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管窥.docx
16页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管窥 刘伟?闫伟Summary:一战结束之后,面对协约国对土耳其进行领土瓜分和希腊的武装入侵,凯末尔领导人民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其执政期间,土耳其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凯末尔改革之所以成功,在于其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本国国情,把握恰当的时机,而且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同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共和人民党的巨大贡献等,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凯末尔改革是现代土耳其的起点,在土耳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当代亚非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对亚非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Key: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K374 :A:CN61-1487-(2019)05-0037-0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末尔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为土耳其赢得了独立与主权在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军事胜利仅是凯末尔一生事业的序幕,他推动一系列重大政治与社会经济改革,成为后人所敬仰、推崇的一代伟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土耳其能够在重重阻力下成功地推进世俗化、现代化改革,充分说明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凯末尔改革的成功,对试图通过改革向现代化转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凯末尔改革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追随德国加入同盟国集团,大量征兵造成土耳其劳动力严重短缺,粮食产量锐减,因战争和长期饥荒又夺走了200万民众的生命,土耳其濒临崩溃随着土耳其在一战中惨败,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协约国胁迫土耳其签订《摩得洛斯停战协定》,肆意侵犯土耳其国家主权之后协约国又强迫素丹签订《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土耳其将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遭受英、法等国的奴役压迫,土耳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奋起保卫国家,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议会通过了凯末尔起草的《国民公约》,该公约表明了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成为号召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旗帜1920年4月,安卡拉国民政府成立,凯末尔领导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素丹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从此他成为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进入新的阶段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凯末尔充分动员全国人民,努力改善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极争取苏联的支持,并利用英、法等国的矛盾,分化帝国主义阵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1920年春,凯末尔写信给苏俄政府,称土耳其将与苏俄同心协力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并希望苏俄人民能够帮助土耳其进行反帝斗争苏俄政府立即回复,表示将最大限度地支持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同年6月,苏俄政府率先承认土耳其国民政府,1921年3月,双方签署友好条约,之后苏俄援助了土耳其大批军事物资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也得到了伊斯兰国家的声援英、法等国公然入侵伊斯兰名城——伊斯坦布尔,激起了伊斯兰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1922年10月,英、法等国与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11月,双方在瑞士洛桑谈判,凯末尔在谈判中据理力争,坚持“土耳其是土耳其人的土耳其”,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土耳其的一切特权,保证土耳其的民族独立,维护土耳其的国家主权但帝国主义不愿意放弃通过侵略取得的利益,谈判几经中止通过大量的外交活动,双方于1923年7月签署了《洛桑条约》,该条约取代了1920年的《色佛尔条约》,基本上保障了土耳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土耳其人民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土耳其民族革命胜利之后,凯末尔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这些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用凯末尔的话来说,就是“为了生存下去,土耳其必须成为现代世界的一部分”。
[1]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改革废除素丹制、哈里发制,土耳其成立共和国第二,法制改革政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宗教法院的权力被剥夺,国民议会的立法权确立,宗教法遭到废止,土耳其共和国宪法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第三,文化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文字改革也同步进行,凯末尔政府宣布将土耳其语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政府还成立历史学会,加强对本国历史的研究,使人们重视土耳其民族史,树立民族精神第四,社会生活习俗改革历法改革对改变社会生活习俗起着重要作用凯末尔政府废除旧历,正式采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历法与纪元和24小时的国际时刻计算法,还用具有平等意义的新称呼取代旧称号,家庭姓氏制度也随之建立二、凯末尔改革成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在东方国家的广泛传播,不少亚非民族开始觉醒,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斗争浪潮此起彼伏在众多的民族国家中,土耳其力拔头筹,率先实现民族独立,随即走上现代化改革的发展道路虽然国内困难重重,国际环境恶劣,凯末尔还是领导土耳其人民较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凯末尔改革能够获得成功,是国内外各种有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改革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土耳其人口眾多、历史悠久,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使土耳其遭遇重大危机奥斯曼帝国的大片属地被协约国瓜分殆尽,土耳其本土将面临被肢解的命运,土耳其人民也将遭受西方列强的奴役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土耳其人民明白,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只有奋起改革、图强求变,土耳其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凯末尔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启动了土耳其现代化进程,最终使土耳其成为中东现代化转型最为成功的国家对于土耳其来说,凯末尔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违背社会发展的潮流,即使他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业绩在推进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凯末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个人才干与人民大众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当时,在遭受西方列强长期的奴役和压迫后,土耳其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人民生活极为艰难然而,作为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伟大国家,土耳其將全力扭转这样的局面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一场大规模的革命和改革应运而生凯末尔正是顺应了土耳其社会发展的潮流,奋勇向前、当仁不让地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现代化改革,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凯末尔改革能得到人民拥护,与奥斯曼帝国近代的历次改革也不无关系。
虽然这些改革未能挽救奥斯曼帝国,但它们为后来的凯末尔改革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马哈穆德的改革,封建的近卫军才得以消灭,新式军队随即建立,土耳其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路程;正是因为“坦志马特”改革,土耳其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开始对西方民主政治、法律制度有了初步认识正是由于19世纪的3次改革,土耳其传统宗教教育体系才逐渐瓦解,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应运而生经过历次改革的洗礼,人们对现代西方文明有了详细了解,社会上的改革风气日益盛行,现代化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果没有之前奥斯曼帝国的铺垫,凯末尔改革也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土耳其地处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东部,使它最早受到西方影响,率先启动现代化进程经过19世纪3次改革的影响,加上西方侵略扩张客观上引发了土耳其人对现代化的思考,改革已成为土耳其人民共同的心声正是因为顺应时代潮流,凯末尔才最终领导土耳其人民较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二)改革符合本国国情凯末尔领导的这场改革时间长、规模大、涉及面广,措施是否符合国情、时机把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改革的成败土耳其社会伊斯兰势力根深蒂固,面对国内复杂的宗教问题,凯末尔结合土耳其具体国情,“没有要彻底消灭伊斯兰教,而只是要使土耳其永远摆脱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的束缚,把民众的思想从传统的伊斯兰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2]他旨在让民众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实现政教分离在1928年修改宪法的法案中,凯末尔就明确指出,政教分离的原则并不是让土耳其人民不信教即使他本人,直至1938年逝世时仍一直保持着穆斯林的身份凯末尔废除素丹君主制和哈里发制也没有同时进行,主要是因为素丹不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又是民族精神的领袖,二者一同废除必然阻力很大因此,凯末尔用了1年零4个月的时间,先后废除素丹制、哈里发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以达到建立世俗共和国的目的凯末尔并不企图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稳扎稳打、逐个击破,而且每项改革措施实行之前,他都要了解人们对改革的反应正是因为凯末尔在改革中充分考虑土耳其的具体国情,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经过长期调研,使民众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来适应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改革过程逐步推进,充分调动起民众对现代化改革的积极性,获得了土耳其人民的支持;另外,在推行改革措施的过程中,他态度坚决、身体力行,从而使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20世纪前期,伊朗的礼萨·巴列维国王、阿富汗的阿曼努拉国王等也相继在本国进行了改革此外,这个地区还出现了一个由沙特阿拉伯国王伊本·沙特领导的伊斯兰现代化改革运动然而这些改革运动由于脱离本国实际情况,改革过程又操之过急,改革领袖一味与宗教势力妥协等原因,在某种意义上都失败了。
这从另一侧面也表明凯末尔的现代化改革是符合本国国情的综观20世纪西亚几个国家的现代化改革,伊朗和阿富汗的世俗化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传统宗教势力都取代了世俗力量,国家都出现激烈的混乱和动荡沙特阿拉伯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不触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改革的深度非常有限与之相比较,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土耳其的改革都是最成功的内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凯末尔改革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具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更是源于凯末尔根据土耳其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土耳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对现代化改革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而这恰恰是伊朗、阿富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改革所缺乏的三)灵活的外交政策上世纪20至3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和周边形势,凯末尔纵横捭阖,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提出“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外交原则,逐渐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对于周边国家,土耳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凯末尔为推进国内现代化改革争取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一是采取和平主义外交方针外交是一个国家内政的延伸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国贫民穷,非常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以休养生息,恢复经济。
为此,凯末尔提出了“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口号,并在其执政的15年间切实奉行了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实现了土耳其对外政策的巨大转变[3]从1923年共和国建立一直到二战爆发,土耳其没有与其宿敌发生过战争,也没有遭到过大国的干涉,这一局面的取得,是与凯末尔的和平主义外交方针分不开的土耳其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土耳其积极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不觊觎其他国家的领土,也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也希望他国对土耳其的主权和独立同样予以尊重[4]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凯末尔看到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深刻认识到盲目的对外战争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腐朽帝国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凯末尔采取了一种在战争中求和平的灵活外交他一方面用分化瓦解的手段孤立主要的敌人英国和希腊;另一方面,他同苏俄交好,与法国、意大利签订条约,使其保持中立;同时,他还缓和了与原附属民族的关系,通过采用灵活的策略,凯末尔把土耳其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为它赢得了主权和独立历史是一面镜子,正是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凯末尔从建国伊始就提出了和平主义的外交方针,为共和国赢得了数十年的真正和平,为现代化改革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使土耳其的现代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即使在凯末尔逝世后,他仍以其准确的预见性指引着土耳其的前进方向二是同西方和平,同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