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编)动物系统学实验指导第一部分 蝗虫形态与分类.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9427778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物系统学实验指导第一部分 蝗虫形态与分类实验 1. 蝗总科昆虫外部形态、分类性状的观察蝗虫的种类繁多,形态多样,这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大多数种类的体形为纺锤形,两端稍尖,体形匀称在体态上有些种类左右侧扁,也有些种类为上下扁平蝗虫种类的分化与外部形态的变化相关联,所以昆虫形态学的发展从来都是同分类学的发展互为因果的一、目的与内容目的:学习蝗虫外部形态中与分类有关的特征学习蝗虫外部形态特征的测量方法内容:依次照头部、胸部、腹部三个体段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测量蝗虫的体长、头长、胸长、腹长、触角长、后足腿节长、触角中段一节的长宽比、复眼的长宽比、鼓膜的长宽比、中胸腹板中隔的长宽比、第一跗节长度及其与第二跗节的比值二、材料用品材料棉蝗及蝗总科昆虫标本用品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游标卡尺三、操作与观察用检索表对蝗总科昆虫进行分类之前,必须了解蝗虫的重要分类特征的基本构造及其变化情况,并通过仔细观察,才可以对蝗虫各特征所属类型做出正确判断使用检索表时,应避免选错检索途径;检索到标本所属的分类单元之后,还必须与该单元的特征进行全面对照,才能确定检索结果是否正确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卵圆形或椭圆形,少数种类呈圆锥形(如剑角蝗) ,由六个体节结合而成,由三对附肢形成口器,一对复眼,2-3 个单眼和 1 对触角。

      根据口器作生的位置和方向,口器分为直口式:头部侧观口器位于头的下方,如飞蝗;下口式:口器位于头部后下方,如剑角蝗;前口式:侧观口器指向前方,如雪弗蝗头部的背面,称为头背,头背之后成为后头,头背与后头之间通常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头背的前端位于复眼之前的一段,称为头顶,头顶的表面有时隆起,较平,或中央略低凹头顶的侧缘常常具有一对头侧窝,头侧窝一般在侧面观时较易见到,其形状变异较多,有长方形、三角形、卵圆形、梯形或不规则型,常常作为分类鉴定的特征头部的前面围颜面,颜面中央隆起称为颜面隆起颜面隆起的表面略突起或平坦,有时凹陷成纵沟 ,下端与唇基相接,其中部具有中单眼在复眼之前,除叫窝之上方,具有侧单眼,复眼下缘垂直向下具有眼下沟眼下沟是颜面与颊部的分界线触角着生于侧单眼前下方,着生处凹陷成触角窝触角的基节较粗,称为柄节,梗节为第二节,一般较短梗节以后各节总称为鞭节鞭节由于种类和性别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变异,是识别蝗虫的重要特征之一口器由上唇、舌、上颚、下颚和下唇组成上唇属于头壳的一部分,上颚、下颚和下唇属于头部的三对附肢,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胸部及其附肢胸部是虫体的中段包括前胸、中胸和后胸 3 个体节。

      前胸:大而明显,覆盖住背面与侧面的外骨骼称为前胸背板,其外形变异较多背面有时较平坦,有时较隆起,其中央有中隆线,有的种类中隆线两侧有侧隆线,侧隆线存在明显的变异,侧隆线以下部分为前胸背板的侧片前胸背板的背面往往具有三条横沟,分别称为前、中、后横沟,分类学上通常以后横沟作为分界线将前胸背板分为前后两部分,沟前称沟前区,沟后称沟后区前胸腹板一般发达,由 V 字形的沟分成沟前的基腹板和沟后的刺腹板,基腹板在许多种类(如斑腿蝗科)中形成前胸腹板突,腹板突的形状变异很多,是分类的重要依据翅胸节:中胸与后胸均具有翅,称为翅胸节其中胸背板与后胸背板由复杂的小骨片分别连接前翅与后翅中胸腹板与后胸腹板以及腹部第一节腹板紧密结合成一块骨片中胸腹板、后胸腹板的两侧具有一对中胸腹板侧叶、后胸腹板侧叶,两侧叶之间为中隔这些骨片在形状上有较大的变异,常常作为分类的依据前翅与后翅:翅胸节的背面着生前翅与后翅翅的外形多呈三角形,可以分为三条边,其前方成为前缘,后边称为后缘,翅的端部,连接前缘和后缘的称为外缘同样,翅有三个角,前缘基部称肩角,前缘与外缘之间的角称顶角,外缘与后缘之间的角称臀角蝗虫前翅称为覆翅,一般为较狭的长条形,前、后缘几乎平行,端部为钝圆形,但也有较多变异。

      后翅一般为三角形,膜质,宽阔扇区很发达但有的种类前、后翅均缺乏,有的种类前翅呈鳞片状,后翅略可见翅脉纵横分布,因不同的种类而具有较多的变异,称为分类学的重要特征足:胸部各节具有 1 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足由 6 节组成,自基部到端部依次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跗节的端部连接着 1 对爪和中垫通常股节最长,也最粗壮,胫节长度略短于股节,其上方边缘有两排胫节刺,端部通常具有 2对距,跗节分为 3 节,股节、胫节、跗节,跗节、1 对爪和中垫通常作为分类的依据发音器:发音器常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分为前翅-后足股节型,如飞蝗属和异距蝗属;前翅-后足胫节型,如板胸蝗属和稻蝗属;后翅-前翅型,如剑角蝗属;后足股节- 前翅型,如曲背蝗属;后足股节- 后翅型,皱膝蝗属;腹部 -后足股节型,如短鼻蝗属;腹部 -后足胫节型,如皱腹蝗属腹部及其附肢:腹部是紧接在胸部之后的第三个体段,一般呈圆筒形,由 11 节组成,前 10 较明显,末节形成肛上板每节又可分为两部分,背面的称背板,腹面的称谓腹板,腹板与背板间由侧膜相连腹部第一节较为特化,背板的后下方具有较大而明显的鼓膜器,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其下方的小骨片称为鼓膜片,鼓膜孔的形状随鼓膜片的大小而变异,有的几乎看不见,鼓膜孔的形状是鉴别种类时常用的特征。

      自第一届至第八节背板侧面的前下角均据有气门,雌雄两性的第 9、第 10 节背板均较短,但仍然可以看见腹端最后一节在外表可以看见的腹板,在雌性为第 8 节腹板,在雄性为第 9节腹板,这最后一节腹板统称为下生殖板腹部最后一节的背板称肛上板雄性腹部末端:雄性腹部第 10 节背板常较短,有些种类在中央分裂,分裂称为左右两片,其后缘常弯曲,有时在后缘具有 1 对指状突起,称为尾片尾片变异较多,是分类的常用依据肛上板一般为三角形,有的形态变异较多,其表面常常有中央纵沟、横隆起或者具有丘状突起,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位于肛门两侧并被肛上板遮盖一部分的是肛侧板,实为第 11 节的腹板,肛侧板的外侧有一对尾须,尾须不分节,一般为圆锥形,但有很多变异腹部末端膨大的部分是第 9 节的腹板形成的,在其近中部处具有细纵沟,将此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为真实的第 9 节腹板,后半为第 9 节腹板的延伸,称下生殖板,下生殖板封包着阳具复合体(另行安排实验) ,阳具复合体在种间变化较大是分类的重要依据雌性腹部末端:雌性肛上板和尾须的构造一般教简单腹部第 8 节腹板称为下生殖板,通常是长度大于宽度,表面较平滑,或者隆脊,后缘变异较大,在分类鉴别种类时常作为依据。

      产卵器是由 3 对产卵瓣组成的,其中两对瓣较大,另外 1 对较小;在背面的 1 对称上产卵瓣,在腹面的 1 对称下产卵瓣,在上产卵瓣内侧近基部处有 1 对突起,称内产卵瓣,很小,一般看不见,在上、下产卵瓣基部各有 1 对较长、边缘近乎平行的载瓣片与之连接产卵瓣短而坚硬,外缘常具有齿,末端较尖;产卵瓣的外形常因种类不同或产卵环境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异,也常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四、作业与思考1.小结蝗虫的形态特征和蝗虫分类的依据2.绘中华稻蝗侧面观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