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
8页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 会认“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猎狗、酬谢”等18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和同学们演一演3.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4. 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主要字词的意思2)本文是民间故事节选,课前搜集完整的《猎人海力布》进行阅读,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3)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学会利用合适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4)再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画出文中描写海力布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机智幽默,或歌颂善良美好,或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钟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讲清楚)2.同学们的故事讲得非常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
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民间故事据说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它是由人变成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海力布原本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为什么他的故事能流传至今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第9课去寻找答案吧3.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简要讲一讲自己熟知的民间故事,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上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讲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讲”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生轮流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掌握句子的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同桌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词课件出示:猎物 酬谢 珍宝 感激 叮嘱复活 议论 崩塌 搬家 焦急发誓 千真万确 谎话 迟延镇定 后悔 悲痛 震天动地重点正音:酬(chu)谢珍(zhēn)宝叮嘱(zhǔ)崩塌(tā)(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酬谢 崩塌 迟延 镇定 悲痛千真万确 狂风怒号 震天动地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崩塌:崩裂而倒塌本文指的是突然分裂开后而倒塌迟延:拖延、耽误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悲痛:伤心千真万确:形容非常真实狂风怒号: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怒:气势旺盛的样子;号:号叫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本文指大山崩裂的响声巨大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给了他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海力布通过宝石得知洪水要淹没村庄,可村庄里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最后他说出了真相变成了石头5.教师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1)师: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有几个自然段呢?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呢?(2)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师生交流,梳理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6自然段)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第二部分(7、8自然段)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第三部分(9~11自然段)结果:海力布救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6.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三、再次读文,浅谈人物1.教师导学: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说说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讨论,说出海力布、小白蛇和老龙王的品质特点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小白蛇、老龙王:知恩图报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理解重点词语设计意图】弄清楚故事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并了解他们的品质特点,为下面深入剖析人物的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预设: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结构层次,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了主要人物的品质特点2.布置作业仔细阅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们演一演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结合课后练习布置作业,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2课时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提问:这篇民间故事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人物形象,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二、细读课文,剖析人物1.学习第一部分1)设疑引导:默读第一部分,说说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猎人海力布总是热心帮助别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3)探究质疑:海力布为什么只要宝石而不要其他的珍宝?小白蛇为什么一再向海力布强调动物们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4)汇报交流:海力布得到宝石,可以打到更多的猎物,可以分乡亲们更多的食物;小白蛇一再强调不能把动物们说的话告诉别人,意在告诫海力布如果把消息告诉别人,将会有严重的后果5)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剖析人物特点课件出示: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说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生1:海力布是一个善良、勇敢、热心助人、不贪心、不求回报的人生1:海力布是一个善良、勇敢、热心助人、不贪心、不求回报的人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生2:小白蛇知恩图报,关心爱护海力布2.学习第二、三部分1)设疑引读:海力布是怎样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从中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2)引导体会: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去告诉大家这说明海力布是个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当乡亲们听了海力布的话却不相信时,“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可见海力布十分担忧乡亲们的安危时间就是生命,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怎样让乡亲们安全转移呢?此时的海力布别无选择,他把自己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他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3)为了再现这个动人的故事情节,请大家自由组队,分角色表演这感人的情节教师指导: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又该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 (4)学生汇报表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强化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在表演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的能力三、回顾总结,练习缩写1.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2.学生汇报交流预设: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将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3.教师课件出示: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它的内容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间故事有神话幻想的情节,充满神奇色彩,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4.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海力布”石头的来历从前,内蒙古一带有个叫海力布的猎人,他热心助人,大家都十分敬爱他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从老鹰的嘴里救下了一条小白蛇原来这条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小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就带海力布去了龙宫,并在路上告诉他,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那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但是听到的动物的话不能转告他人,否则会变成石头海力布向龙王要了那颗宝石,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要记住自己交代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自从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多了,每次打猎都是满载而归,分给大家的食物更多了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打猎时听到群鸟在交谈带头的鸟要群鸟连夜飞离这里,因为今晚将有山洪暴发,人要被洪水淹死海力布大吃一惊,连忙跑回村庄催促大家赶快搬家,可谁也不信一位老人恳求海力布向大家说明原因海力布心想:要救村民,只有牺牲自己他就把整个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乡亲们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他们含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向很远的地方搬去半夜里,山洪果然暴发了,村庄被淹没了后来,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设计意图】“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民间故事之所以生动,吸引人,是因为有曲折的情节,奇特的想象,充满神奇色彩联系课后练习,初步学习缩写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积极调动学生的朗读欲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爱憎分明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以剖析人物形象为中心,把握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基本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类文链接在学习课文时有些环节过于细致,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还存在“不放手”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