻,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最大限度 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 实现开放性状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比喻”教学的要求运用“比喻”教学,教师首先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不 能脱离教学内容,不要为了比喻而比喻,不要牵强附会、生搬 硬套,并注意“度”的限制,要适可而止其次,取材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要适合课堂教学 需要,不能随便把只适合于生活中非正式场合的比喻运用于 课堂教学,同时要自己善于研发新的比喻素材最后,比喻要掌握好时机,即我们所说的火候在学生似 懂非懂想表达而又难以表达的时候引出比喻,可以达到教学 效果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化学知识的呈现 方式起到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 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恰当应用比喻这种“言教”艺术,可 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